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琪
【摘要】阐述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纸式微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从现状判断传统报纸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证明传统报纸不会消亡。
【关键词】纸媒将死;整合资源;融合
报纸,是人们新闻活动最开始的载体,它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传统报纸的发行量、广告量等都持续下降。传统媒体在不停裁员的同时,传统媒体人也屡次出现离职或改行的现象。更有许多报纸宣布停刊休刊,如《费城问询报》、《德国金融时报》等。传统报纸在新科技新时代新媒体的冲击下走入寒冬,“纸媒将死”的言论不绝于缕。
对于“纸媒将死”的原因,不外乎其外因和内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兴起,新媒体行业的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并且不断发展创新,各种传播平台,播放终端,使用可视可听的形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传播速度,霸占了人们的眼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其次,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处于快消费的社会环境,方便快捷有趣味性的新媒体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的首选。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冲击下,报纸自身的局限性更加凸显无遗。论其时效性,它无法与网络相提并论,无法让信息瞬间传播,它还要经过记者的采集,编辑,审阅,排版,印刷,发行等许多耗时的程序才能来到人们的手上。论其趣味性,它不如新媒体有趣,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接受,可以体验更加生动的视频和声音,还可以参与到新闻中去,看网友们的评论,各路观点的碰撞,是报纸无法带给人们体验的。而这些报纸不能提供的,一台智能手机便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
如此看来,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较量之中,传统媒体似乎必死无疑。然而,上文提出的报纸自身的局限性,换个角度来讲,却又不失为其优势,而且是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只要新媒体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报纸,那么报纸也就不会那么容易消亡。反之,如果纸媒特有的这些优势被纸媒自己给抛弃,那纸媒才会真正的消亡。真实是新闻的底线。新闻报道应以真实性准确性原则不动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网络平台的信息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质疑,很多新闻网站为了吸引人眼球,肆意夸大标题,与新闻内容脱节,忘却了“寻求事实,而且报道事实”这样的训诫。
也因为法律监管的缺少,新媒体还没有像传统媒体——报纸这样有成熟而完善的体制,对事实进行编辑和真伪的甄别。而报纸因其制作的特殊性,印刷出来之后不可二次修改且有易于保存收藏的特点,在真实性和准确性方面会比新媒体更小心谨慎。时至今日,纸媒的发展已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报纸的编辑把关流程也让报纸有可能比较好地筛选信息来源,在阅读受众的心目中具有相当信任性和依赖性,笔者认为这是报纸得以和新媒体竞争的优势之一,新媒体并不是一家独大的。在新媒体冲击的环境下,对纸媒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报纸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把新闻的权威性紧紧攥牢在自己的手上。“问题不仅仅是介质的变化那么简单。在我看来,纸媒真正的危机或者说首要的危机,是内容危机,即内容缺少价值、没有吸引力,因此,用户变得不需要纸媒”。所以,能让纸媒消亡的从来不是新媒体,或者以后科技发展下的其他产物,而是纸媒自己。“人类的传播史一再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正如上文提到的,报纸的时效性滞后,需要经过多次程序才能来到人们手中;报纸没有太大的开放性,人们不能随意评论。但正因为有如此多的程序关卡,相对封闭的舆论环境,以及其背后专业的新闻队伍,才可以保证报纸上信息的真实、严谨和权威。正因为新媒体信息更新流动太快,所以注定新媒体信息无法深入消息,只能蜻蜓点水般掠过。而这时候报纸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深入后续的报道调查,深度严谨的新闻评论,这是报纸可以带给人们的体验。
面对新媒体强大的冲击,纸媒尽管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依旧日渐式微,这点是可以肯定的。然而传统报纸也并没有束手待毙。于是我们现在能随处可见微博上出现了《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官方微博,一些流媒体平台如秒拍上也能见其身影。从这些可以看出,传统纸媒正在积极的改变自己,与新媒体融合。正如几年前,当《华盛顿邮报》被贝索斯收购后,外界唏嘘,业界哀悼,“纸媒将死”似乎就在眼前。然而几年后的《华盛顿邮报》,以高达6690万,击败《纽约时报》(6580万)的访问量在互联网上华丽归来,同比增长近59%。
就好比电影院,制作好的电影相当于“内容”,电影院是“媒介中间人”。电影院是最先出现的,随着后面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影不仅仅只卖给电影院,还卖给电视台,制作成光盘售卖等等……电影院并没有因为数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消失,而是和这些新兴渠道一起共同生存。
以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给传统纸媒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一改过去报媒的劣势,人们可以在智能手机、电脑等多个便携设备上获取信息,做到随时随地地浏览,时效性大大增强。美国的《纽约时报》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他们在报业不景气的大潮中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把危机转化为转机。在新媒体这个领域中,纽约时报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移动体验,不仅仅是提供不同的主题的新闻,而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比如房地产。在移动客户端中,《纽约时报》都有一个关于房屋中介的区域,房屋的买卖方可以通过《纽约时报》的移动终端进行交易。
他们清楚的了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在移动终端,许多新闻、评论都是一扫而过,报纸则强调深度阅读,所以他们会把报纸做得更加精细,使其更有美感和艺术性。
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取新媒体之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其运营模式,利用网络选题与受众交流,改革报道方式和内容,继续维护自身的权威性,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内在灵魂还是自己的,真实严谨而权威。据2003年世界报协会公布显示,新媒体冲击下的许多纸媒的发行量都在稳步上升,电子版拉动了实体报纸的发行量。这有力的驳斥了“纸媒将死”论。除此之外,传统报纸利用其自身优势,将逐渐趋于小众化、专业化,深度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受众群。在变革融合后的纸媒,这样一种新形式的报纸,在不断变革创新之下只会越走越远,而不会消亡。
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说过,媒介是身体的延伸。报纸作为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媒介来说,是很难消亡的。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之中,传统报纸并没有被吞噬,只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是挑战,也是机遇。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在改革之下互补前行,实现长期共存。
【參考文献】
[1] 杨秋明. 纸媒不老,变革前行[N]. 中国经营报, 2014(1).
[2] 苏兴秋. 报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M]. 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1-11.
[3] 中马清福. 报业的活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5-96.
[4] ﹝美﹞菲利普·迈耶. 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