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立明?张存贵
摘 要 课程改革是转型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基于人才分类培养视角,结合高校转型发展中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梳理当前转型高校课程教学的现实局限性,转型高校课程建设的改革应聚焦在厘清课程目标、调整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考核标准和优化师资队伍上。
关键词 人才分类;转型高校;课程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33-0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背景下,教育规模逐渐扩大,高等教育逐步迈进高质量、增效益的发展阶段。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经历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转型[1]。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课程体系的转型。地方转型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着力进行课程改革。不同产业、层次和岗位需要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有的偏重基础理论知识,有的偏重实践技能,应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客观性,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
一、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内涵
根据学历层次、专业领域、教育背景等标准的不同,人才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学术性人才倾向于将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成科学原理,而应用型人才则致力于将科学原理应用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实践中并为社会谋取福利。从这一点可知,社会上多数的人才均为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也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按照其在生产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创新程度,可以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依据其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技术型人才负责产品的开发、经营决策,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主要凭借自身娴熟的操作技能完成产品的制作。由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在人才培养上也各具特色。
(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意义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与市场经济不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既对学术型人才产生需求,还需要更多具有专长的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有利于加快专业转型,适时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只有将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2.基于学生就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也呈现多元化,市场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直接与市场和行业相对接,将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分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对本行业的工作岗位、发展方向的了解,进一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线,这将有利于促进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分类培养的方式将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自主选定专业方向、自主选课,这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将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4.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从整体看,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是特定学科的“专业主义”和狭隘“职业主义”的混合物[2]。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关乎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科学定位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提升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将有助于转型高校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转型高校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在广义上指培养计划或课程体系,由此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而这两方面都需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转型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与导向性原则。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由各类知识、能力与实践联系、配合而成,通过不同的知识、能力与实践的有机整合,组成一套课程设置模式。转型高校的学科结构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实际进行规划。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招考模式逐渐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生源也相应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分类培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原则。转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技术应用和技术实践,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此,分类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协调好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品格修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是时代性与适应性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理论的更新和方法的变革,这在客观上为转型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同时也对转型高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转型高校要适时开发新课程,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特色灵活设置课程,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三、转型高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局限性
转型高校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相同。随着转型的纵深推进,以下现實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执行力的差距
当前,转型高校在课程设计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理论课中,在实践课中同样存在,这将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执行层面,由于受到实验实践环境经费的限制,只能使用相对落后的设备,这将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尽管理论基础扎实,但综合能力和素质明显欠缺。
(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冲突
课程体系的作用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课程内容,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上的配合与衔接[3]。目前,转型高校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理论课的学习,重理论轻实践,在课时安排上严重多于实践学时,通识课在不同专业之间无明显差别。这种课程体系设计导致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缩减了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转型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为主,较少采用案例或讨论等其他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和互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以至于学生认为课程所授内容与现实太远,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应用结合不够
目前转型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多以闭卷、开卷考试或提交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核定成绩的依据。这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方式难以真实反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方面,缺乏全面、客观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教学团队实践经验不足
转型高校的教学团队中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也缺乏操作工程实践课题的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学团队中实践经验和实践技术能力普遍不高,难以承担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四、转型高校课程建设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职业方向培养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的定位,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若干类型,既要对每种类型人才目标定位和未来职业规划加以策划,又要对每种类型在课程知识点、人才素质和能力上加以设计。总之,在分类培养模式下,以培养技能型的专才为课程目标,与通才的课程目标不同的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一定范围的知识领域的掌握是必要的,但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凭借这些知识去挖掘其内在所蕴含的因素,从而体现课程整合的本意[4]。这就要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对课程本身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对转型高校课程基本问题的研究,对课程结构的探究和课程编制的研究。特别是加强符合分类定位的课程设置研究,通过细化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对于转型高校来说,课程目标的定位首先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转型高校未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了解社会需求,并将需求带入到课程的整体设计中,突出应用性的教学目的。
(二)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课程比重
课程的实质结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5]。因此,课程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选择适合的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与支撑[6]。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对不同类型培养方式下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包括调整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各自所占比重。以培养方式为依据调整好各自的课程结构,能够突出不同类型课程的特征,从而为课程内容的调整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对授课内容和课程的设计理念进行调整。以各类课程设定的目标为前提,注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由知识输出向能力输出转变,并将能力培养目标体现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课程教学改革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教学方法要体现实践性,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向学生呈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对知识的传授转向对能力的培养,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改进要不断探索和不断更新,应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在动手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师生互动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改变以往师生的不平等关系。如运用网络教学方法能够打破常规教学的固定时空限制,通过优化课堂组织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四)重构课程考核标准,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改革分类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对于考核体系的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关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学过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和预期效果,都需要通过对课程的考核来实现。在分类培养模式下考核方式也要进行分类,由此,在设计考核环节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制定不同侧重的考核指标。此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多阶段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备课也难以做到必要充分,课程取得的收益难以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如对学生出勤的考核、布置课堂作业和考察课堂表现等。
(五)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转型高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应多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多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参加企业的培训,逐渐丰富行业工作经验。其次,聘任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最后,要强化教师培训,鼓励新任教师进修,组织教学竞赛,评选示范课程,并制定奖励机制。教师培训要超越学科知识的范畴,不能局限于课程改革本身,应立足于课程培训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成为促进转型高校课程建设实质性变革的动力。
总之,转型高校分类培养目标下的课程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分类培养目标是转型高校面临新时期挑战的生存与发展之道。通过厘清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课程考核标准,优化师资队伍,建立与分类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转型高校发展的必经历程,也是其提高竞争实力的有力助推器。
参 考 文 献
[1]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9-102.
[2]侯定凱.作为一种信仰的本科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8(5):23-27.
[3]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4):83-85.
[5]郭晓明.课程结构论:一种原理性探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胡弼成.个体发展指向: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