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英莎++王淑娟
摘 要: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化学学科实行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善于利用化学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创设课堂情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注重信息素养培育、关注身边的化学以及加强学科渗透等途径,不断改进化学教学,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好准备。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必然需要具有独立人格与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意识以及探究欲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即学生既要掌握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应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注重基于情感领域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意志。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切实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广大初中化学教师而言是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一、善于利用化学史资源
科学教育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基于“科学历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HPS)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也正走向中学课堂。将HPS的相关内容融入科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元素周期律时,就可以将门捷列夫发现周期律的过程贯穿到教学之中。1860年,门捷列夫为了能够探寻到元素周期律,对每一种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及相关数据展开了搜集,发现一些元素尽管自身存在特性,但是与其他元素也会存在共性。门捷列夫将元素排列组合,发现了元素化学的规律性,并于1869年将其所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整理后发表,为化学元素研究和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能够让学生明确分类总结的重要性,也会让他们被门捷列夫执着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总结归纳自己的所学,夯实并不断强化其知识,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同时还是创新的精神动力。初中生兴趣广泛,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接触化学开始就注重对其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其求知意识,并且能够做到因势利导,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转换为乐趣进而使之成为志趣,确保学生对化学学习保持经久不衰的探究欲望和动力。
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氛围的营造,即创造自然平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增长知识。这就需要加强师生的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师讲生听,而是各抒己见、提倡对话、鼓励质疑,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广泛的谈论和进行适当的扩展。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上课拘谨的问题,还能够激发其兴趣,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将其创新意识培养出来,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创设课堂情境
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课堂情境无疑是最重要的。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通过设问、释疑、推理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新课程改革中的化学教学,既要能够使学生收获知识,还应当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手段。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围绕如何能够提高学生能力这一目标展开,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去做、放心尝试,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更全面、灵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练习,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以及独创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机会,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造力,保持探索精神。
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步时期,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化学作为实验学科,通过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其化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还应当强化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实验习惯。
首先,增强实验探究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大部分都是验证性的,在具体实验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当基于探究过程,从实验中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另一方面,应当注重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验。初中生思维活跃,对身边的事情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书本中的化学知识解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设计与学生生活或者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验内容。例如,对于“CO2溶于水”这一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举发生在生活中的CO2溶于水的例子,并描述现象。教师也可以举例说明,如打开一瓶可乐,学生通过透明瓶体能够观察到大量气体(CO2)逸出。教师可以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水后从集气瓶抽取一定量的CO2,通过活塞的运动对CO2溶于水的实验作出直观的观察。为增加印象,学生也可以自行操作。
最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诸多危险性实验,并且很多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在初中学校的实验条件并不具备,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展示这些实验。
五、注重信息素养培育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内容丰富、渠道多样、传播迅捷、更新飞速,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一旦学生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则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文化,而这也必将推动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了空气保护的内容,这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并且也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由于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学生们获得此类信息更为容易,收集起来也比较方便,这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要求学生从“空气污染物质”“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空气污染物来源”“空气保护措施”等诸多方面查找信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请学生就收集信息的渠道、过程、内容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学习如何收集和处理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增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也将产生飞跃,不再局限于书本,这也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為广阔的空间。
六、关注身边的化学
化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教育学生认识到衣料的印染、农作物的丰收、建筑材料的制成、燃料的提炼等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时才会更有动力。
例如,在向学生们讲“煤和石油”这一课程内容时,学生们了解到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是人类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物质。但这些矿质资源的储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消耗而越来越少,并且其消耗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问:“你认为在未来时代中最为理想的能源会是什么?”“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将如何开发新的能源?”学生们对此会给出很多种答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答出标准答案,而是要给予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激发其创新的愿望和热情。
七、加强学科渗透
加强化学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积极地培养学生喜欢质疑、敢于创新、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例如,学习氧气能供给呼吸时,可结合生物学科中呼吸的意义: “有机物(储藏能量) +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为什么说呼吸属于化学变化? ②在呼吸过程中氧气有哪些重要作用? ③为什么说人体每天排泄的水量会比饮入的水量多?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回答,不但掌握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并且还使学生了解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能促进排泄的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重要。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意志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探索,这也是教育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刘学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2]李建丽.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0.
[3]朱丽芳.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3):127.
[4]周秋云.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2):46.
[5]姜素芳.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5(19).
[6]宋淑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0).
[7]宋淑贤.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75.
[8]孙 洪.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12(6):152.
[9]叶素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贺州学院学报,2005,21(2):83-85.
[10]金丽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成功(教育),2008(4):120.
[11]金 辉.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思考[J].华章,2009(19).
[12]姜 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