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中职教育,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关键词】中职教育;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营造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平等交流。对学生来说,和老师相处的情况常常会影响他的整个学校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的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现实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不少学生会因老师的误解而焦虑,因老师的冷漠而受伤,因老师的粗暴而消极。一个善于倾听学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会是学生一生的指路明灯。相反,也许老师不当言行就会成为学生一生抹不去的阴影。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与教育质量问题,是一种正相关。也就是说,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施行者,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与时俱进。
一、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谊友
中职生中,很多学生因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不认真,或受家庭、学校、社会中不良言行现象的影响或刺激,心灵受到过伤害,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而且行为习惯也时常表现出不和谐,自暴自弃。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伴演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限于课堂上注入式的教学交流,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途径去了解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课外、日常生活中活动,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语言。在课内、课外,注意把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开展活动,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这样,学生把老师当作他们的大朋友,有了事就会与老师交流沟通。此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然而,很多教师通常都会把眼光聚焦在成绩优秀、行为表现良好学生的身上,他们受到的表扬多。相反,对一些成绩落后、言行不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优点关注少,缺点批评多。其实,每一个学生在心都渴望老师、同学表扬。无论成绩好坏、自尊心低还是强的学生,他们都有怕别人不理不睬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所谓的“落后生”,如果他们做出了成绩不给予肯定,自尊心会受到极大伤害,会耿耿于怀,心理很受挫,想不通。反之,如果老师发现了他的优点,哪怕很小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对他而言,就是大动力,就会激发他们的正能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教师要一碗水端平,不能随意怀疑学生的正能量,这样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其后果就是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关心、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使学生健康发展。我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班上课,邓某同学学习不努力,上课不专心,总爱趴桌子,下课就利用手机上网或玩游戏。但就全班同学而言,他基础相对好些,只要他有听课,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对学习的内容都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有一天下课后,我有意地与他聊天,我说:“你是一个学习基础不错的学生,聪明,反应快,理解能力强。如果上课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课外再根据自己情况和老师的要求去学习,你一定是一个学习优秀甚至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此后,他上课认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懂就问,学习成绩提升很快。在他的带动下,和他一起玩的学生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老师应当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热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热心去发现学生潜在的优点或优势或潜能,并根据各自情况为他们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战胜自我,使这种优势或潜能转化为学生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发展、延伸。
三、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常常是最大者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演“双面人”角色,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就难以信服。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学记》的古训:“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因此,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好,成为学生的榜样。
四、信任学生,做学生的引路人
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相信对方是诚实、可信赖、正直的。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职责。用师者的细心、耐心去开启后进学生的上进心,必须信任他们,多与之交流,循循善诱。师生交流是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如果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就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学生也不能领会到教师对他的良苦用心。在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教师哪怕只是向学生投去一瞥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与学生多交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平等相待,才能建立彼此间的默契,才能取得“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
总之,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身言行开始,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时时刻刻尊重学生;对曾经犯错的学生不猜疑,正面引导不放弃,偶犯错误多宽容,点滴进步大表扬;学生诉说耐心听,解决矛盾用公心。这样,不仅有助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玉华.《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年第6期.
[2]李勤.《探索、建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生“爱”的教育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
[3]张海霞.《创设情境,优化课堂》.福建教育,2013年第29期.
[4]陈平.《针对学生心理,彰显职教特色》.福建教育,2013年第38期.
作者简介:
高茂良,男,高级讲师,主要研究范围为职业与成人教育,先后在CN刊物发表论文十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