【摘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的职教特色,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融合 以文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43-01
职业院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有效途径,厚植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发展优势。
一、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引领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职业院校要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将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管理要素中,对校企文化对接融合进行顶层设计。
1.创新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职业院校要坚持“办学贴近市场,专业对接产业,课程融入岗位,人才适应需求,学校服务社会”办学理念,使学校价值观念、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与市场、企业接轨。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突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领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理念思想、价值取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职业院校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基本思路,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企业文化的精髓嵌入、渗透到专业课、基础文化课、实习实训的各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职业院校要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机制,积极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1.实行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学生在校内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要按企业用人标准,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选用教材,按企业名称冠名班级,实行校企协同一体化育人,培养学生的职业光荣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良好职业素养,为向企业员工角色转换奠定基础。
2.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学生直接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将课堂延伸到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工厂、项目工作室、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在职业意识、态度、责任、纪律、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增强。
3.鼓励教师企业实践
教师是推进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关键。要组织专业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加强对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了解,明确行业、企业职业道德要求,提升企业文化素养。聘请“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直接融入企业优秀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缩短毕业生就业准备期和磨合期。
三、吸收企业文化精华,优化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职业院校要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全方位对接融合,并将企业文化精华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有效应对未来校企文化冲突所带来的诸多“不适应”。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师生价值取向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要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融合为核心,概括和凝练学校“一训三风”,突出职业价值观和敬业诚信、团结协作,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等现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逐步把学校核心价值观要求内化为个人自觉行动。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要素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对师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产生重要影响。要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融合为基础,根据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精心布置校园各种场所,张贴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画像和简介及励志名言,建造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具有专业特色的雕塑、碑铭等文化景观,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3.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動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重要折射。要以校企行为文化对接融合为重点,学习和借鉴企业管理文化,对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执教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加以规范,倡导敬业诚信、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优质安全、文明守纪的职业精神,发挥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正能量价值。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以学校规章制度为载体的管理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内在保障机制。要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融合为保障,根据行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主要就业岗位群,引入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纪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安全规程等,对学生学习实践过程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
四、创设企业生产实境,契合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职业院校要加强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建设,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以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
1.建设高仿真企业生产实境
要按照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进行教学工厂、实训车间、项目工作室建设,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项目化教学、岗位化实训,让学生在生产或实训中了解工作程序和规范,体验企业文化,实现管理企业化、操作工厂化、场地车间化、产品真实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目的。
2.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要在实习实训场所将企业的生产标准、运行机制、管理文化等元素直接融入校园文化,通过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逐步培养学生符合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良好职业素养。
3.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训练
要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以及在实训室、教室、宿舍推行“6S”管理,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环节、操作工艺、管理规范,使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得到训练。同时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多元介入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10-06-21
[2]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2010年6月24日
作者简介:
付艳秋,女,大连电子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