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7-05-16 03:14王晋予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2期
关键词:紫杉醇骨髓发生率

王晋予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王晋予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归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 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3.75%、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6.25%。其中氟尿嘧啶、替加氟、顺铂、奥沙利铂、足叶乙苷、紫杉醇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发生率较高。结论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及时正确的预防和处理,从而保证药物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所有抗肿瘤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神经损伤、肺功能损伤等[1]。一旦上述不良反应发生,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轻则造成患者的依从性下降,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为探讨分析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并找出干预和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本文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抗肿瘤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将研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抗肿瘤药物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10~83(48.53±3.86)岁,其中0~19岁14例,20~29岁13例,30~39岁14例,40~49岁8例,50~59岁13例,60~69岁9例,70~79岁9例;肿瘤类型:食管癌15例,胃癌15例,卵巢癌14例,乳腺癌13例,肺癌13例,其他10例。纳入患者时依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颁布的6级标准进行评估,仅纳入评价结果为肯定、很可能、可能不良事件关联性评价者,同时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 查询患者住院病历,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编号、入院诊断、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原发肿瘤类型及位置、抗肿瘤药物应用方案及应用时间、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及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等。并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等。

2 结果

2.1 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女性患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男、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2.2 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少,通常需要给予5-HT3受体等给予预防,不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见表2;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临床表现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严重者需要给予升白药物或升血小板药物等,或者减量甚至停用化疗药物,不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见表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3.75%,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四肢麻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预防;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6.25%,主要包括肝功能损伤、发热、皮肤反应、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肺损伤等,根据情况,必要时给予预防或处理。

表1 各年龄段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n(%)

表2 不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表3 不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 n

3 讨论

全球每年约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5%,在我国这一数据上升至20%。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类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复杂、肿瘤繁多、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其中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要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非常困难。目前研究证实,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在用药剂量和耐受性方面,有些药物的个体差异很大,这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影响很大,以常规剂量给药后部分患者可能疗效甚微,而另一部分患者可能已经因为药物剂量过大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2-5]。因此,在保证抗肿瘤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轻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例如,通过基因遗传多态性的检测预测临床疗效,通过一些肿瘤标志物水平测定预测药物疗效等已成为临床个体化给药的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女性患者为 45.00%,男性稍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3.75%、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6.25%。抗肿瘤药物中,氟尿嘧啶、替加氟、顺铂、奥沙利铂、足叶乙苷、紫杉醇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顺铂、奥沙利铂等铂类药物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较重,且发生率高,但骨髓抑制相对较轻,而紫杉醇则相反。这与郑冬雁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经分析发现铂类药物会产生严重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但骨髓抑制相对较轻;紫杉醇产生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产生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这与郑瑜等[5]对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及时正确的预防和处理,从而保证药物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 薛乐刚,乔雪丽.2014—2015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40-144.

[2] 郭佳栋,张雪梅,刘影,等.8种治疗胃癌常用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3):4627-4630.[3] 王传丽,宋春莉,刘恒戈,等.某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6,13(11):49-52.

[4] 郑冬雁,翟淑越,崔冉,等.4120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12(5):291-294.

[5] 郑瑜,朱志伟,郑志伟,等.某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药学,2016,6(5):393-397.

王晋予(1974-),男,学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学专业临床工作。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2.026

R979.1;R730.6

B

1673-5412(2017)02-0163-02

2016-06-23)

猜你喜欢
紫杉醇骨髓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