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05-15 23:42王真雨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王真雨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体育课的课时随着新课改的变化也在增加,因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中学一线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带头羊,他们应该首当其冲挣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的优质人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有效教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当前中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体育课能帮助中学生提高身心健康,减少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和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度提高,中学体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关心。当前存在某些中学体育教师仅仅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为教学目的,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心理状态,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与体育教学目的相悖。因此,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体育教师要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积极探索课堂有效的途径,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出优秀的接班人和继承者。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有效教学理论属于教育学范畴。从字面来解读,有效教学即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评判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到真知识,而不是教师授课的好坏。只有课程有效率,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各阶段的指标和任务。有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并将这些兴趣延伸到课下活动,感受体育带来的无限乐趣,而不是一听到体育课就愁眉苦脸,详尽各种理由推脱掉体育课。

二、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中学体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大都是秉着“成绩第一”的原则,忽略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学生的体育意识薄弱,没有将体育作为一门科目进行学习和研读,这样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尽管新课改将体育纳入中考成绩,但未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师的这一脱轨思想。更严重的是,一些语文数学这些科目的教师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授课,而体育教师乐的悠闲。待中考体育接近考试的时候,体育教师开始给学生进行猛烈的训练,政策落实比较晚的地区放水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做法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有些体育教师美其名曰体育教学比较简单,这样省出时间可以让学生多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中考成绩的提高。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新课改的要求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学的体育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从小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很多学生求之不得的。教师在讲授体育内容时要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中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融入到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竞技运动或“封闭式”教学管理已经与时代脱轨,经常出现“教师教学难、学生上课难”的局面。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将体育知识和体育场景与实际生活情境性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莫名的产生亲切感,教师讲授内容同时要尽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挂勾,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要適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教学方法单一化遏制学生个性化和独立性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决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更改,如患有某些疾病的学生,要选择智力型的游戏,如五子棋、围棋或象棋等益智游戏;对团队意识较弱的学生,安排学生打篮球、踢足球等集体性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若教师不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不足和缺点很难改正,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1)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在进行体育授课前,体育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体育场地是否允许等,在充足的准备工作下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多样化、灵活性,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要求。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态各种各样,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为学生安排一些减压的运动,使学习和娱乐松弛有度,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更加有效率的学习。教师通过认真仔细观察找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爱好类似的学生分到一组,针对性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属于不擅长的游戏也要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确保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而不再是形式化、单一化。

(2)加强体育教学和生活的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生活化,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课程气氛低落,体育活动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和憧憬发生巨大变化。有的学生将体育课视为放松课,有的学生直接请假在宿舍里面待着,对体育课的兴趣尽失。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体育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将体育知识融入到生活,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应付中考考试。例如教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爬山,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将体育回归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体育资源,将体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体育不止在课堂上,同时也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运动无处不在,运动使生活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体育,时时刻刻锻炼自身。

(3)教学模式创新化。有些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易于教学的组织,还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很难有成效。因此创新是现代课堂所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如果教师不进行教学创新,学生就会感到体育课堂枯燥乏味。一般情况下,体育课是将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一起进行活动,即典型的“拉网捕鱼”,这样成效不明显。比如在进行教学知识的讲授,可以创新性地将知识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将教学模式创新化、特色化。例如适合汉族学校开展的项目有:“踢毽抽陀螺滚铁环”等,各少数民族有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喜爱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开展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

(4)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古语深刻的阐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交流机会越多,彼此之间的熟悉度就会越大。在体育教学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障碍就会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关心更实用化,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会提升,从而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就会明显提高。在课堂表现,不管学生的表现力如何,教师应该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对不足点要进行指导。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关爱,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主动与学生的互动,将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运动的合作者、主导者而不是被实施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帮助学生转变对体育运动劳累的看法,正确的认识体育运动。充分利用学生和教师良好的人际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飞跃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卓锋.论体育教学目标有效性特征[J].体育教学,2011(4):11-12.

[2]孙福从.新课程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7(2):77-78.

[3]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5(13):58-59.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