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研究了当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过程。其中,以教学资源库为重点。提出新时期以系列微课为核心开发新媒体教学资源库,并以蓝墨云班课作为实践平台,师生通过手机登陆蓝墨云班课平台,共享微课教学视频。使得学生的学习由线下扩展到线上,由纸质教材扩展到电子教材。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 实训课程 建设 系列微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84-02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实训课程普遍存在实训基地条件不足、实训教学管理不规范、基地功能发挥有限等问题。随着国家百所示范院校进程的推进,部分示范院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进行了探索,可谓百花齐放,实践效果各有千秋。就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而言,“项目教學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在实训教学当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仍然存在学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后毕业生先参加培训再就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需进行深入研究。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是永远止境的,如何将实训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有效经验提升为可供借签的系统的理论仍然是全国上下共同面对的课题。
1.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德国的职业教育素以其悠久的历史、健全的体制、过硬的质量而著称于世,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其实训课程的建设成果也是有目共睹,其通过制定开发严格的实训方案、以充足的实训环境及时间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实训教学效果。“项目应用”方法、实训项目“任务指导书”方法、工作小组合作的方法、培训教师角色变换的方法等实训指导方法是保证各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需看到,中德两国国情的差异性,当前国内职业院校尚不能提供充足的实训环境,企业和院校间的沟通仍有鸿沟,实训内容的安排上仍与实践脱轨,实训课程的师生比例远远高于德国,实训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仍然处于探究阶段。因此,更需要我们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实训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实训教学有效性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实践操作性强的应用性专业。当前,虽然部分高职高专示范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但也存在操作难度大,不成系统等问题,研究一套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建设方案与教学方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 研究目标
2.1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中实训环境的建设方法
实训课程的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实训环境,良好实训环境的建设能够给学生身临工作现场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学习当中。而实训环境的建设不能仅将目光局限于硬件的配备场地的搭建,而更应注重软件环境建设及内涵建设,课题此在将方面进行探索。
2.2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中实训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训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而教学资源的建设又是多方面的,如何开发出一套适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生模拟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是实训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课题拟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一套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效方案。
2.3 研究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必须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合这一阶段。因此,需要分析实训教学阶段的特点,分析课程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开展教学,以保证实训的高质量,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主动思考,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脉络和方法。课题拟在此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找到实训教学实训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形成一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训课程建设方案。
3 研究内容
3.1 以“软硬兼施 齐头并进”为原则搭建实训教学环境
课题将着重围绕校内实训教学环境,软、硬两个方面的建设进行研究。探索院校与合作企业在硬件环境搭建、软环境建设、师资、场地、设备投入方面应做哪些努力,形成何种机制。
3.2 以系列微课为核心开发“多元立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课题将着重搭建实训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开发追求“多元立体”,即应当融入企业元素、行业元素、职业元素,即有教材,配套任务工单等实物,又有实训教学网站等电子资料。教学资源库以系列微课为核心进行开发,并以蓝墨云班课作为实践平台,师生通过手机登陆蓝墨云班课平台,共享微课教学视频。使得学生的学习由线下扩展到线上,由纸质教材扩展到电子教材。
3.3 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
实训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实训课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题将探索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动态运用。将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以引导自主思维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需求动态运用。课题将针对实训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与适用场景,以及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进而进行理论提升。
3.4 基于“小班授课”模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应用
实训课程重点就在于学生的实践与教师的指导,而当前国内行政班级学生数量大,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课程需要教师进行充分指导,而在学生数量众多的环境下,会出现指导不充分的情况。因此,拟设计应用“小班授课”教学组织模式,(即每个实训班级人数控制在15人以下),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课题将就此模式进行设计、研究、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
3.5 探索“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
“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是指实训阶段,第一个“1”是指专业向学生开放1个技术咨询中心,通过面对面、电话、QQ、微课、Email等方式向学生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个“1”是指建立一个“准员工”考核档案;第三个“1”是指学生在实训阶段需完成1个指定的软件项目开发。
3.6 創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IT校企联盟”为平台,创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即在实训教学环节充分引入企业优势资源,将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等企业的软件工程师们引入教学当中,建立一只“专兼协作”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7 研究的创新点
抛弃以往实训环境重硬件轻管理的认识,将管理纳入实训环境建设并给予足够的认识,形成系统理论。探索基于“CDIO”模式下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小班授课”教学组织模式、“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
4 效果分析
根据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示范校建设的部分成果,依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提出通过以“软硬兼施 齐头并进”为原则搭建实训教学环境,开发“多元立体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配合“CDIO”模式下多元教学方法的动态运用,以及应用“小班授课”、“111”实训管理保障体系、创建“专兼协作”师资保障体系的方式,能够提高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效果的假设前提。针对数据库实训、软件编程(Java方向)综合实训两门课程在14、15级学生中进行应用实践,实践效果显著。在15级学生中针对数据库实训课程进行实践。在相同实训课时内,学生由原来的完成一个即定案例,到现在能够在完成案例后,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完整工作项目。在14级学生当中以软件编程(Java方向)综合实训进行实践,学生不仅在实训课程中取得很好的实训成绩,提高了程序开发能力。同时在预就业阶段,很多学生通过向实习企业展示实训作品,而得到了预就业岗位。在预就业后均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主要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就业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许春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探索[J].信息通信,2013(3):271-272.
[2] 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