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新均
摘 要:民办高校要想走出办学层次低、特色不明显的困境,需要在民办高校引入私营企业的二次创业理论,二次创业理论能否推动民办高校进行二次创业和需要扫除哪些障碍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二次创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民办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截至2015年5月21日,根据教育部权威统计,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2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28%,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公办高校和国外私立大学相比,我国的民办高校办学层次较低、规模较小,特色不够明显。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民办高校仅仅解决了本校的生存问题,面对高校从外部竞争转向内部竞争的现状,民办高校想要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须开展二次创业。
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的实质就是指经过初次创业期的民办高校在其生命周期发展的顶峰进行二次革命,目的是运用初创期形成的资本、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流程再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基本摆脱了原来低层次的生源竞争,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也有了一定改善,民办高校彼此间的竞争已经从生存竞争转为发展竞争,即要解决好如何发展得更好、使核心竞争力更加突出的问题,而公办高校也将逐步成为民办高校的竞争对手。
1.特色不明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民办高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有特色,灵活的办学体制、特色的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的宣传主题。当年,湖南某民办高校“外语+专业+技能+创业素质”的口号曾响彻三湘大地,吸引了大批学子就读。事实上,各民办高校也都进行了特色定位,但提出的特色都是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和弹性学制等,这基本已经是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办学的共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不这样做,就会退出市场,无所谓特色可言。
2.特色办学内容空洞
每所民办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但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没有落实,仅仅是成为一句招生的口号。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可操作的实践条件,为了吸引生源,很多民办高校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很高,“高水平”“国际化”“综合型”都是经常出现的字眼,但缺乏实际可配套的措施和投入,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能力差、就业率低、社会认可度低,民办高校的品牌美誉度也会受损。
3.创业激情消退
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在度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后,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会出现创业激情消退、安于现状的行为和心态。创办者的心态也必将影响到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也会逐步消退。整个学校将陷入一个原地踏步的状态,最终逐渐衰弱而被淘汰。
二、二次创业理论的内涵
“二次创业”口号是1989年由北京四通集团首次提出来的,随后在中国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中掀起了一股二次创业的浪潮。1996年深圳经济特区也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并制定了实施战略。
1.二次创业的含义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这就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由产生到消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一个事物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必然会遵循这一规律直至消亡。因此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进行根本性改变,则能在事物原有的基础上改变发展轨迹,延长事物的存续期,这就是二次创业的理论基础。二次创业是一次革命而不是一种改革,是对初次创业成果的一次否定。创业者在初次创业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让企业生存下来了,规模扩大了。但要将企业做强,塑造品牌,就必须摒弃原有的思维和管理体制,重构企业流程和管理体制,这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但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经过程。
2.二次创业与初次创业的区别
二次创业源自初次创业的基础,但二次创业与初次创业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自身条件和目标。首先,二次创业理论的提出就是因为企业发展的背景发生了改变,对于这种背景的改变,初创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个体间的认识程度会产生很大偏差。大部分初创者在提出二次创业的时候认为企业的发展背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只有少部分初创者意识到二次创业和初次创业的企业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认识也是二次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其次,二次创业与初次创业时企业的自身条件也发生了改變,初创时一穷二白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初创期的蛮干、非理性行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激情,但当企业壮大后,这种行为也可能是失败的根源。最后,二次创业的目标与初次创业也截然不同:初次创业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二次创业需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还要解决如何塑造品牌、提高品牌美誉度、形成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等问题,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理论的适应性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形成较大规模,但初期的野蛮发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因此引入二次创业理论来指导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条有效的路径。
1.明确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的身份问题
将二次创业理论引入民办高校求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民办高校的身份问题。二次创业理论的提出首次出现在民营企业领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定义为公益性事业,民办高校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适应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是否适应民办高校好像成为一大问题。但事实上,从民营企业和民办高校的出资方来看,都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没有花费国家财政性资金;从民营企业与民办高校的经营来看,都是自负盈亏,没有国家兜底;从民营企业和民办高校员工的身份来看,都属于企业职工,而非国家公职人员;从民营企业和民办高校的管理结构来看,都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主管人员负责制;从民办高校本身提供的服务来看,学生是教育服务的购买方,民办高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方,也就是说,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是顾客,学生与民办高校之间形成了一种供需关系。因此,实质上民办高校和民营企业没有根本性的区别,适应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理论同样适用民办高校。
2.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的必要性
创业难,守业更难。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极扩张和发展后,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取得较好的发展成绩,但在壮大规模的同时,其办学特色和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国内很多民办高校举办者都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过去的成功依靠的是市场需求,搭的是高校扩招的顺风车;在过去的发展中,也许仅靠一个时髦的专业名称就可以吸引生源;但现在,用人单位和学生都不再仅仅看一个专业名称,而更加看重的是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因此,民办高校的二次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3.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的影响因素
(1)在自我否定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二次创业首先凭的是勇气,二次创业的特性决定了民办高校二次创业应该在发展最好的时期进行。在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规模稳定、管理成熟的民办高校开展新的尝试,需要创办者具有大无畏的否定精神,能清醒地认识到二次创业与一次创业的背景、自身条件、目标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敢于抛弃原有的成功经验,迎接再一次新生的阵痛。
(2)没有放弃短期利益的勇气。由于没有国家财政的扶持,民办高校的生源就意味着财源,因此,为了有较好的财务状况,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成为“全能型高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国家统招、自学考试、技校、培训中心等同时并存。但一个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摊子太大,教學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难度就越大。开展二次创业着眼的是长期利益,需要集中资源和精力塑造品牌,办出特色,势必要有放弃短期利益的勇气。
(3)没有敢于放权的魄力。在初次创业期间,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在民办高校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决策时间短,执行力度大,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好一件事情。但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家族制就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二次创业就需要民办高校的创业者们敢于放权,将民办高校的管理权交给更加专业的人员来执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4)拓宽融资渠道的决心不大。在民办高校的初创期,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由个人或者家庭出资,这一方面保证了初创期间资金的来源;但投资方的单一性也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和资源的整合。民办高校二次创业的过程需要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加大民办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与地方政府或社会机构的合作,争取财政资助和信誉贷款,走民办公助之路;以教育股份制的形式广泛募集资金;以企业为依托,开拓产与学相结合的实践路径;吸引海外资金,尝试中外合作办学;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强强、强弱联合,寻求学校发展的新途径。
民办高校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可以照搬的模式,生存下来是基础,生存得更好是目标,通过二次创业,可以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办出自己的特色,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宝山,李虹霖,马鸿佳.我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理论范畴研究[J].特区经济,2005(1):86.
[2]别敦荣.论民办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37.
[3]杨树青,张建彬. 我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8.
[4]陈云棠,郑 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办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5):23.
[5]周海涛,刘 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基于近十年全国民办高校数据统计与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