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杨宪益先生、戴乃迭女士和刘士聪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原文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及其内涵意义,为两种译文的赏析对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通过举例进行译文的对比分析,反映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受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期待视野又受其职业经历和翻译观的影响。这有助于把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语义空白点具体化。
关键词:《落花生》;杨宪益夫妇;刘士聪;期待视野;翻译对比
作者简介:辛阳(1991-),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吉林大学2016级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2
一、原文的介绍
《落花生》是中国著名作家许地山创作的一篇叙事散文。这篇代表作语言朴实无华,通篇却传达出非凡的意义。原文刻画出一个睿智的父亲形象,他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勉励儿女要做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原文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信息功能:这篇叙事散文运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在花生收获的时候,父亲从花生这种不起眼,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做人道理,借助落花生的特点和用途教育子女。
2、审美功能:通篇语言简洁朴素,传达的感情真诚质朴。文章却暗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彰显了其强大的艺术底蕴。
3、表达功能:这篇叙事散文通过自然朴实的叙事,借助落花生的特点,传达出非凡的道理,即做人要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4、祈使功能:虽然通篇叙述的主题是很平凡普通的花生,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即“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
二、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原文的语言简洁平实,杨宪益夫妇和刘士聪先生的译文都秉承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但他们译文的翻译风格有所区别。
接受美学的翻译观强调从读者的角度切入,要求译者把作者,作品和读者融为一体。然而,由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职业经历,翻译观等因素不同,导致其翻译目的也有所不同。杨宪益先生和刘士聪先生曾担任过编辑,而杨宪益先生和戴乃迭女士曾在英国求学,不免在翻译中会遇到异化与归化的取舍,但他们夫妻间的珠联璧合使中西文化交融,他们的翻译作品也使他们双双获得了“译界泰斗”的美誉。但是不同的是刘士聪先生曾致力于的翻译教学事业。和杨宪益夫妇相比,他更算是一个翻译教育学者。他一直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其他英语相关的学科研究中。由此可见,刘士聪先生的译文学术性较强,更注重翻译的客观性和严谨性,极少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这里有一个例子。原文:“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刘士聪先生译文:“At that my brother, sister and I were all delighted and so were the young housemaids . ”杨宪益夫妇译文:“We children and the little maidservants were all delighted.”这句话中刘士聪先生把“我们几姊弟”遵照原文传译为一个一个独立的人物个体,即“At that my brother, sister and I”,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概括地译为“We children”。虽然这几个小词的翻译不影响译文的整体效果,却体现出刘士聪先生的职业经历对其翻译目的的影响。
他们的翻译表现和翻译目的不但受其职业经历的影响,还受他们自身的翻译观的影响。杨宪益夫妇秉承忠实与通顺的原则,运用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认为只有在通顺辅助下的忠实才是真正的忠实,才真正具有文學价值。这一点与接受美学观不谋而合。而刘士聪先生认为翻译的精髓是对原文精神的传达,对原文韵味的再创造。他追求译作“韵味”之美,丰富了翻译的美学之感。韵味就是原作的艺术内涵通过译文准确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时所蕴含的艺术感染力,这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共鸣。刘士聪先生认为翻译时,不但要追求译文的美感,还要传达出原文的韵味,译文整体要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既要追求词句的韵味,又要把握整体译文的美感,要做到两者兼顾着实不易。
而杨宪益夫妇认为忠诚与通顺才是翻译的首要原则,由于杨宪益夫妇在英国生活生活过,杨宪益夫人戴乃迭又是英国人,所以他们的翻译观和翻译目的会受到异国文化的影响,杨宪益夫妇和刘士聪先生译文的相似点是对于《落花生》整体的把握,但杨宪益夫妇偶尔会因为英文表达习惯的考虑改变了一些句子顺序,侧重整体译文的忠实与通顺,而刘士聪更注重词句的准确和严谨,在兼顾整体译文的美感同时,在词句间传达出原文的韵味。
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体现了上述分析。
例1:原文: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
杨译:Behind our house there was a patch of land. “It would be a pity to let it go wild,” said Mother.
刘译: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half a mu of vacant land. 'It' s a pity to let it go to waste like that, ' Mother said .
分析: 对于“让它荒芜着怪可惜”的翻译, 杨宪益夫妇译为“It would be a pity to let it go wild,” 而刘士聪先生译为 “Its a pity to let it go to waste like that,”. 前者采用了“would”一词,有推测之意,后者选取的一般现在时“It's a pity……”没有前者语气委婉。然而,后者“like that” 与前文自然的衔接,不禁让读者们脑海中浮现出那块荒芜的土地,更加传神地表现出母亲对那块荒地的惋惜之情。
例2:原文: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杨译:We children and the little maidservants were all delighted. Some of us bought seeds, some dug up the plot and others watered it.
刘译: At that my brother, sister and I were all delighted and so were the young housemaids. And then some went to buy seeds, some began to dig up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
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小丫头”有两层含义。既表示长辈用来称呼小辈来表达关爱,也表示仆人或女仆,也就是杨宪益夫妇和刘士聪先生所取的意思。杨宪益夫妇和刘士聪先生通过对全文内容的准把握准确地译出了“小丫头”的含义。而对于这句话中的“我们几姊弟”,杨宪益夫妇和刘士聪先生采取不同的译法,杨宪益夫妇运用概括的手法,一个“children”整体概括而过,而刘士聪先生遵照原文传译为单独的个体,即“At that my brother, sister and I”,遵循原文下文的韵味,描绘出孩子们分工种花生的场面,刘士聪先生的译文更能体现出下文那种热闹的场面。
对于“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这句话的翻译,杨宪益夫妇的译文都采用的是“some did something, some did something and others……”,而刘士聪先生的表达是“some went to do something, some went to do something, some……” 两种译文相比,前者平淡朴实地叙述没有描绘出孩子们争前恐后种花生的场面,而后者“some went to do something”中的“went”一词重现了原文里孩子们的兴高采烈的心情,切实地传达出了原文的韵味。
高品質的译文需要译者对原文的整体脉络,韵味和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进行准确的拿捏。这会有助于把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语义空白点具体化。对于文章中有些内容或意义不明确的地方,译者需要去仔细寻觅线索,揣摩出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比如,在原文中,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 “Does that mean that people should try to be useful rather than famous or great?” I asked.(杨译)“Do you mean,” I asked, “we should learn to be useful but not seek to be great or attractive?” (刘译)原文作者许地山先生借不起眼的花生来告诉世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默默奉献,不图虚名。 两种译文都传达出了原文的精神内涵,这也是翻译的目的所在。
三、结语
总体来说,如何使读者从平淡的语言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怎样跟随原文的脉络徐徐展开叙事,使读者期待视野和译语文本融合,最后传达出原文的韵味和精神,这些对译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文遵循忠实和通顺的原则,站在读者的角度立场,这与接受美学观不谋而合,杨宪益夫妇的译文胜于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风格简洁流畅,用词概括简洁,但有时候概括的词语会导致韵味的缺失。相比之下,刘士聪先生在译作中更注重译文的词句对照,整体译文更严谨,与原文紧密贴合,更易于读者接受。
三位翻译大家的造诣都很深,很难判出高低之分,译文各有千秋,也有需要继续探究的地方。我们进行对比赏析后,也应取长补短,借鉴学习前辈译文中的精彩之处,运用到今后的翻译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毅鹏.翻译中的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乔萍,等.散文佳作108篇[M].京:译林出版社,2007.
[4]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