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思考

2017-05-17 11:41李为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农村地区发展模式

李为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进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农村地区加快商贸流通发展,改善其经济环境,保证农民增收增产,是我国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商贸流通的需要和表现。此外,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不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就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模式、影响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主要因素、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作简要探析,希望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实现现代化发展做贡献,促进城乡商业贸易流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商贸流通” 农村地区 基本状况 发展模式 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速度趋于平稳,结构矛盾和产能过剩现象是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新兴的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业是发展较为突出的产业。农村由于存在硬件设施落后和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问题,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如何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成为当下的热门课题。

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农民消费的现状

通过对2015年10月份我国消费品的零售批发研究发现,在商品消费方面占据主导的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外,还包括档次较高的生活娱乐方面的消费,其中对音响器材、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消费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长高达12%。然而,人们的消费模式虽然整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4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品消费额却不到总消费额的14%。可见,在消费增长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严重阻碍了农村商业贸易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概况

中西部农村严重落后于东部。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依托互联网所实现的技术、信息、土地等资源的共享,来促使农村中的商品获得更高效、更大范围的流通。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212个淘宝村,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河北、江苏等东部地区,围绕着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形成,而中西部地区的淘宝村数量极少,只有4个,占了总淘宝村数量的1.9%。可见中西部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

受到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当前农产品流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农产品的流通被认为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2014年国家确定了56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示范县之一的四川仁寿县为例,作为商务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互联网+流通”的专项工程,具有“成都市农副产品配送基地”称号的仁寿县的流通产业转型具有典型的电子商务特性,以电子商业产业园区为依托,与电子商务发达的东部部分地区长期合作,同时积极配合快递公司在县内构建密集的物流网络。目前仁寿县建起了西南地区唯一的电子商贸物流集散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县外大开放、县内大循环的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2015年国家制定了关于“互联网+流通”的“行动计划”,力求在全国范围内兴建200多个电子商务试验点,并为经营增长额的提升确定目标,争取增长额达到30%以上。与此同时,京东商城也在农村大力推广工业品,生鲜电商和金融战略结合的“3F”计划,为农产品实现“互联网+商贸流通”助力。此外,阿里巴巴还开启了“千县万村”战略,不断促使其网络销售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模式

(一)经济共享型模式

在经济共享型模式中,互联网是主要媒介,在这一媒介的支持下,形成经济共享平台,整合线下的闲散资源以及各种社会公共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有偿、公平的共享,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当前,这一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经济共享模式在城市中的发展速度较快,例如“滴滴打车”的拼车服务,就是典型的私人汽车的经济共享平台。目前,只有少部分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实现了小范围、低层次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二)私人订制模式

私人订制模式主要指的是根据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以“社群”为主要单位,将他们按照“会员”形式与该地区的小农场连接合作,成员之间发送信息主要依靠APP、微信平台、互联网,成员要想订购农场产品要以社区为单位,还要以社区的名义进行订购,农场发货需要整合起来进行统一配送。例如“小毛驴”农业商品市场,就是利用这一会员制度对会员订购的产品实施配送的模式(张莉,2015)。

(三)O2O商业模式

与传统意义上的C2C、B2B和B2C不同,O2O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线下线上的完美结合。在农产品市场中,O2O商业模式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只有“村村乐”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农村项目。“村村乐”将日用、家电、化肥等专卖店铺进行整合,在原有的客户中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客户量。在物流上,依靠现在农村的合作社、邮电局、农家店铺等本土资源,在各村建立站点作为推广部门,将村民的需求征集起来并记录下来,向“村村乐”提供统一的产品订单,最后由企业安排专人实施配送。

(四)品牌直销模式

品牌直销模式指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用直销店的形式专卖一个品牌,形成统一的运营产业链。例如天猫直营的“三千禾”,是一家统一包装、形象打造、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的品牌店,这家吉林通榆的商家将该地区的羊肉、红牛肉、香瓜、花生、杂豆杂粮等特产,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

(五)資源整合模式

资源整合模式就是将多方优质产品资源集中在一家销售。以淘宝上的“春上垄”销售店为例,该店主要销售土特产,是甘肃陇南的一家扶贫网点,将本地蜂蜜、核桃等特产推广出去,此外山西的小米、宁夏的枸杞、武汉的花椒、新疆的大枣等特产也在这家店内销售。此外,很多广泛受农村欢迎的产品也可以在淘宝商店上整合销售,例如“飞翔农资”专门销售农资产品,深受农产品生产者的欢迎。

(六)平台商业模式

平台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网购形式将多样、多元的服务提供给顾客。例如京东的“宿豫”,就是江苏与京东开展合作,共建成了282个合作点,并且在每一个合作点上专门派一名京东商城的员工作为推销员,按照京东配合、政府主导的模式实现“互联网+商贸流通”在农村的发展流通。

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滞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农村自身经济水平落后

从区域条件来说,农村地区自身存在弱质性和分散性,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阻。根据表1可以发现,在城市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在逐年增长,其增长的速度也较为平稳,然而在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即使也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其增长的额度相比城市地区却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约9246.5元,而城镇人均可支配人均收入却达到27695.7元,约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倍。由此可见,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严重限制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量,进而农村的商贸流通制度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农村的商贸流通制度发展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最为关键的限制因素是落后的农村经济。由于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农村居民更希望将优先资金充分地应用于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上,而对于其它的非必需奢侈品的消费积极性相对较低,这就是限制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二)经济体制限制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导致农村流通体制的不完善、体制改革受到阻碍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有农村地区自身的原因,还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不管是大政方针还是经济发展模式,都以工业化发展作为主导思想。在这样的主导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政策,并围绕这个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城乡分立的制度,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存在,区域之间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在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下,城市的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政策环境明显优于农村地区。不仅如此,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效率高,分工较为明确,市场机制相较于农村地区更加成熟完善。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城市地区的商贸流通成本比农村地区低,城市地区的商贸流通体制也更为完善。商贸流通行业内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会选择市场广阔、配套完善、人才资源充足的城市地区,而忽视各方面资源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就自然而然会滞后于城市商贸流通业。

(三)城乡间商贸流通受阻

物流不畅是城乡间商贸流通受阻的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消费需求增长不力是其主要问题。城区经济辐射带动着农村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城乡间商贸流通的主要依赖途径,比如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满足城市需求,农产品不断地流入城市,带动了农村地区的运输业以及第一产业快速发展。然而这样的市场格局仍然不能改变相互分割的城乡地理现状,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商贸流通分裂局面在城乡之间出现。在农村地区,商贸意识相对薄弱,相应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较为落后保守,再加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这些都导致初级农产品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引入的消费品反而是城市中价格高昂的非必需品和高端消费品,但是农村居民收入有限,并无多余资金进行消费这种高价产品,进而导致城乡间商贸流通存在一定的间隙,城乡间商贸流通受到强大阻力(王宇,2016)。

(四)供应链体系滞后

农村地区仍然沿用低效落后传统的供应链体系。产品经由农民以及相应经纪人通过一定的交易渠道卖到相应批发市场,然后相应产地批发市场会通过相应的营销商并同时根据销地批发市场的具体要求将相应的产品及时运送到销地批发市场,最后环节就是产品经过销地批发市场经过一定的途径销售到一定的超市或者是商家,最后这些产品就会经过一定的途径流入消费者手里。一般来说,销地批发市场是农村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核心,但这种供应链体系的农产品和信息传输相对效率低下,較为落后。

(五)思想观念滞后

从思想观念来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村地区基本能够做到自己自足,长期处于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的农村居民往往会固守着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思想观念比较守旧和封闭。目前,虽然农村网民的规模较大,但以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为主,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上网的比例相对低,且转化难度较高。由于农村地区物流发展缓慢,一些农村居民虽然上网,但是很少接触网购,网购对于他们来说还很陌生,让他们从思想观念上接受互联网的商贸流通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贾晓燕,2016)。

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上文可知,落后的农村经济是阻碍“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因此,要想缩小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差距,加快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进程,首先要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要依靠政府和企业两大力量的支持。当地政府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需加强政策引导,扫除历史遗留的经济体制障碍,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方面扶持当地的乡镇企业,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来资源和外地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管理水平先进的大企业。只有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郭宇,2016)。

(二)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和物流系统建设

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建设。物流设施建设是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物流设施作保证,商贸流通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商贸流通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物流系统的建设也难以实现。因此,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是加强物流系统建设的前提。首先,农村要将物流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保证物流产业链的实现,对县城区域之内的物流站点、冷库储藏、冷链运输、配送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需要“进城”的农副产品,要在最基层通过加工、包装然后进行配送,保证农村商品流通;其次,鼓励多方投入物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物流模式不断创新。鼓励邮政部门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将邮政部门的特别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利用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推动农村物流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保证物流系统的建立并逐步完善。物流企业的范围比较大,不但在农村,农村周边以及城镇地区也属于其范围之内,物流企业可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形成联系网络,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双方合作的实现来保证资源共享和流通,城市里的资源优势被农村引进,农村特有的资源也实现了“走出去”,保证城乡在商品贸易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由于农村的商品贸易充分利用了资源、政策优势,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并找到自身优势,实现农村商品贸易流通的集约化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构建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物流模式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快速发展,需要企业不但增加硬件设施,同时企业还应该具备完备、健全的软件,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智能物流就是软实力的一种。所谓的智能物流就是指通过网络来下订单、接收物流、配送货物等。智能物流可以使物流企业通过对自己核心能力的利用,将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实现物流体系的综合化;加强对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归、集合,将城市强大的物流渠道全面打通,实现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物流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可以对整个链条进行系统化整合,并实现进一步发展,形成统一的物流体系。以上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的,整个流程实现了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结合,企业内部管理与科学技术实现完美结合,使得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同时具备优势。

(三)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并提升农村居民的电商意识

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的构建是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的,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工程。因此,想要加快农村网络信息的发展,第一步就是要坚持电信企业优惠、村里出资、乡镇补贴的“三个一点”模式,保证所有农村居民都能用上宽带。与此同时,还要对农村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专门的合作社等组织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宣传网站、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等方式,推动农业商贸信息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还要让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到信息事业的发展中来,增加农民上网比重,加深农村居民对于网购的认识,提升农民对于“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的接受度,为“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在农村范围内推广打下基礎。同时,向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农民的网络应用能力。

(四)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向“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转型

农村地区政府应积极牵头,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向“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转型。想要全面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业向“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转型,首先政府需与较大的电商建立合作关系,给电商、物流等企业提供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私人订制模式、品牌直销模式、O2O商业模式等多种“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在整体上实现农村生产、销售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贸流通通道。其次,相关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制度,彻底解决农副产品的“无认证”、“无标”等问题,让消费者买到的产品都是经过质检、有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的,使农村地区生产的农副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市场不断拓展。最后,农村地区还要打造品牌,主要通过引入知名品牌企业和以村镇为单位构建自主品牌两种方式实现,政府部门要积极组织加强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五)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并大力培养信息化商贸流通人才

近年来,部分农村的年轻人不再热衷于进城务工,而是将回乡创业作为一条出路。政府应给这些农村青年提供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年轻人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开创“互联网+商贸流通”新模式。一方面,年轻人在农村网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对于网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比较高。且这部分群体有在城市生活的经验,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且年轻人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高,也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农村地区政府应以年轻群体为主要培养对象,加大对信息化商贸流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使年轻人能够团结并带领当地的农民,一起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转型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足持续的人才资源的提供。与此同时,“互联网+商贸流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也是不断更新的。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专门针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体系,定期选拔农村本土居民免费培训,大力培养信息化商贸流通人才,尽可能满足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在全国范围成为热点,受到各界关注。农村地区在“互联网+商贸流通”方面的发展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而农村自身经济水平落后、经济体制障碍、思想观念滞后等因素是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滞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想要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就要从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和物流系统的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商业流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现代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莉.现代商贸流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

2.王宇.农村商贸流通滞后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3.贾晓燕.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2)

4.郭宇.“互联网+”时代重塑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农村地区发展模式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