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红
摘 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能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能培養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收获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加以积极利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加以实践,最终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有效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等的任务观念,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自我主动学习,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利用优势,弥补缺陷,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合作学习的方式,推动合作学习的发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成员实现互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师直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使教学活动焕然一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1.选取适当的合作时机,营造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不适合用在所有情况,合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达到特有的效果,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组学习的开展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往往选定在求知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互相讨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同讨论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判断概念、定律等知识时,小组合作学下,让学生更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是小学数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产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熟悉教案,引导学生感受设置的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如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合理设置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合理选用合作学习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将不同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指导原则。从整体意义上实现小组间的合作和竞争,让所有学生均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优生和差生之间互帮互助,增强了优秀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了差生的学习效率。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通常4—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一次做组长的机会,为每名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小组成员确定自身角色后,明确各自职责,担负应有的任务,每月各小组成员有一次调换,让所有人都能得到锻炼。小组成员需要听懂教师讲解的所有内容,协助其余小组成员掌握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学生起主要作用,教师居于次要地位。首先,教师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时间,搞好预先判断,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监督和指导每个学习小组,更要关注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反思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马上更改,确保小组合作机制的有效性,以此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小学数学教授的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以教师为主,只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适合使用小组合作教学。
3.巧妙设计讨论的问题,开展比赛竞争活动
教学知识不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价值,精心设计问题,开展讨论,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选择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不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讨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一些数学知识较乏味,无法调动小组成员的兴趣,这时,开展小组比赛,将小组成员的战斗力组织起来,学生都非常踊跃,在比赛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解决了存在的难题,收获知识喜悦,教师表扬取得胜利的小组,同时鼓励没有取得成功的小组继续努力,如此,学生将更加期待下次的比赛,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热情,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引导,因为学生比较活跃,针对出现的尴尬,教师要有效协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在学生间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4.及时评价小组的学习效果,适时鼓励
小组讨论后,教师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好地提升了合作学习的效率。采用共同评价的方式,将小组作为评价的单位,小组所有成员符合标准后,获得奖励。
适当的鼓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有效评价学习进度及效果。鼓励学生在其中的表现,采取鼓励措施,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智力和心理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基于学生心理,让学生达到认识和情感的统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也养成了整体意识,小组形成的合作意识和整体荣誉等将会促进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在学生合作意识形成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中,便于小组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让学困生喜欢上学习。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利用优势,弥补缺陷,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合作学习的方式,推动合作学习的发展,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建明. 利用“快乐”“高效”打造小学数学课堂[J]. 学周刊. 2017(05) .
[2] 宋晓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 2016(24) .
[3] 武小文. 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6(11) .
[4] 张德平.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J]. 中华少年.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