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17-05-16 21:44曹娜
求知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皮亚杰信息加工行为主义

曹娜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其过分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内部动机的功效,其常见代表人物包括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学习理论的得出借助于科学的实验。巴普洛夫曾通过“狗听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实验,得出要形成条件反射需要进行多次强化;华生通过“婴儿”实验,同样验证了 外界刺激的作用,但这个实验有悖于伦理;桑代克通过“猫开谜笼”的实验证明了动物的学习要经过多次的失误,并提出了经典的“准备律、联系律及效果律”;斯金纳通过“饿鼠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并提出了强化规律。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大抵可以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我国传统教学极为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主义肯定“题海战术”的功效,但练习的次数并非越多越好,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过度的练习则会适得其反,同样作业量的布置也要恰当。对于强化规律,反应加强化可以增强反应,反应无强化可以减弱反应,反应加惩罚则会压抑反应。所以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强化程序,使学生学会某种行为或控制某种行为的发生,对学生进行奖惩时,尽量多使用正强化而非负强化。同时教师应注意到“重要的刺激发生在反应后,而非反应前”,这给予教学的启示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过程后,给予学生有目的的刺激产生的效果要强于在教学过程实施前给予学生的刺激。教师在获得学生积极的反应之后,要注意用“小步子”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并注意及时强化,最终“自定步调”,降低错误率。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肯定了学生内部条件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注重学生的内部条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皮亚杰非常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皮亚杰主张采用活动方法,活动是可以真正释放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幼儿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活动方法。对于课程和教材问题,皮亚杰主张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对应不同的教材,但不同教材之间还应有相关联系。布鲁纳提倡认知发现的学习理论,甚至认为在学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教给他同样的知识,他主导的教学观点便是“发现学习”,认为教育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探究性学习过程便是发现学习最好的例证:根據现象提出问题,再对问题产生兴趣,经过思考提出假设,查阅资料得出结论,最后分析、验证结论。发现教学极其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其更适合自然学科,而不太适合人文学科,同样,发现教学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提出要求,这便会使发现教学的应用受限。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这里的有意义学习其实质也属于发现学习,认为学生将现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自己之前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正如当代教科书的编写,学生会发现教材内容减少了很多,评价内容却没有相应地减少,中间的差距便是发现学习的施展空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发现的机会,而非“保姆教育”。加涅主要提出的是信息加工理论,他将学生的认知过程用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学生的认知结构。信息加工的具体过程包括主动接受信息、执行控制和信息加工。执行控制是一种认知策略,即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以及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编码等。加涅提出了九段教学步骤,以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刺激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呈现刺激材料,类似于现代教学中的温故知新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引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及时评价行为。认知学习理论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屈 陆,戴钢书.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4-18.

[2]张艳玲.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2).

猜你喜欢
皮亚杰信息加工行为主义
融合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走近皮亚杰
内高新疆班与本地班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差异的思考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探析——基于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视野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