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刚毛藻对1,2—二氯苯去除效果研究

2017-05-17 16:58石瑛马健瑞陈展明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低浓度去除率溶液

石瑛+马健瑞+陈展明

摘 要 对3种刚毛藻去除废水中1,2-二氯苯(1,2-DCB)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3种刚毛藻不同初始浓度对1,2-二氯苯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自然水体中,1,2-DCB在4 d后挥发量减少,在水中的含量趋于稳定;在较低浓度时(5 μg/mL),脆弱刚毛藻、寡枝刚毛藻和疏枝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到第5天时,对1,2-DCB的去除率分别达76.67 %、35.45 %、26.06 %,其中脆弱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效果最好;但随着1,2-DCB浓度的升高,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效率降低。这表明大型藻类在低浓度废水的处理中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刚毛藻 ;1,2-二氯苯 ;去除效果 ;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 Q949.21.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removal effects of 1,2-dichlorobenzene from waste water by three kinds of Cladophora,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1,2-DCB by three kinds of Cladophora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natural water, the volatilization of 1,2-DCB decreased after 4 days, and the content of 1,2-DCB in water tended to be relatively stable. At lower concentration (5 μg/mL), Cladophora fracta, Cladophora oligoclora Kütz and Cladophora insignis (Ag.) Kützs' removal rate of 1,2-DCB increased with prolonging of time. And the removal rates of 1,2-DCB reached 76.67%, 35.45% and 26.06% at day 5,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the Cladophora fracta's removal efficiency of 1,2-DCB was the best.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concentrati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1,2-DCB was decrea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scale algae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concentration of wastewater has potenti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ladophora ; 1,2-dichlorobenzene ; removal effects ; waste water

刚毛藻(Cladophora)是一类常见的多分枝大型丝状绿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们是淡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对过量的营养物质,如N、P有显著的吸收作用[1-2],能降低和改善水体的营养水平状态[3],对氯苯类、重金属和氟化物等有害物质有吸收、转化并降解的能力[4-5],在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二氯苯是具有高度脂溶性的氯代芳香烃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塑料等各领域,也是被各国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之一[6-7],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1,2-二氯苯是对人体的神经系統和肝、肾等有严重地毒害[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9]。由于1,2-二氯苯的大量使用及其具有的生物难降解性,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本试验研究了3种刚毛藻对水中二氯苯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为大型藻类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山西省常见的脆弱刚毛藻(Cladophora fracta)、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及疏枝刚毛藻(Cladophora insignis)作为研究材料;以1,2-二氯苯(1,2-DCB)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绘制1,2-DCB的标准曲线

利用安捷伦7890A气相色谱仪对二氯苯进行气相(GC)检测。GC条件:柱温为80 ℃,阶升温度为130 ℃,进样口为240 ℃,压力为5.801 3 pis,检测温度为240 ℃,隔垫吹扫流量为5 mL。根据1,2-DCB在水中的浓度和气相色谱峰面积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1.2.2 模拟水环境中3种浓度1,2-DCB的归趋研究

取1,2-DCB 0.1 g,溶解于400 mL蒸馏水中,模拟自然环境,利用GC分别测定0-5 d时间内1,2-DCB在水中的含量。

1.2.3 3种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效果

称取鲜重1 g的藻量分别置于含5×10-6、10×10-6、50×10-6 g/mL的1,2-DCB溶液的锥形瓶中,用封口膜封口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温度为18-19 ℃,光照日夜比为12 h:12 h,强度为2 500-4 500 lx。同时设不加刚毛藻的空白溶液作为对照,每组3个平行重复,在第1、3、5天分别测定溶液中1,2-DCB的含量,并计算去除率。

去除率%=[(原始浓度-第n天溶液浓度)-(空白组原始浓度-第n天空白浓度)]/原始浓度×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1,2-DCB的标准曲线和模拟水环境中二氯苯的动态变迁趋势

对1,2-DCB的标准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获得浓度计算公式:y=12 017 x-2.1×105,R2=0.998 8,表明测试方法能满足实验的要求。为了排除1,2-DCB的挥发影响,实验测定了1,2-DCB随着时间变化在水环境中的动态变迁趋势,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看出,1,2-DCB在前1 d的减少量最大,说明溶液配制初期,初始浓度选取了它们的过饱和量,所以当天就有部分1,2-DCB不溶于水中并挥发消耗掉。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低,溶液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相对缩短。4 d后,1,2-DCB的挥发量减少,在水中的含量趋于稳定。

2.2 3种刚毛藻对5 μg/mL1,2-DCB的去除效果

由图3可看出,在1,2-DCB起始浓度为5 μg/mL时,3种刚毛藻处理组中1,2-DCB的减少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中1,2-DCB的挥发量。在处理1 d后,空白组中1,2-DCB的含量变化与脆弱刚毛藻、寡枝刚毛藻和疏枝刚毛藻培养组中1,2-DCB的含量变化相差不多,3种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效果差别不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刚毛藻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强。到第5天时,对1,2-DCB的去除率分别达76.67 %、35.45 %、26.06 %。

2.3 3种刚毛藻对10 μg/mL 1,2-DCB的去除效果

由图4可知,在1,2-DCB起始浓度为10 μg/mL时,第1天处理后,3种刚毛藻处理对1,2-DCB均没有明显去除效果;第3、5天处理后,3种刚毛藻均表现出明显的去除效果,在第5天时,脆弱刚毛藻、寡枝刚毛藻和疏枝刚毛藻处理组中1,2-DCB的去除率分别为50.31 %、29.57 %和26.83 %。

2.4 3种刚毛藻对50 μg/mL 1,2-DCB的去除效果

由图5可看出,当1,2-DCB的起始浓度增加至50 μg/mL时,3种刚毛藻处理组中的1,2-DCB的减少量与空白对照组中1,2-DCB挥发的量相比,在第1天时出现明显的差异,脆弱刚毛藻、寡枝刚毛藻和疏枝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率分别为15.54 %、16.16 %和13.94 %。而培养3 d后,空白和3种刚毛藻处理组中1,2-DCB的减少量相差1.5 μg/mL左右,3种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率降低,约为0.3 %,表明在50 μg/mL 1,2-DCB对藻细胞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去除效率降低。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3种刚毛藻对低浓度的(<10 μg/mL)1,2-DCB的去除作用明显,3种刚毛藻对1,2-DCB的去除率最大可达76.67 %;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中脆弱刚毛藻的去除效果最好;随着1,2-DCB浓度的增加,二氯苯的挥发增大,3种刚毛藻的去除效率降低。当1,2-DCB浓度达50 μg/mL时,仅在第1天刚毛藻表现出去除效果,而后藻类的去除效果甚微,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1,2-DCB导致藻体细胞毒性增强,第1天表现出的去除效果仅由吸附所致,5 d后各组的降解率和对照组相差不大。

参考文献

[1] 王 凯,栗 霞,蔡 瑾,等. 6种水生植物对焦化废水中氨氮和COD的去除作用[J].科技导报,2012,33(Z1):76-81.

[2] 侯金枝,宋鹏鹏,高 丽. 刚毛藻分解对荣成天鹅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2(4):826-831.

[3] 田忠峰,曹德菊,徐 辉. 刚毛藻藻膜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56(2):302-305.

[4] 謝树莲,樊兰英. 刚毛藻对三种苯系物去除作用的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5] 董晓丽,刘晓铃,谢树莲. 两种丝状绿藻对水体中低浓度苯酚的去除作用研究[J]. 植物研究,2010,52(1):92-97.

[6] USEPA. Toxicological review of dichlorobenzenes:in support of summary in 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IRIS),revised final draft[R]. Washington DC:US EPA,2006:3-5.

[7]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课题组. 环境优先污染物[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8] Younis H S,Parrish A R,Sipes I G. The role of hepatocellular oxidative stress in Kupffercel activation during 1,2-dichlorobenzene-induced hepatotoxicity[J]. Toxicological Sciences,2003,76(1):201-211.

[9] IPCS(International Programme Chemical Safety). Environment health criteria 128 Chlorobenzenes other than hexachlorobenzene[M]. Switzerland:Geneva WHO,1991:125-134.

猜你喜欢
低浓度去除率溶液
低浓度二氧化碳快速集获器面世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不同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橙黄G的研究
低浓度粉尘测量仪检定装置的应用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不同生物膜滴滤池处理低浓度污水的效果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城市低浓度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