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百草园

2017-05-16 22:37李荣湘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优秀生后进生语文

李荣湘

学习既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成功的过程。回想自己当年做学生时,曾为解出一道数学难题兴奋不已,曾为创作一篇优秀作文沾沾自喜,曾为积累一本厚厚的诗词名句喜欢不已……

今天做了老师,也希望学生体验体验我曾经的快乐。我们那个年代,干完农活、做完作业,捧上一本文学读物美美地阅读,咀嚼着精美的文字,捕捉着离奇的情节,那一种窃喜,那一份幸福,比嗜酒的人畅饮玉露琼浆还要快活。可是现在学生生活的年代变了,娱乐方式变了,电视、电脑、手机、五花八门的书籍、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晃得孩子们眼花缭乱、心浮气躁。如果让孩子们从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世界里走出来,钻进这黑白两色、悄无声息的语文课本或文学名著中,还真有点难。怎样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教师可以尝试构建快乐课堂、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如何构建快乐课堂?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以小组比赛形式,完成字词听写、课文背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现在孩子们竞争、合作意识强,单元字词教学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老师读,学生听写;听写完毕小组互换批阅、打分,算出小组总分,按等级给小组加分。为给本组争荣誉,每个孩子都会认真准备的。这样不但听写的正确率高,掌握快,而且学生也会因为小小的进步或成功获得幸福体验。

背诵课文也可以通过小组比赛形式进行。如背诵《狼》时,我先让小组合作探究文章思路,找出关键句;然后布置背诵,看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背诵。有的优秀生为争第一,全神贯注背诵,十几分钟就背熟了,然后督促后进生背诵;后进生为不给小组拖后腿,就摇头晃脑地瞑着眼使劲背。结果最快的小组仅用二十分钟完成了背诵。小组合作激发出孩子们的激情与潜能,孩子们学得高效又快乐。

二、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们的基础、智力虽然不尽相同,但学习机会是均等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优秀生独霸课堂的局面,为每个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但是有些后进生早就失去了在课堂上大声发言的习惯与能力,要想培养后进生的信心和胆量,老师得一步步地来:开始的时候,先让他们认读生字,背诵简短的段落,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当这些“迟飞的鸟儿”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们不但语文成绩提高了,而且会喜欢上语文课,喜欢上语文老师。

后进生的积极性需要调动,优秀生的兴趣也需点燃。如果一味搞些基础的、低难度的训练,优秀生会倦怠,甚至表现出不屑。这时需要老师搭建一个高一点的台阶,调一调他们的胃口。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我设计这样一个题目:用“读——,我仿佛看到了(嗅到了)——”的句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般套用了书上的原句,如“读第一节,我看到了肥硕的瓜果”。而那些基础好、喜欢挑战的学生,则开动脑筋、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阐释了自己的感悟,如“读第一节,我嗅到了飘香的稻谷,看到了笑裂了嘴的石榴、涨红了脸的苹果,品出了农民伯伯采摘瓜果时的幸福与喜悦。”不管哪一类学生,哪一种回答,我都给予诚恳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动脑和发言的快乐。

三、以课堂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与政、史、地等学科密切相连,与社会、自然密不可分。因此单单学好一本薄薄的课本远远不够。老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到课外学语文。指导学生读中外名著、《文摘》《语文周报》等;指导学生积累广告语、俗语、谚语;指导学生练书法、办手抄报等。为督促学生把各项任务干好,教师必须建立并逐步完善评比奖励机制。比如为提高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精致的卡纸上积累词语、摘抄精彩片段,抒发感悟;并涂涂画画,对页面加以修饰。每周一评比,评出“读书之星”,计入个人量化和小组量化,并在“展示墙”中展出作品。每當孩子们的“作品”被展出时,他们总是纷纷涌到“展示墙”前,一边欣赏一边评论一边赞叹,脸上流露着兴奋,嘴角挂着喜悦,如同农民观赏自己辛勤培育的秧苗,如同渔夫注视刚刚捕捞出的银鱼。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便会渐渐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文学素养才会逐渐提高。

其实让学生爱上学习并不难,喜欢上语文也挺简单。只要我们从繁忙工作中挤出一点点时间,多琢磨琢磨教学方法,多研究研究教学规律,就会创建起学生快乐成长的百草园。

猜你喜欢
优秀生后进生语文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我的语文书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