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农广人科技培训排头兵

2017-05-17 20:02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5期
关键词:汉滨区安康市农广校

张会康是一个深深热爱农广事业,默默无闻奋战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第一线的“农广老兵”。18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区农广校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广事业,锐意进取以干克难,开创学历教育培训新局面;纵横联合,拓展农民科技培训新渠道;锐意创新,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禅精竭虑,谋求学校健康发展新机制;勤于调查,研讨农民科技培训新对策。他心系农民扎根基层,埋头耕耘甘于奉献,执着坚守着农广人的初心。

雄踞秦巴腹地、荟萃南北风光,素有“陕南明珠”美称的汉滨区,地处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是久负盛名的陕南重镇,安康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深深热爱着农广事业,默默无闻奋战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第一线的“农广老兵”,他就是“最美农广人”——汉滨区农广校校长、党支部书记、高级畜牧师张会康。

临危受命 开创学历教育培训新局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危难之处显身手。1997年至1998年,原安康市农广校的各项工作走向低谷,尤其是中专学历教育招生出现了严重的“空白”状况,面临被“挂失和缺位”的危险。1999年5月张会康同志临危受命,担任农广校校长之职。上任之后,他深入46个乡、镇(办)66个村和10多个部门开展调查研究,積级主动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20多次,提出切实可行的中专招生工作方案和措施,赢得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原安康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招生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有关事宜,原安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1999)第20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原安康市委组织部、安康市人事局、安康市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干部学历教育培训暨农广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安市组通字〔1999〕27号)文件,从宣传动员、组织领导、激励政策、经费落实,人员安排、培训管理等环节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招生工作。当年农广校招收中专学员239人,创历史最高记录。18年来农广校累计招收培训中专学员2100人,在26个乡、镇(办)设立中专班,极大地方便了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乡土人才,使他们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推动了经济发展。

纵横联合 拓展农民科技培训新渠道

上下一心谋发展,多方联动为农民。张会康在稳定抓好农村干部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区委组织部等10余个部门,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职业农民培育、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等培训工程和项目,采取到镇、到村、到院落、到田间地头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累计培训农民10.8万人,阳光工程培训5600人。

他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向市区人事局申请建立了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对象涉及全区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文广、城建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自2002 年来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600人,使他们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扩大了农广校培训范围和影响,提升了农广校的知名度。

他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新途径,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丹江口职工大学、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开设农学、畜牧兽医、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农科园艺等专业,累计培训大专及本科毕业生508人。

锐意创新 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

率先垂范搞试点,与时俱进创新路。为了探索和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2012年4月张会康紧紧抓住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汉滨区试点工作机遇,周密安排,大胆创新,率先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由农广校负责牵头组织、阳晨牧业公司参与配合,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办了全省首个生猪产业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班并取得成功。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全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5年来组织举办职业农民培育班52期,建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14个,建立农民田间学校8个,共培训职业农民2500人,已认定716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先后有农业部、中央农广校和河南省等省内外领导来汉滨调研考察指导;职业农民培育校企合作“阳晨模式”和校社合作“忠诚模式”得到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副部长张桃林的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在全国推介。“忠诚模式”“阳晨模式”已载入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职业农民是如何成长的》一书;农民日报、陕西日报、新华社陕西分社等媒体对汉滨区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多次宣传报道。

殚精竭虑 谋求学校健康发展新机制

稳定队伍强实力,建章立制促发展。张会康以校为家,殚精竭虑,为学校发展壮大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是为了稳定机构和队伍,他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多方汇报争取支持,人员由4人增加到9人,2003年加挂了汉滨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二是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三是通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争取项目,改善了办学培训实训条件,满足农民培训实训需求。四是健全了教学管理、培训管理等相关工作制度33项,学校工作有序进行。

勤于调查 研讨农民科技培训新对策

唯有民情了于心,方能为民付真情。多年来张会康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先后撰写《汉滨区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汉滨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汉滨区职业农民培育校企(社)合作的“阳晨模式”“忠诚模式”》《汉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忠诚现代农业园区调研及启示》等调研报告40份,计30余万字,为更好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注重宣传 谱写农广教育事业新篇章

工作业绩靠实干,扩大影响抓宣传。多年来张会康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新闻报道呈现两大新亮点:一是全方位,从调查研究、考察学习、获奖荣誉、部门合作、组织教材、实施培训、技术指导、培训典型等方面全方位报道。二是立体式,通过中央、省、市、区等相关网站进行报道,撰写稿件270余篇,刊发1000余篇次。

亮点纷呈 获得多项殊荣铸就新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会康同志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18年,先后30次受表彰,主要荣誉有:中央农广校教学能手,陕西省农广校职工赛教第一名,安康市农广校职工赛教一等奖,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总结评审一等奖,安康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省、市农业厅(局)、汉滨区委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2016年9月,张会康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授予“最美农广人”荣誉称号。学校46次受表彰,荣获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育才兴农示范校、星火学校,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农广校、安康市农业局、汉滨区政府先进集体,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稿

猜你喜欢
汉滨区安康市农广校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调查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浇水要浇在根子上——汉滨区提升扶贫资金效益
攻坚致胜的根本在于“人”——汉滨区以党建促脱贫的调查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