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7-05-13 12:33张青松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行为习惯

张青松

摘要: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时期至初中时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

关键词:行为习惯;教育原则;教育途径

中华上下五千的悠久历史,德育在教育当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是连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经丧失,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多年里养成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说教或者树立典型的方式,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品德教育,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做到的,重点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养成积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注重养成教育需要从小做起、从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的众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纪律,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班级学习环境的好坏都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明确的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的让学生认识到上课期间,不能在班级内高声喧哗,和同学要友好相处,不能谩骂、侮辱同学,在校期间不能打架斗殴、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财物,不在墙上、座椅上乱写乱画,如果学生发生违纪行为,老师需要及时进行批评指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其他同学带来的影响,由此使学生能够自觉的遵守纪律,创建文明的班级环境。

二、一点一滴,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生课堂内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小到上课时的坐姿,大到课程学习的方法,都需要将行为习惯贯穿于整个的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作为认真听课的标准,学生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做出登记,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听课的良好习惯。其次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重做作为首要的措施,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方法。例如:对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因为马虎出错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作业表现登记表,因为粗心做错一次题目就登记一个“小马虎”总结一下一天能有多少个“小马虎”的出现,久而久之就养成学生细心检查的习惯,学习成绩也能够得到提升。

三、加强锻炼,以身作则,提高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学会自食其力,可以适当开展为父母捶背、做家务等实践教育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了解父母的辛苦,也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并且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关心他人。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规范自身行为准则,提高自主能力,在明白父母的艰辛之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这样的实践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树立,对提高学成成绩也产生了很大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老师和家长接触,老师和家长的行为起到了表率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述英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习英雄们的可贵品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虽然说身教重于言传是老师们都懂的东西,但是懂并不代表着一定能够做到,假如老师本身抽烟,还教育学生抽烟如何不好;或者讲粗话,批评学生不懂礼貌,那么这个老师会成为学生不好的榜样,教育学生也不能够得到信服。因此在学校期间,老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工整的字迹和物品摆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规整的摆放,许多人都会发现,老师的字体工整或者潦草那么所带出的学生也會同老师一样。所以良好的榜样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通过家长配合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长辈对孩子都是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大多数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千方百计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无休止的溺爱孩子,久而久之会养成孩子霸道、自私、不辨是非等缺点,甚至这些缺点致使学生在学校当中不能够和同学好好相处,经常犯错误。普遍还存在的现象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孩子的坏习惯,比如老人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导致孩子乱花钱、不知节俭等现象。家长也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犯错只会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批评,甚至是动手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成为阻碍。所以家长与学校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共同监督十分必要。

学生在学校期间有老师进行监督,在家庭生活当中也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学校需要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学校通过进行家访、开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家长以自己为榜样,通过良好的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貌的行为影响孩子。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微信这种应用广泛的沟通方式加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布置作业,还是需要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日常表现,都可以通过微信联系,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这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当中,都可以做到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管,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结束语

养成教育是教学进行德育和智育的重要保证。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在求学过程当中还是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具备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可以让我们获益匪浅,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坚实的基础;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行为习惯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民汉合宿下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析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