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5-17 18:26李艺炜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研究高校

李艺炜

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当前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现状和问题,提出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程认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现状;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高校大學生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属性表现出的心理上的接受和价值上的选择,进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笔者选取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材料学院、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学院的207名在校生,通过调查问卷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相关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认同现状进行分析。

二、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主要内容

1.思政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对思政理论课程价值上的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个人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从而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2.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教育环境传递正确的认识与理论知识,最终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教学方法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认同。

3.思政理论课程的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呈现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展开,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认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教材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认同。

4.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素质。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的成效。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素质的认同主要是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209份问卷,有效问卷共205份,问卷有效率约98.1%。在调查对象中,男生108人,女生91人(缺失值为6)。通过对收集材料的分析整理,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认同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

1.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存在良好认同。(1)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这一观点,52.6%的学生比较认同,24.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这一观点,59.3%的学生比较认同,19.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一观点,38.2%的学生较为认同,21.7%的学生完全认同。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设置比较认同,认为其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实现全方位的成长。由此可见,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关键作用。(2)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观点,58.5%的学生比较认同,11.3%的学生完全认同;对“教材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教学方式手段能够吸引大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一观点,42.7%的学生比较认同,25.6%的学生完全认同,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教学方式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充满了信心。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选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3)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比较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观点,60.1%的学生比较认同,22.5%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遵守法制和纪律”这一观点,64.1%的学生比较认同,21.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这一观点,49.8%的学生比较认同,10.1%的学生完全认同,这说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比较认同。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够发挥教育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知识牢固,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将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认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良好的认同表现,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不贴近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能力素质偏低;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不高。

四、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探究

笔者通过梳理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并给予启示。

1.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政治认同的教育任务,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达成这一目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坚信思政课程能够引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与现状,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的思想文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围绕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说服力较弱,这较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中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现实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社会实际,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其学习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价值。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应突出多样化、灵活化、学生主体化的特点,借鉴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心理学教育中心理疏导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不断增强。

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使他们善于学习和研究新问题、新理论,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理,使思政理论课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各项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制度以及实践教学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思政理論课程建设。

五、结语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指导,使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增强对思政理论课程实际价值的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爱萍.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2]朱白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3]韦诗业.基于认同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研究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