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建军节”与国产航母

2017-05-17 18:24宋晓军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建军节造船业造船

宋晓军

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终于下水了。由于下水比中国海军建军68周年纪念日晚了三天,有个老朋友半开玩笑地问我:1989年2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4月23日为“海军建军节”时,你在当年4月号的《海洋》杂志上写过一篇题为《中国海军的困惑——写在中国海军建军40周年》的文章,文中你的观点可明显是个航母的“缓建派”。现在你是什么“派”?我也半开玩笑地回答说:我现在既是“主建派”又是“稳建派”。

先说28年前是“缓建派”的原因。简单说,1989年由于南沙“3·14海战”刚发生一年,又赶上第一次纪念“海军建军节”,加之当年按造船量计算,中国大陆又以占全球造船量的2.5%、排名第八而进入了造船十强(日本排第一占40.5%,韩国排第二占23.4%,中国台湾排第五占3.1%),因此在民间和舆论上建造航母的呼声比较高。但是,就当时的船舶工业管理技术和开发设计水平以及国家财政状况而言,根本不具备自行设计、建造国产航母的条件。更何况,同年根据国防科工委标准化要与型号紧密结合的要求,海军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正在参照西方先进国的《舰船通用规范》,准备更新早已过时的第一代作为舰艇设计、建造标准支撑的《舰船通用规范》。因此,当时要自行设计、建造国产航母根本不现实。

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出坞,停靠在辽宁大连的码头泊位上

再说28年后是“主建派”的原因。28年后,不仅中国早在10年前就挤入了造船量的“前三甲”,而且中国也早已经有了新的经过不断完善的《舰船通用规范》,以及在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最新版《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中国修船质量标准》。前者可以说是海军各型舰艇研制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建造的基本标准,后者则可以说是在落实“军民融合”政策过程中降低海军各型舰艇建造和维护成本的重要措施。当然这些还不是我成为航母“主建派”的全部原因,其实在2013年国产航母开始建造时,全球造船业刚好进入萧条期,同时中国造船业又刚好进入了“去过剩产能、调整结构、产业升级、提高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转型期,此时自行建造航母及相关护航舰艇,实际上是对造船行业升级的一种“政策性订单”支持。特别是在2016年造船市场跌入谷底的时候(2016年1~11月承接新船订单仅有1994万吨,同比下降了14%,船价大都低于盈亏平衡点)。

最后再说是“稳建派”的原因。事实上,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造船业进入萧条期时,美国和苏联都加大了以航母为主的造船量,所以使得美国和苏联于1980年从10年前在造船十强之外挤进了造船十强(美国排第三占全球造船量的4.2%,苏联排名第五占3.5%),最终都因为在大型军船建造上“用力过猛”,致使“冷战”后双方的民用造船业基本衰败了。而中国必须要汲取这个教训,特别是在中国造船业正处在与《中国制造2025》对接从造船大国跨入造船强国的关键时刻。客观地说,虽然目前中国在造船接单量与完工量上与日、韩两国不相上下,但在设计开发、建造技術、配套产品国产化率上,还与日、韩两国存有一定差距。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海军建军节”过后三天的“低调”下水,既反映了中国今后不会走“国强必霸”的大原则,客观上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一些国家借此炒作“中国海军威胁论”的鼓噪之声。如果再微观一点地说,从第28次纪念“海军建军节”到国产航母下水这三天的时间间隔,也确实让我梳理了28年来我对中国海军和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以及建造航母的一些认识。

猜你喜欢
建军节造船业造船
中国造船业订单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建军节
我爱建军节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清前中期温州造船业
喜科为艰难时期的造船业引入维护绩效指标并开展维护改进
建军节
200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排前10名企业
韩军演练迎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