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词分析的我国专利制度研究进展

2017-05-18 15:28曹玉婷张忠榕
现代情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家利益内容分析制度改革

曹玉婷+张忠榕

〔摘要〕从制度设计视角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拟为深化相关研究和成果应用提供参考,服务专利制度科学决策。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专利制度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综述专利制度研究中涉及的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要领和调适策略。面向国家利益,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面向公共利益,制度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攻防兼备”的高效专利制度体系;专利制度与其他政策法规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专利制度;关键词分析;内容分析;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制度改革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4.003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4-0013-07

Keyword Analysis-based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s Pat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Design Fac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Cao YutingZhang Zhongrong

(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Fuzhou 350003,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documents of Chinas patent system research from aspect of patent desig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 application,and service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patent system.The paper used the methods of keyword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system design points and adjustment strategies fac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of patent system,based on the academic articles of patent system research included in CNKI.Facing national interest,the design points were considering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answe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nflicts and disputes.Facing public interest,the design points were protecting genetic resources rights and interests,guaranteeing access to patent medicine for public health,and promoting gree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pread.The paper suggested the further research could be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the theories and models of optimum system design allowing for the related variables of national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highly-efficient patent system with the ability to both attack and defense in the realization of maintain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safeguarding public interest under international rules;synergistic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patent system and other policies.

〔Key words〕patent system;keyword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national interest;public interest;system reform

專利制度可以泛指国家为保障发明创造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而形成的与专利直接、密切关联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方面的在规制和规范意义上的一种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专利制度产生了大量的专利文献,已成为人们进行科研生产最丰富的情报源之一。而专利制度研究自身是专利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义专利情报研究值得探讨的领域。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专利制度。《图书情报知识》1985年第2期即刊发了《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文,充分显示国内图情界对专利制度关注时间之早。伴随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国内涉及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研究文献从本世纪起大量涌现。这些文献为洞察国内外专利制度发展现状和趋势,丰富国内专利制度的理论基础,开展专利制度功能分析与最优专利制度设计,运用专利制度指导知识产权战略实践等奠定了基础。从图情视角观察,笔者发现当中有一类文献是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角度,采用词频统计分析、知识图谱分析、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知识产权(专利)研究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概貌、热点、趋势和前沿领域分布[1-3],从中指出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进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然而,笔者研究亦发现,鲜有学者从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视角去深入探索我国专利制度的研究主题,特别是涉及制度设计的相关内容。

目前,图情界正围绕专利情报开展一系列研究,专利制度也是其中之一。鉴于为专利制度研究、设计、实施提供情报服务的需要,本文以专利制度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关键词分析为出发点,以专利制度设计分析为研究主线,旨在以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视角来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之所以选择该视角,是因为时至今日,专利制度已逐渐突破地域性,激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在发展中开始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平衡私权与公共利益,而制度设计本身正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2017年4月第37卷第4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pr.,2017Vol.37No.42017年4月第37卷第4期基于关键词分析的我国专利制度研究进展Apr.,2017〖〗Vol.37No.41研究思路、方法和分析流程

1.1研究思路和方法

专利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激励创新、公平正义到社会修复的历程[4]。学者们做了长期跟踪研究。笔者通过使用文献分析工具对国内专利制度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开展专利制度研究的主体是高校的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而进一步通过人工筛选,对小范围文献进行阅读理解发现,从制度设计视角来看,这类机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面向:“面向技术创新”探讨的是专利制度如何实现专利权保护维度和信息公开的最优安排,对国内技术创新和社会福利两个变量进行权衡;“面向国家利益”和“面向公共利益”则更多的是探讨利制度如何进行功能扩展和策略性转型,对国家间技术创新和社会福利,以及专利的私权和公益等更多因素变量进行协调[4-6]。同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非均衡性,即后两个“面向”的研究较前者相对不够深入,但它们又是专利制度发展的趋势和核心需求之一。

基于上述认知,本文认为专利制度研究的核心是制度设计,而在设计上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考量,是对开放、绿色发展的回应。由此设计了如下研究思路:首先,因为期刊论文是对研究成果较为理性的阐述与总结,根据研究需求,本文选取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博硕士论文作为补充。其次,因为关键词是作者或机器标引出来的用来描述文献内容的重点词汇,本文利用关键词构建“文献-关键词”形式的资料集。对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类型、分时段进行分析。最后,在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视角下,对相关文献分主题进行内容分析,总结有关于专利制度设计的结论。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主要采用:①分类和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高频关键词的语义和文献的内容特征,对高频关键词和文献进行了分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专利制度设计的要领和调适策略。②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关键词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从一定角度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7]。内容分析主要是分析信息内容侧重点与联系,以定性为主,侧重内部特征。本文以关键词分析为出发点,采用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笔者所理解的作者意图。

1.2分析流程

如图1所示,本文整个分析流程划分为3个核心阶段:

1)文献检索阶段。就国内专利制度研究中文文献而言,从CNKI收全情况来看,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是可行的。笔者经过多次试检,最终确定检索策略为:以((((题名=知识产权?或者?题名=专利)或者(关键词=知识产权?或者?关键词=专利))并且(主题=制度?或者?主题=政策))不包含(主题=商标?或者?主题=著作)),检索收录的2000年以来的核心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之所以选择2000年为检索起点主要是考虑2000年第二次大修改专利法以来,国内专利制度的建设开始进入战略主动期。

2)关键词分析阶段。首先是抽取高频关键词。本文采用分词工具(NLPIR)從论文主题中抽取高频关键词,合并CKNI在线论文数据库(KNS5.0)提供的高频关键词,以避开标引者效应。其次,开展关键词分析,确定密切相关关键词,最后进行分类。分类依据和做法是:通过词频分析和语义分析[7]将高频关键词经由剔除无关词、无指向性词和合并同义词等筛选整理获得的有效关键词切分为三大类(构成一级分类),并将有效关键词各自归位到所属的一级分类中(构成二级分类),划分规则是一级分类为本文研究提炼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词汇,二级分类为文献中的有效关键词[7]。

3)文本分析阶段。对分类后的文献开展文本解读和更深入的全文内容分析。

2制度设计视角下我国专利制度研究的关键词

2.1高频有效关键词分类分析

本文检索时间为2016年5月30日,经筛查检获核心期刊论文3 033篇,博硕士学位论文3 286篇。表1是对核心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提取的频次排序前50的高频有效关键词的筛选和分类。

从关键词的分类上看,在制度设计层面分析专利制度研究内容,可以概述为:

1)面向技术创新。这里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服务国内发展。学者们在为专利制度设计有效驱动我国技术创新、增加社会福利而不断探索:从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趋势,解决专利质量低转化低维权成本高等存在问题,多方面研究完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上的制度内容。

2)面向国家利益。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要做好专利制度的国际安排,在履行国际专利保护的同时,注重国家利益。学者们结合了相关协定和公约,以及专利制度的本土化问题和全球化趋势,探讨相关专利制度设计和调适策略。

3)面向公共利益。因应传统知识、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公共健康、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的专利制度安排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可见,3个“面向”在制度设计上的考量是不同的,本文在后续内容中将主要关注后两个“面向”。

2.2高频有效关键词时段分析

从关键词在时段分布上看,专利制度研究的热点与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发展相随相合,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制度设计上的考量。

面向国家利益:2000-2008年是我国完成加入WTO和入世过渡期,世贸体系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规定了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国际标准,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开放、更具竞争性的国际环境,侵权风险陡升。例如,制药企业就因2000年我国被动开始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而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以美国“337”调查为主的技术贸易摩擦在涉及领域和数量上迅速增多。为应对入世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学者认为我国专利制度在设计上应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限制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过度扩张。2009年以来,经济全球化加深,跨国企业等利益集团对贸易摩擦的重要影响引起关注,学者提出除考虑对其垄断行为进行限制外,也注意到对国内外技术差距这个客观事实应如何制定知识产权(专利)策略。以TRIPS为主体的世贸体系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体系,是南北博弈、知识产权引进、知识产权数据引用的聚焦点,是我国专利制度设计绕不开的国际知识产权的两大维护运作体系。

面向公共利益:2000-2008年间,公共健康危机、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侵害是TRIPS实施后造成的新的国际社会问题,引起热烈的知识产权变革讨论,但仅有公共健康议题在各国共同商讨下取得一定实质性进展:对TRIPS修订允许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和平行进口。2009年以来,除继续深化前期两项议题的研究和协商以外,在全球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下,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绿色化和生态化问题。上述议题都成为学者研讨专利制度设计的重点。

3制度设计视角下我国专利制度研究的考量点

基于1.1节的阐述,本部分重点关注我国学者关于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考量的专利制度设计的思想,归纳制度设计要领,以及相应的调试策略。

3.1面向国家利益

知识产权(专利)的概念本身包含“国家利益”的属性,为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维护本国利益,设计和运用好专利制度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战略平衡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考量点。据此,学者研究提出了两大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和“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

3.1.1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

处于经济赶超期的发展中国家,在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良来逐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8]。这种诉求反映在专利制度设计上,就是权衡考虑国内外创新对本国利益的影响。

研究发现,学者常通过以下5个要点的分析,来考虑制度的设计:专利保护水平(最优水平假设估计和现有状态测定评价);专利相关条约协议;各创新源泉的贡献度;国内外技术差距;外国居民持有专利监测(对本国发明的阻碍程度、本国市场的垄断程度等)。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2种调适策略:

1)求解最优专利保护水平区间。李平等人[9]认为我国自主研发与专利申请、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大国际技术引进路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最优保护水平区间就是各创新源泉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区间的交集。笔者认为,这是根据各创新源泉的贡献度进行权衡和取舍,筛选出国内外创新共用的一个最优的专利制度。当专利保护水平位于该交集区间内时,自主创新和外部技术引进都发挥显著的作用。

2)实施“合乎规则”的差别化保护。差别化保护是根据国内外创新的优劣关系,选择专利制度标准。贺京同等人[8]指出,可利用差别化专利宽度的政策工具,当区域内外技术差距大时,施行较窄的专利宽度,以直接投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并辅以研发补贴使得本地企业进行独立研发;反之,则以技术许可方式引入先进技术,并引导本地企业接受许可和进行二次创新。在我国,这种保护在有关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统一规则下,成为专利制度开放性问题[10]被欧美所诟病。因此,学者也在研究如何让这种差异合乎国际规则。代表类型1是对国外创新给予亚国民待遇、对国内创新适用本国专利制度:唐春[6]提出最惠国待遇原则下的一体化审查授权制度。代表類型2是安全例外原则:纪新等人[11]提出当有实际证据证明确实存在对本国经济安全的重大威胁时,利用安全例外原则放弃国际义务的承担。笔者认为类型1是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更具可行性,可作为常规措施,类型2适合作为防守型策略方案。

3.1.2设计要领: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

我国正值贸易摩擦的高发期,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专利壁垒[12],而专利壁垒是引发贸易冲突和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是专利制度不得不考量的功能。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贸易国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专利)立法(如美国337和301、欧日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等是否构成贸易壁垒);国际知识产权(专利)相关条约协议(利益代表,合理性和公平性程度);跨国企业专利情况;专利-标准关系(重点关注标准必要专利和极大可能成为标准的专利,国际标准化组织的FRAND原则);专利相关贸易纠纷案例(如专利诉讼);专利联盟;国外应对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专利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推动形成国际专利壁垒规制。现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而主导建立,我国学者在研究中提出3点主张。一是开展知识产权多边合作,联合利益诉求一致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博弈,构建有利于全球经济利益平衡的国际知识产权新秩序。例如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发展同盟[13],建立东北亚知识产权合作机制[14]等;加强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成员国的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15],突破美国的战略挤压;通过战略对话要求美国修改337条款的不合理因素[16]等。二是加紧填补规制专利壁垒的国际规则空白,界定专利壁垒的判别标准,推动签署相应国际条约予以约束[17]。温芽清等人[12]提出从背离知识产权制度主旨、违反知识产权法定义务、造成国际贸易损害三方面标准判定知识产权壁垒。三是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DSB)解决贸易摩擦,支持WIPO在DSB中先发挥专业性、咨询性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组织的执法救济职能[14],并以积极应诉和据理力争的态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利益。

2)建立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反垄断规制。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到,私权性质上的基础专利壁垒向公权性质上的技术标准等国家层面贸易壁垒转化,将构筑难以逾越的贸易壁垒。为此,学者提出:一要重视专利标准化问题[18],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必要专利数据库,分析预警遭遇技术标准贸易壁垒的风险。二要剖析和应对重点行业利益集团的专利标准化、专利丛林布局等活动。三要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19],应对跨国公司等利益集团在我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2015年《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的出台,将缓解专利壁垒带来的竞争压力。另外,学者指出有必要效仿美日等国,设计构建我国知识产权不公平贸易调查机制[20]。

3)建立行业专利联盟。国内学界与业界观点较为一致,提出应由国家支持和牵头,在重点行业成立专利联盟,降低成本和风险而专注于创新研发,在遭遇贸易纠纷时,能共同研究并积极应诉。同时发展专利代理制度、专利保险制度。

3.2面向公共利益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专利制度为激励技术创新而赋予的私权不断扩张,在全球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人权受到损害的背景下,为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专利制度有必要进行革新,以协调私权与公益的关系,重点解决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等知识产权问题。

3.2.1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的权益

我国遗传资源丰富,但也流失严重,增加专利制度在遗产资源保护的功能,符合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公共利益需求。2008年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加入了此项规定,这也是我国对遗传资源保护最集中的体现。但我国专利制度对遗传资源权利的保护仍具有局限性,与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要求还有差距[21]。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遗传资源权益保护的正当性;“生物海盗”与“生物剽窃”态势;生物技术实力;关于遗传资源的国际公约;国内遗传资源保护制度;保护遗传资源的典型或标杆国家制度;专利制度是否最优政策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2种调适策略:

1)扩大遗传资源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制度中没有详细定义遗传资源,仅解释遗传资源的含义是指利用遗传资源的遗传功能完成的发明创造,保护范围十分有限。因此,从学者研究看,明确定义是首要调适方向。一方面从与《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公约要求接轨的角度,将衍生物纳入遗传资源利用之中[21]。另一方面,重视保护与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应包括传统利用农业生物及遗传资源的知识、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知识,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惯法,传统地理标志产品等5类[22]。但也有学者将相关传统知识解读为遗传资源信息权,将其与环境权一同作为在先权利对专利权的授予进行限制[23]。

2)完善遗传资源信息披露制度。《专利法》关于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内容过于狭窄,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规范、适度从严的披露标准比较有利,应要求提供“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共同商定的条件”的相关证据[21];而且应强调信息披露义务、甚至是强制信息披露。在国际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力推动修改TRIPS协定的相关条款,促使发达国家执行信息披露。作为配套的技术监管措施,我国应启动清查、收集和保存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工作,建立遗传资源信息数据库,并进行相应专利分析预警监督,进行生物多样性审查,在国知局设立检查点。此外,学者们对于建立与信息披露制度相配合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和“遗传资源专门立法”已形成共识。

3.2.2设计要领: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可及性

专利制度在给予药品专利保护、激励新药研发的同时,也应该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经济可及性。而TRIPS协议,因为忽视药品特殊性且较高的强制许可限制条件,加剧了公共健康保障与药物专利保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此,探寻我国在TRIPS协议框架下解决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的路径,成为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专利制度的私权与健康权的法理关系;药品行业的最优专利制度组合;关于公共健康专利药品的国际公约;公共健康药品专利情况;我国涉及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药品消费市场情况;专利制度是否最优政策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公共健康药品的专利制度的博弈。学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灵活降低强制许可适用标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维护公共利益限制专利独占权的主要方式,在解决公共健康问题上,更是关键途径。我国却设立了比TRIPS协议更高的专利药品强制许可条件,且为“零实施”。为此,灵活利用TRIPS弹性条款、降低强制许可适用标准,提高实施效率已成国内学者共识。具体策略包括[24-26]:采用灵活的强制许可理由,并将启动强制许可作为压低药品价格谈判的筹码;明确并扩大“公共健康”“药品”范畴;放宽未充分实施标准,比如缩短认定为未充分实施的时间阈值;免除对申请人“具备实施的条件”等资格相关条件的限定,扩大申请人范围,同时增加被申请人协助实施义务;简化程序、对相关费用做出界定。

2)适当提高药品可专利性。对于药品行业,较优的专利长度和宽度组合为延长保护期限,限窄授予范围[27]。我国药品专利已经与TRIPS协议接轨采用了比较充分的20年保护期标准,而授予专利标准相比很多国家来说较为宽松,如《专利实施细则2014修正版》明确对已知产品(化合物)的新用途授予专利。为减少药品市场垄断,应对仅细微改变药品(化合物)的组合结构或仅轻微改变剂量但疗效相当的“类新药”,不授予专利,尤其是对新用途更应拒绝授予。冯晨晨和孙静的研究都很好地支持了这种观点[25,28]。

3)发挥专利特殊保护机制作用。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已于2008年专利法修改中加入“提前实施例外(Bolar)”,明确药品上市许可过程中出现侵权问题的处置方式。根据学者研究,还需其他特殊保护途径,提高药品可及性,包括:基于专利权利穷竭理论的药物平行进口路径[29];运用排除条款;鼓励政府资助的公益性发明,免费公开使用等。

然而,随着美国推出TPP协议,国际上知识产权制度异化倾向明显,TPP限制了TRIPS的弹性条款,在可专利性标准、专利保护期、宽限期及药品试验数据资料专有权和专利链接制度等方面加强了保护。这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公共健康权而限制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调适难度。

3.2.3设计要领: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

国内学界认为现有专利制度有必要对气候变化做出回应,发挥修复环境的功能,设计实施有利于绿色技术发展的规则。

研究发现,该要领上学者的分析要点包括:专利制度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的正当性;绿色技术的最优专利制度组合;国内外关于绿色技术的专利制度;绿色技术专利情况;快审的绿色技术专利质量评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绿色技术专利制度的博弈。學者基于这些要点分析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3种调适策略:

1)优化绿色快速审查机制。学者提出建立快速审查制度,不仅是出于尽快授权的缘由,也是含有变相延长保护期的解释。2012年,我国已明确优先审查涉及低碳技术、节约资源等有助于绿色发展的重要专利申请,且自优先审查请求获得同意之日起一年内结案。为避免审查质量不高,许多学者提出应加入质量控制环节。例如,取消审查前置程序;建立快速实现社会公众对绿色技术专利的异议和无效审查请求的机制[30];建立绿色技术规范和目录清单,作为审查指引;建立绿色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和专利数据库[31],方便实审和保障信息公开;提交与在先技术对比的绿色自评报告,加快审查员的“绿色”评判;等。此外,学者还提出效仿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和其他国家开通的绿色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建立全球绿色PPH[32];生态化重构专利制度[4,33],将“绿色性”也列入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

2)将“环境保护”纳入专利强制许可。建立类似于公共健康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包括明确气候变化技术类型,明确政府使用条款、设置合理许可费的定价机制等。例如,焦晓菲[34]提出根据发展中国家急需的、能明显达到减排效果的绿色技术的功能、成熟度、利用率等指标建立绿色技术评价体系,明确强制许可范围,并可动态调整。而柳福东、朱雪忠等人[35]的研究反映出,相比公共健康药品专利,绿色技术专利的强制许可更艰难。因此,还需替代性策略,以鼓励绿色专利集中与共享。例如,利用特殊待遇来激励自主创新;建立绿色技术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构建绿色技术共享专利池;等。

4结语

现阶段,我国专利制度的科学决策已提上日程,借助专利制度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智力支持是专利制度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且具有紧迫性。本文以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博硕士论文库为数据源,在制度设计视角下,分析国内学者专利制度研究,以呼应本研究支持课题中专利情报支持专利制度科学决策的需求。

结果显示,制度设计视角下国内专利制度研究的文献特点是研究内容日趋丰富,除涉及“面向技术创新”这一专利制度研究的中心主题外,“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研究主题凸显,核心设计要领包括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以及保护遗产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和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等。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专利制度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深化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攻防兼备”的高效专利制度体系;专利制度与其他政策法规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专利制度尚需进一步关注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笔者下一步还将就3个“面向”做联合分析,并积极探索信息(情报)机构如何建立嵌入式专利制度决策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孙宁,陈雅.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69-75.

[2]蔡伟,王建冬,郑玉凤,等.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0):116-121.

[3]纪蔚蔚.1998-2007年知识产权研究成果计量分析:从CSSCI被引文献的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80-83.

[4]金明浩,闫双双,郑友德.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专利制度功能转变与策略[J].情报杂志,2012,31(4):85-89.

[5]吴志鹏,方伟珠.试论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宏观安排的三个维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2):22-25.

[6]唐春.基于区分国内外创新的专利制度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2):70-78.

[7]李姗姗,张国强,徐桂芬.基于关键词分析的ERP系统研究热点评述[J].情报科学,2012,(8):1272-1276.

[8]贺京同,冯尧,徐璐.创新模式、技术引进策略与差别化专利宽度[J].南开经济研究,2011,(6):94-108.

[9]李平,宫旭红,齐丹丹.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区间研究:基于自主研发及国际技术引进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3,(3):123-138.

[10]徐棣枫,陈瑶.中国专利促进政策的反思与调整:目标、机制、阶段性和开放性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4-100.

[11]纪新,徐红菊.国际技术贸易各方利益之法律分析:以专利技术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3,(5):89-93.

[12]温芽清,南振兴.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识别[J].国际经贸探索,2010,(4):65-71.

[13]李晓玲,陈雨松.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谈判的新方略[J].环球法律评论,2011,33(1):150-160.

[14]赵梅生.试析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及对策[J].电子知识产权,2014,(7):77-80.

[15]徐添添.基于贸易摩擦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188-192.

[16]张换兆,许建生,彭春燕.美国对华337调查研究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4,(9):139-142.

[17]徐元.当前我国出口遭遇专利壁垒的挑战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4,(5):30-35.

[18]种栗.专利标准化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标准科学,2012,(10):82-85.

[19]王振宇.我国知识产权及其制度面临的风险及防治[J].求实,2011,(2):46-49.

[20]朱旭云.我国知识产权不公平贸易调查制度之构建[J].知识产权,2015,(3):70-74.

[21]韦贵红.遗传资源专利保护机制探析:兼评《名古屋议定书》的履行[J].法律适用,2015,(2):40-44.

[22]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9,17(2):135-142.

[23]田红星.遗传资源领域的权利重构:环境权、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信息权的博弈[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2):41-47.

[24]崔灵平.药品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5]冯晨晨.Trips下中国适用强制许可制度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3):63-65.

[26]劉立春,朱雪忠.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相关的“公共健康”含义[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2):73-78.

[27]姚颉靖,彭辉.基于药品专利制度优化设计的多重维度实证分析[J].现代情报,2010,30(10):133-139.

[28]孙静,赵红艳,马丽平,等.我国专利保护制度下涉及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高价药品的经济可及性[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5):509-516.

[29]胡蕊.国际药品专利保护制度与公共健康利益的协调[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0]徐升权.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2010,20(5):19-25.

[31]杨宇静.论绿色专利加速审查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5):124-129.

[32]胡允银.全球绿色专利高速公路的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4,(7):202-206.

[33]张孜仪.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生态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72-78.

[34]焦晓菲.低碳技术的国际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J].人民论坛,2013,(14):244-245.

[35]柳福东,朱雪忠.低碳国际公约与专利国际公约的冲突与协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115-121.

猜你喜欢
国家利益内容分析制度改革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