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平
【摘 要】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识字、阅读、写作等教学活动中,都可以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德育工作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也不可忽视。学生在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學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德育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一、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1)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当代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似乎缺乏感动,表现出来的常常是麻木与冷漠,而且更津津乐道于生活中的黑暗与丑陋。在他们的情绪里,愤怒多于感动。反映到学生作文中,内容多数是批判与揭露,感情多数是诅咒与鞭笞,在文字表达上较为精彩的也往往是这一类作文。要求写作歌颂与赞美的文章,他们常常无从落笔;抒发美好情操的文章,他们也写得言不由衷。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让这种美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从而进行德育教育,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大有帮助。
(2)继承美德,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中学生涉世未深,对人对事往往意气用事。其实,生活即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但宽容、合作等意识较差。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其与人交往中的是非对错,从而发掘写作素材,对形成其正确的处世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3)辩证思考,培养正确的认知观念。如前文所述,学生的幼稚与单纯,导致他们在认识事物时,非对即错,非此即彼。在写作教学中,就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身边的一切,凡事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看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这些均可通过在学生发掘素材、形成文章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
二、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环节
(1)在作文命题中育人。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我的妈妈》、《我敬佩的一个人》等。例如结合课外活动命题:《我是绿色小天使》。还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命题。例如“五一”劳动节前后命题:《我是劳动小能手》。庆祝建国活动,五四运动,中秋节,元旦等,组织学生进行征文比赛,进行回顾,展望,畅谈,展览,庆祝活动,以此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先辈,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2)在作文指导中育人。大千世界,万花筒般的社会现象每天都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新也有旧、有是也有非、有善也有恶。如何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例如,在一次续写作文指导课上,题目为《妈妈的生日》。文章的起因是:刘明的妈妈是一位优秀教师,今天是她50岁的生日。根据提供的起因,要求续写生日的经过和结果,合理想象刘明的妈妈是怎样过生日的。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该大摆酒席,请亲朋好友热闹一番。有的说,刘明的妈妈是优秀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也许不会想到如何过生日。有的说,生日不会忘记,可她是一名优秀教师,生活一定很俭朴,所以过生日会很简单。由于学生看法不一,老师针对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按照“刘明的妈妈是优秀教师”这句话展开合理想象,肯定了刘明妈妈生日过得简单和关心学生忘记自己的生日的想象是合理的,而大摆酒席请客收礼不合乎优秀教师行为。经过启发,学生对“生日热闹”作了修改,认为热闹不应该是铺张浪费。
(3)在作文批改中育人。学生从学词造句到缀段成篇,正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得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教师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积极加以引导。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注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积极有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认识是否正确。记得一个学生在《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这篇文章中,写到这样一段话:
“那天课间,教师里寂静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订正刚发下来的数学试卷中做错的题目。我因为得了100分,便随手把试卷放在课桌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格林童话》。正看得入神的时候,同桌,一个学习特别笨的同学用胳膊碰碰我,轻声说:“借我用一下。”说完,就伸手要拿我的试卷……”
这篇作文的思想内容上暴露出一个问题——对同学不够尊重,有骄傲自满情绪。在批改作文时,我找到这个学生,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本来他学习就特别笨嘛。经过耐心教育,这个学生把文章中的“学习特别笨的同学”改为“×××同学”,并对有些内容和提法也作了相应的修改。由此可见,改文必须注意育人。作文的批改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总结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学生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将以广阔的空间,丰富的活动,唤起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以使学生的道德生命获得自由生长。我们通过美育的方式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教育,这种德育途径比较间接、含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