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摘 要: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及,所以高校在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方面,必须注重实际技能的掌握。传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学生实际操作的练习。新时期,高校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上机实训教学,从而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基于此,该文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上机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向,希望对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上机实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72-02
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机实训课程教学更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对于未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质量,变革上机实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1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现状
1.1 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对全国进行招生,所以高校学生有来自一线发达城市的,也有来自贫困山区农村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本身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就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相对发达的一线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学生自小就可能接触计算机,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早已牢记。而来自贫困山区的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即使高中阶段接触过计算机知识,也只是简单的皮毛知识。这样一来,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时候,由于学生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迁就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讲解。此时,就会使得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学生产生反感,甚至失去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在上机实训课程当中,这部分学生同样不愿意跟着教师的进度进行,大大降低了计算机上机实训教学质量。
1.2 计算机教学与实际运用脱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时刻变化,新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出现,但是大部分的高校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却没有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得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尤其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上机实训,更是千篇一律,几乎每届学生都做着同样的实训内容,而这些实训内容却早已被淘汰,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毫无意义。此外,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想要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必须通过上机实训课程,然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上机实训是有课时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要自主进行学习也非常困难,不利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计算机教学模式单一
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加一块黑板,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搞小动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校开始引进多媒体教学,但是却成为部分教师省力的工具。他们照搬课本内容,并将其做成课件,美其名曰多媒体教学,其实质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改善。
2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的改革方向
2.1 改革上机实训教学内容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中,理论部分与上机实训密切相关,所以高校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上机实训课时,将每学期中的一半时间进行上机实训。同时,在学生上机实训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1]。笔者建议,高校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上机实训分为3个层次,即计划内上机实训、开放性上机实训以及大型综合类上机实训。首先,计划内上机实训。该层次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时较少的学生而设定的。计划内上机实训中,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思路,并且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就算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其次,开放性上机实训。该层次主要针对的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时较多的学生而设定的。当学生完全掌握了基础的上机实训课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开放性实训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书,进行自主设计,最终达到任务书的目的和要求。这种开放性的上机实训,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积极作用;最后,大型综合类上机实训。高校学生众多,他们在知识掌握、动手实践上都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可以选择非常优秀的学生,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在实际中发挥自我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來的计算机应用意义重大。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
根据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教师在进行上级实训时,应该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例如,开放式的教学指导、开放式的实训设备、开放式的实训时间、开放式的评价方法等。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而且也愿意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此外,将部分课程内容放到上机实训中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做边练,能够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旦知识与实践发生冲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开发与设计欲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实训演示中心,随时随地供学生进行演练,强化教学成果。
2.3 编写一系列高质量的上机实训教程
教科书是教学的参照物,是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不同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学生基础和其他条件不尽相同,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用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教材是不合适。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编写一套有层次、学生多选择的实验教材,为了适应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其重点应放在选题上。
2.4 加强上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在进行上机实训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上机实训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而如果教师综合素质不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不仅会引起学生的质疑,而且更加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可见,上机实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非常关键。加强上机实训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择高职称的教师担当上机实训教师,例如教授职称、副教授职称或者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二是加强对上机实训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例如定期组织实训教师进行进修或者培训等。
2.5 完善上机实训教学考核体系
计算机上机实训考核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它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已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考核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比如程序设计、大型的综合课程设计,采用20%的平时成绩、30%的演示效果、30%的回答教师的提问和20%的课程设计报告。
3 结语
总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上机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在上机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强化,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极为重要。此外,通过上机实训,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潜力也被进一步激发,完全符合现代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改革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上机实训,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燕.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学园,2016(10):69,80.
[2] 王海燕,刘路,李伟超.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上机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4(1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