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君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日本农业经济学科本科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王学君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从学科发展和教育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农业经济学科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日本农经学科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之处在于:(1)学科应时转型,将食品产业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作为研究和教学重点,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且保持学科吸引力;(2)重视农学知识培养,从而有助于专业知识与农业自身规律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在农业相关就业市场的不可替代性;(3)实施导师负责制,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育质量。
农业经济学;日本;本科教育;学科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规模不可避免地有所萎缩,社会对传统农业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地在减少。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农经学科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非农化倾向。这既不利于农经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农经学科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建立更为适合的农经学科本科教育体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邻日本的农经学科本科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并能够不断适时创新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近年来,日本经济衰退,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但日本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且大多能够继续从事与农业直接相关的行业,如政府的农业部门、农协或是从事农产品销售流通的企事业单位。日本农业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与中国颇为相似,因此借鉴日本农经学科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中国农经学科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度调整与改革,有助于在保持农经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可增强其吸引力。
笔者在日本九州大学学习多年,对日本农经教学培养体系有切身的体验与思考。本文将在对日本农经学科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以日本九州大学农经本科教育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日本农经本科教育体系,以期为中国农经本科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发展沿革
1919年9月北海道帝国大学①(现北海道大学)设立农业经济学学科,成为日本农业经济学教育的发源地。迫于从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农学的现实需要,1922年宇都宫高等农林学校(现宇都宫大学)设立了农政经济学科,1924年京都大学设立农林经济学科,投身于农业经济学教育。相对而言,较多的大学更青睐使用“农业经济学”这一名称。1925年3月东京大学成立农业经济学学科,1939年4月东京农业大学也用“农业经济学”这一名称设立新的学科。随后,更多的大学或学院增设农业经济学相关学科或专业。
目前,日本农经专业一般隶属于农学部,有的单独设立农经学科,但更多的是在资源或环境相关学科中设置农经专业。国立大学通常会设有农经相关学科或专业,如七所旧帝国大学中,除大阪大学没有农经专业外,其他六所大学中,京都大学和北海道大学分别设置了专门的农经学科,东京大学在环境资源科学学科中设置了农业资源经济学专业,九州大学在生物资源生产学科中设置了农政经济学专业,东北大学在生物生产学科中设置了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名古屋大学在资源生物学科中设置了食品生产管理学专业。私立大学通常不设立农经相关学科或者专业。然而,私立大学的经济学院一般会有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教员,他们会开设农业经济学课程供学生修读,比如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都采用这种做法。当然,也有私立大学设有农经学科或专业的情况,比如东京农业大学就设立食品环境经济学学科,而且规模与国立大学的农经学科相当。
(二)发展趋势
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完成以及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弱化,以农业生产为研究重心的传统农经学科,为适应研究需要和市场需求,开始扩展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食品产业管理、营销,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正日益成为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流。与之相对应,这种发展趋势也充分体现在日本农经学科本科教育上。
1.增设食品产业管理(或营销)专业或相关课程
虽然日本农业国内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小,但农业生产经济“外溢效益”日渐突出,农业食品关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2013年为例,当年日本农业国内产值46707亿日元,占国民总产值比重为0.88%,而包含食品加工、流通、销售以及餐饮服务的农业食品关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高达8.07%[1]。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经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以日本九州大学为例,目前九州大学农学部农经系下设五个讲座②,即食品农业政策学、农业经营学、食品经济分析学、食品流通学和环境生命经济学。其中三个讲座的研究涉及食品产业领域。具体教学方面,九州大学开设食品产业经济学、食品流通学、食品营销学等相关课程。在学生实习环节也增加学生到食品相关企业实习或参观考察的机会。其他设有农经学科或专业的日本大学,虽与九州大学略有不同,但不一而同地增加了食品产业领域相关研究和相关知识的本科教育工作。
2.拓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和教学
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农业生产赖以发展、人类赖以存续的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已成为国际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领域,日本农经学界也概莫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在于解释和阐明人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使得生产发展和资源环境持续利用有机结合。日本在国际社会一直倡导农业多功能性,目前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正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提出的“稻米文化”。基于这种背景,日本农经专业通常设立在农学部的资源经济学学科内,如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等。在具体教学上,在本科教育层次,日本大学并没有增设资源经济学专业,更常见的做法是设置相关研究室并开设相关课程,以此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学在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回应市场对具备相关知识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安排
日本农经学科本科教育学制四年。学生考入大学农学部后并不先确定专业,直到第三学年才选择专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各专业的本质,避免在填报志愿时盲目选择专业。
第一学年,新生统一在学校教养学部履修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以及其他基础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一阶段分属于不同学部,但学生的学习课程差别并不大。
第二学年,分属农学部学生则可根据各自兴趣,选择生物学、植保学、动物医学或是经济学等农学院开设的各专业入门级别的专业课程。此阶段农学部各专业特色在教学课程中初步体现,学生可以广泛选读农业相关课程以积累农学知识,同时熟悉各专业的研究领域。
进入第三学年以后,农学部各学科学生需要确定专业。明确专业后则必须完成各专业对专业必选课和必选课规定的学分,不能仅根据个人兴趣随意选课了。这一阶段农经专业学生则开始系统学习农经专业课程。此外,在第三学年的下半年,按照学生自愿以及农经专业各研究室学生人数平衡,学生进入各研究室。虽然会尽量做到各研究室人数平衡,但当学生坚持不愿被调剂到其他研究室时,一般会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选择研究室时,主要取决于研究室教授们在上课时留给学生的印象。另外,各研究室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是学生们选择研究室时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好研究室后,学生需要参加各研究室每周例行一次的学习会。各研究室的学习会的形式会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由研究室的教员们商议选定一些专业书籍或是论文,然后让学生轮流主讲。主讲人对分配的内容需要认真准备,一方面要讲给其他同学听,另一方面研究室老师也会针对内容发问并对难于理解内容给予详细解释。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熟悉了该领域研究课题,掌握了必要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第四学年,除没有修满学分的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不需要上课,而将主要精力用于毕业论文写作及找工作。日本大四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忙碌的。日本经济下行,就业形势严峻,为了谋求到理想的职位,农经专业学生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及银行和大企业的选拔考试等。同时,学生们仍需要每周定期参加研究室学习会,但不再是教科书或论文研读的形式,而主要是由学生就毕业论文选题与教授们交流,教授则就课题的可行性与学生讨论,并在学期末协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进入下半学期,大四学生则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日本大学的研究室有非常完善的传承制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研究生会协助教授们在数据收集、实证计算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本科生指导。
(二)课程设置
日本各大学的农经专业课程设置大致相同。笔者以九州大学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加以说明。九州大学农经专业本科学生需修满134学分以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其中需要在教养学部完成54学分以上,在农学部完成80学分以上。在教养学部主要修读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大学各专业的教养学部课程差别不大,因此这里重点介绍农经专业学生进入农学部以后的课程设置。
九州大学农学院有生物资源生产科学、应用生物科学、地球森林科学和动物生产科学四个学科,农业经济学专业属于生物资源生产科学学科。农经专业本科生进入农学院以后,首先要修完农学部各学科共通课程,其中必修课8学分,必选课12学分。如表1所示:必修课程是4个学科基础入门课程,学生必须修满8学分;必选课程包括共通基础课程和专业共通课程,学生至少完成这两类课程各自6学分,合计12学分;选修课程7门,学生可自行决定是否修读,没有最低选修学分硬性规定。
表1 九州大学农学部各学科本科共通课程
来源:作者根据九州大学农学部网站资料翻译整理。[2]
在完成学院共同课程以后,农经专业学生开始修读所属学科专业课程。生物资源生产学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两类。如表2:必修课程3门,共计10学分;选修课程20门,学生至少修满10学分。从表1和表2可知,农经专业本科生在修读农学部以及生物资源生产学科课程过程中,可以积累宽泛的农业基础知识。因此,农经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了一般经济学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农学知识,从而使其在农业领域就业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此外,正因为本科阶段储备了农业相关知识,农经毕业生在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时,转到其他农业类专业也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笔者在日本读书时,就曾了解到有研究室的本科生,毕业后成功考取动医专业硕士研究生。
表2 九州大学生物资源生产学科本科专业课程
来源:同表1。
表3则是九州大学农经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中:必修课7门13学分;必选课11门,学生至少修得10学分以上。不难发现,九州大学农经专业课程中以食品产业管理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较多。这也反映了日本大学农经专业重视这两个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此外,九州大学有经济学部,对于有志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农经专业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去选修农经系不开设但又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比如计量经济学等。
表3 九州大学农业经济学专业本科专业课程
来源:同表1。
(一)学科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
经济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规模趋于萎缩,以致市场减少对传统农业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市场对于食品产业管理、资源环境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却在增加。我国农经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两个领域研究的必要性,但教学层面还相对滞后[3-4]。农业经济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前提。农经学科本科教育应该增加食品产业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课程,甚至应将这类课程作为教学重点。
(二)强化农学知识培养,促使学生在农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农学背景知识的培养,有助于农经专业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农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与其他经济学专业学生相比,又可以增强其在农业领域的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农经学科本科培养体系中,农学相关知识课程很少,而且有部分设有农经专业的院校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因此,现实中甚至出现了农经专业博士研究生不认识水稻、小麦这样最基本农作物的现象。农业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应用于农业的学问,是植根于农业的学问,完全不了解农业的专门人才显然不能解决农业领域的现实问题,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因此有条件的院校,应该增加农经专业本科生农学知识的学习。
(三)引入导师负责制,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日本农经专业设置在农学院,因而沿袭了实验学科设有研究室的传统,导师在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参与本科生培养,能有效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同时,导师负责制的实施,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导师可通过研讨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为教师带来灵感和启示,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国内大学农经学科本科学生规模相对较大,开展导师负责制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变通地采用这种模式,比如在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中引入导师负责制。
[注释]
①日本境内的旧帝国大学包括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九州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国大学、大阪帝国大学和名古屋帝国大学七所大学。二战后,本着消除军国主义思想的目的,帝国大学的官方名称中全部废除了“帝国”二字。目前这些大学依然是日本的最高学府。后文中再提及这七所大学时直接用其现名。
②日本的讲座相当于国内自然学科的研究室。日本农经系都分设在农学院,因此沿袭自然学科研究室的人员配置,一般一个讲座由一位教授、一位副教授和一位助教组成。
[1]日本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基本数据集[EB/OL]. [2017-02-01]. http://www.maff.go.jp/j/tokei/sihyo/.
[2]九州大学农学部规则[EB/OL].(2013-03-29). https://www.kyushu-u.ac.jp/ja/university/information/rule/rulebook/pdf/25/1/2004kisoku117.pdf.
[3]于晓华,郭沛. 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4]周应恒,卢凌霄.北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9(6):86-88.
(责任编辑:胡必强)
Undergraduate Agri-Economics Education in Japan: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
WANG Xue-ju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Based on the discipline’s evolution and educa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n Japan. A few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Japan’s experience as follows. Firstly, to accord with the need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apan’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gradually extends its focus to food industry economics,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condly, it pays attention toagronomic knowledge, which helps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ts graduates in agriculture-related job markets. Finally, it carries out the undergraduate tu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enhance students’ academic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Japa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Disciplinary System
2017-02-08
全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NJX1608);江苏省高教教改项目“农业经济管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JSJG189);南京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农经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2015P013)
王学君,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国际贸易。
G642
B
1009-1173(2017)02-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