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急诊科,辽宁本溪11700)
高热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及应用意义研究
王姝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急诊科,辽宁本溪11700)
目的探析高热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高热患儿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的高热症状,缩短降温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高热;中医护理;并发症;应用意义
高热是临床中的常见危重症状,好发于小儿群体,导致患儿腋下体温超出正常体温,导致患儿体热虚汗,甚至可能诱发癫痫和酸中毒,对小儿造成严重的生命健康威胁[1]。在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避免出现相应并发症。除常规护理方法外,中医护理方法在高热患儿护理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为探究中医护理方法对高热患者的具体护理效果,特选取高热患儿66例,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专门研究,成果显著。现将研究过程和成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高热患儿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腋下体温在37.5℃以上,均为高热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4个月~4岁,平均年龄(1.84± 0.61)岁,病程6h~11 d,平均(6.11±0.43)d;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5个月~4岁,平均年龄(1.94±0.45)岁,病程为5 h~12 d,平均(6.21±0.64)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方法。首先,指导家属按时按量用药,注意患儿日常的饮食和休息,让患儿食用易消化食物,并减少被褥覆盖量以实现有效散热;其次,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确保室内清洁通风,控制室内温湿度,并控制病房人员数量和流动量;此外,对于长时间高热不退的患儿,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告知其高热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等相关知识,使其对患儿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并有效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同时,对患儿的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掌握患儿的血压和体温变化情况。
1.2.2 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法。首先,服药护理。对于外感发热患儿,其药剂应以武火快煎,并在患儿服药后给服热开水或热粥;对于内伤发热患儿,药剂应以文火慢煎。依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如每天服用1剂药降温效果不明显,则应服用2~3剂,并确保2~4 h内服用1次。如小儿抗拒服用,则将药剂进行浓煎以减少药量,并采取灌服法送入。其次,降温护理。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降温方法。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即在患儿头部或腹股沟处进行冰袋冷敷,或用温水、乙醇进行体表擦拭降温。降温过程中,注意保持体温逐步下降,避免骤降导致患儿出现虚脱。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每半小时进行一次体温测试。此外,皮肤和口腔护理。高热使得患儿易出汗,在卧床时极易发生皮肤感染,为此,在患儿出汗后利用温热毛巾进行擦拭,并及时更换衣裤和被单。同时,因高热引发的口干舌燥易导致患儿出现口疮,应利用锡类散或养阴生肌散涂敷患处,并以甘油涂唇防治唇干。最后,饮食护理。注意保持患儿饮食清淡、营养和易消化,以流食为主,并让患儿多次饮水,促进降温。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并对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体温均下降,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对比(x±s)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81.8%,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脱水,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抽搐,1例脑水肿,1例脱水,并发症发生率为1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高热的病因来看,主要来源于外感和内伤两种,在临床护理中应依据两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对于外感高热而言,即因外邪作用,如风、寒和燥、湿等导致的外感热病[2]。病邪在表里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体温的快速升高,其急和变的特点使得治疗护理难度较大[3]。依据季节和时令的不同,风湿、风热和暑湿、湿热、寒燥等致热作用不同。在中医护理当中,对于外感热病而言,应当依据热病各阶段表现采取相应处理。如出现恶寒和寒颤、面色青紫、无汗等表现,则应通过发汗方式实现退热,实现患者的避风,并以热粥或热水辅助药剂,让患者发汗[4-5]。其次,如患者出现汗出不解、舌红和皮肤灼热等表现,则在辛凉解表外,应辅以清热解毒。通过物理降温方式,结合瓜果汁液利生解热[6]。此外,对于内伤高热而言,主要问题在于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调,应以扶正为主,实现降温退热[7]。避免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阳虚者应实现防寒保暖,阴虚者应实现防热保阴,并采取相应的皮肤护理方法。
对于小儿高热而言,如长时间保持高热状态将导致患儿出现惊厥、癫痫,甚至出现生命危险[8]。在及时采取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强退热护理,能够极大帮助患儿退热恢复。在实际中医护理当中,应首先对患儿的病情和病因进行有效分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进而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方案。在确保室内环境清洁通风、温湿度适宜的基础上,加强患儿的服药护理,通过药物作用实现患儿有效退热降温。同时,如必要时,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在患儿头部或腹股沟处进行冰袋冷敷,或用温水、乙醇进行体表擦拭降温,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渐变,避免体温骤降引发虚脱。此外,加强饮食护理、皮肤和口腔护理,全面发挥护理的辅助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降温幅度、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高热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在缓解小儿高热方面应用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周晓燕.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220+190.
[2]刘改香.高热患者的中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9):176-177.
[3]金幼月.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高热患者中的应用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7):242-243.
[4]刘书华,王红梅,王传凤,等.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6):18-20.
[5]张阿芳.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内科的适用性筛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204-205.
[6]刘学亭.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 20(7):77-77,78.,
[7]李方方,赵变歌,李秋丽,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6):108.
[8]郑英,袁梦婷.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0):127-127,1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