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性双音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

2017-05-13 07:49张涛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省略现代汉语

摘 要: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里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这突出体现了汉语整体思维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停留在这种宏观的认识上,对其内部语义组合情况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省略性双音复合词进行语义完型,进而用词组的层次划分法和向心离心分析法来研究其内部的语义组织关系以及和语义转喻的某些内在联系。

关键词:现代汉语 双音复合词 省略 内部语义关系

汉语是一种善于使用省略进行意义表达的语言,陈望道(1979)把省略当作一种修辞格①,他这样论述省略:“话中把可以省略的语句省略了的,名叫省略辞。……凡属可以省略的简直不写,如绘画上的略写法,或虽写只以一二语了之,如唐彪所谓‘省笔,这是积极地省略。”把句子中的省略和绘画中的省笔相类比,突出省略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而省略在复合词中的作用也非常大。我们知道,事物的复杂常常用一两个字说不清,人们对一个概念的概括常常需要以简短的语言来表述,这时,就需要取最突出的两个或几个点进行省略性的连接。汉语里双音节复合词最多,所以,往往一些复杂的意义浓缩在两个字的语义连接里。这样的省略概括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复合词的凝固,所以又叫“词化”。

一、省略性双音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分析

省略性复合词内部语义有语素义和省略义,它们同是这类复合词的语义组成成分。依据复合词内部语义成分和复合词的关系以及相互关系,我们还可以将复合词内部语义分为主体义、直接修饰义、间接修饰义、联合主体义、联合修饰义、联合间接修饰义和词汇修饰义。

(一)主体义

指由语素义直接构建的词义的全部或一部分中的两个中心点。中心点是根据语义成分在结构中的语法地位而判定的,如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里的“中”,动宾结构里的“动”,动补结构里的“动”,名补结构里的“名”,介宾结构里的“宾”,陈述结构里的“谓”,使成结构里的前动素,而联合结构里的两个成分同为中心点。

1.语素义是主体义

“靶场”,语义完型为:(打)靶的场地。后语素“场”为主体义。

“冲顶2”,语义完型为:(登山中)(临近)顶峰奋力攀登。前语素“冲”为主体义。

“抬盒”,語义完型为:(旧时赠送礼品时)(由两人)抬的(大)(木)盒。前后语素都为主体义。

2.省略义是主体义

“白班”,语义完型为:白(天)的工作班次。省略义“天”是前语素修饰的主体义。

“点字”,语义完型为:(由)(纸上鼓起的)点子(组成的)(盲)字。省略义“组成的”是前主体义。

“江东”,语义完型为:长江(芜湖到南京段)的东(南)(岸)。省略义“芜湖到南京段”和“岸”分别是前后主体义。

(二)直接修饰义

指直接修饰主体义的语义成分。

1.语素义是直接修饰义

“报务”,语义完型为:(收发)(电)报的业务。前语素“报”在动宾结构“收发报”中是直接修饰义。

“充军”,语义完型为:(古代)(把犯人解到边远地方)充备军队(役务)。后语素“军”是后主体义“役务”的直接修饰义。

“门神”,语义完型为:(旧俗)门上(贴)的神(像)。前语素“门”是主体义“贴”的直接修饰义,后语素“神”是主体义“像”的直接修饰义。

2.省略义是直接修饰义

“碑帖”,语义完型为:碑(刻)(书法)的(拓印)本。省略义“拓印”是后主体义“本”的直接修饰义。

“电刀”,语义完型为:(止血用的)(刀锋)(放)电的(手术)刀。省略义“手术”和“止血用的”都是主体义“刀”的直接修饰义,省略义“刀锋”在陈述结构“刀锋放电”中是直接修饰义。

“儒生”,语义完型为:(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省略义“学说”在动宾结构“遵从儒家学说”中是主体义“遵从”的直接修饰义,同时又受语义成分“儒家”的修饰。

(三)间接修饰义

指直接或间接修饰直接修饰义的语义成分。

1.语素义是间接修饰义

“兵书”,语义完型为:(讲)兵(法)的书。语素义“兵”直接修饰语义成分“法”,而“法”是主体义“讲”的直接修饰义,所以,语素义“兵”是主体义“讲”的间接修饰义。

“出九”,语义完型为:出(数)九(的日子)。语素义“九”是主体义“日子”的间接修饰义。

“霜冻”,语义完型为:(土壤表面植株附近的气温)(迅速下降到)霜(点)(或以下)(而使植株)(受到)冻害。前语素“霜”间接修饰前主体义“下降”,后语素“冻害”间接修饰后主体义“使”。

2.省略义是间接修饰义

“伞兵”,语义完型为:(用)(降落)伞(着陆的)(空降)兵。省略义“降落”间接修饰主体义“着陆”。

“糖人”,语义完型为:(用)(稀释的)(麦芽)糖(吹成)的人物(鸟兽)。省略义“麦芽”间接修饰直接修饰义“用”,省略义“稀释的”也间接修饰直接修饰义“用”,都是间接修饰义。

“监本”,语义完型为:(历代)(国子)监(刻印)的书。省略义“国子”间接修饰主体义“刻印”,省略义“历代”间接修饰直接修饰义“监”,都是间接修饰义。

(四)联合主体义

指和其他语义成分形成联合结构,共同构成主体义的语义成分。

语素义为联合主体义与省略义为联合主体义总是同时出现。如:

“柴草”,语义完型为:(做)柴的草(木)。语素义“草”和省略义“木”同为联合主体义。

“跳月”,语义完型为:(苗、彝等族青年的一种娱乐活动)(节日里)(男女青年)(在野外)月(光下)(歌)舞。语素义“舞”和省略义“歌”同为联合主体义。

“并骨”,语义完型为:(夫妻)合(葬)(尸)骨。语素义“尸”和省略义“骨”同为联合主体义。

(五)联合直接修饰义

指和其他语义成分形成联合结构,共同构成直接修饰义的语义成分。

语素义为联合直接修饰义与省略义为联合直接修饰义总是同时出现。如:

“茶点”,语义完型为:(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会。语素义“茶”和省略义“点”同为联合直接修饰义。

“火枪”,语义完型为:(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语素义“火药”和省略义“铁砂”同为联合直接修饰义。

“青铜”,语义完型为:青色的铜(锡等)(的合金)。语素义“铜”和省略义“锡等”同为联合直接修饰义。

(六)联合间接修饰义

指和其他语义成分形成联合结构,共同构成间接修饰义的语义成分。

语素义为联合间接修饰义与省略义为联合间接修饰义总是同时出现。如:

“牛虻”,语义完型为:(雌的)(吸食)牛(马等家畜)(或人)(的血液)的虻。语素义“牛”和省略义“马等家畜”“人”同为主体义“吸食”的联合间接修饰义。

“戏院”,语义完型为:(供)(演出)戏剧(歌舞、曲艺等)的场所。语素义“戏剧”和省略义“歌舞、曲艺等”同为联合间接修饰义。

“银匠”,语义完型为:(制造)(金)银(器物)的工匠。语素义“银”和省略义“金”同为主体义“制造”的联合间接修饰义。

(七)词汇修饰义

指由语素义连缀相应的省略义形成的语义块之外的补充语义成分。只有省略义有词汇修饰义。如:

“北极”,语义完型为:(地球的)北(磁)极。省略义“地球的”是词汇修饰义。

“离解”,语义完型为:(在可逆反应中)(分子)分解(为较简单的分子)。省略义“在可逆反应中”“分子”和“为较简单的分子”都是词汇修饰义。

“面茶”,语义完型为:(糜子)面(等)(加水煮成)的糊状食品,(吃时加麻酱、椒盐等)。省略义“吃时加麻酱、椒盐等”是词汇修饰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了联合意义外,语素义和省略义之间主要是相互的修饰和被修饰关系,有直接和间接的区别。而语素义和省略义之间的直接修饰关系和词汇修饰义,都可能造成语素义和词义通过转喻向前引申发展。

二、省略性双音复合词中的语素义研究

吕叔湘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是显示,一部分是暗示,有点儿像打仗,占据一点,控制一片。”②在复合词里,点对面的控制体现为语素义对词义的映带,而语素义对词义是如何映带的,学界至今还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下文依照上一部分提出的省略性复合词内的语义成分分类法对其中语素义进行组合分类研究。

(一)主体义+主体义

有4648例。如:

“对词”,语义完型为:(演员)(在排练时)对(台)词。

“铜钱”,语义完型为:(古代)铜(质)(辅)币,(圆形)(方孔)。

“全托”,语义完型为:(把幼儿)全部托付(给幼儿园)(昼夜照管)(只在节假日接回家)。

(二)主体义+直接修饰义

有2880例。如:

“報童”,语义完型为:(在街头)(卖)报的儿童。

“年轮”,语义完型为:(木本植物的主干断面)(按)年(显出的)(数量基本相当)的环形纹理。

“兽环”,语义完型为:(旧式大门上装的)(用铜或铁制成的)兽(头)和环子(敲门或锁门时用)。

(三)主体义+间接修饰义

有938例。如:

“茶炉”,语义完型为:(烧)茶(水)的炉子。

“井喷”,语义完型为:(油气)井(地下的油气)(突然大量)喷出。

“脉枕”,语义完型为:(中医)(诊)脉(时)(垫在患者手腕下的)(小)枕头。

(四)主体义+联合主体义

有113例。如:

“触手”,语义完型为:(低等动物)(用来)感觉(和捕食)的手状器官。

“封火”,语义完型为:封(压)(炉)火(使不旺)。

“晕车”,语义完型为:(在)(运行的)车中头晕(呕吐)。

(五)主体义+联合直接修饰义

有92例。如:

“酒馆”,语义完型为:(卖)酒(和下酒菜)的铺子。

“耦合”,语义完型为:(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以上)(的体系)(通过相互作用而)联合起来。

“火枪”,语义完型为:(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

(六)直接修饰义+直接修饰义

有36例。如:

“步兵”,语义完型为:步行(作战)的兵(种)。

“毛豆”,语义完型为:(外皮)(多)毛的(大)豆(嫩荚)。

“院线”,语义完型为:(影)院(放映)的(统一排片、统一管理的)线性(机制)。

(七)直接修饰义+联合主体义

有12例。如:

“火炭”,语义完型为:(燃烧中)(带)火的(木)炭(或木材)。

“绒花”,语义完型为:(用)丝绒(制成)的花(鸟等)。

“晕针”,语义完型为:(打)针(时)(病人)头晕(目眩)(心烦)。

(八)主体义+联合间接修饰义

有10例。如:

“铅字”,语义完型为:(用)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

“信使”,语义完型为:(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

“紫荆”,语义完型为:(开)紫(红色)(花)的荆。

(九)直接修饰义+联合直接修饰义

有6例。如:

“水感”,语义完型为:(游泳时)(对)水(产生)的感觉(和反应)。

“压痛”,语义完型为:(医学上指)(用手指)(轻轻地)按(身体的某一部分)(产生)的疼痛(或异常)的感觉。

“秧歌”,语义完型为:(插)秧(时)的(一种)歌(舞)(活动)(主要流行于北方广大农村)。

(十)直接修饰义+间接修饰义

有6例。如:

“硅肺”,语义完型为:(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灰尘)的肺(病)。

“双糖”,语义完型为:两个(单糖分子)(结合成的)糖(类)。

“水肿”,语义完型为:(皮下组织的间隙)(积蓄)(过量)液体(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

(十一)间接修饰义+联合主体义

有5例。如:

“矿井”,语义完型为:(为采)矿(在地下修建)的井筒(和巷道)。

“人称”,语义完型为:(某些语言的语法范畴中)(与)人(的交际角度)(相应)的称谓(及相关变化)。

“芟秋”,語义完型为:(立)秋(后)(在农作物地里)除(草)(松土)。

(十二)间接修饰义+间接修饰义

有3例。如:

“篮球”①,语义完型为:(投球入)(对方)篮圈(算得分)的球(类)(运动项目)。

“垒球”①,语义完型为: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在直角扇形球场)(设)(四)垒(双方轮流攻守)。

“霜冻”,语义完型为:(土壤表面植株附近的气温)(迅速下降到)霜(点)(或以下)(而使植株)(受到)冻害。

(十三)联合主体义+联合主体义

有2例。如:

“并骨”,语义完型为:(夫妻)合(葬)(尸)骨。

“描金”,语义完型为:(用)金(银)粉(在器物或墙、柱图案上)(勾勒)描画(作为装饰)。

把每一个语素义算作一个构建复合词的位置,可以得到17502个语素义构词位置。在这些位置中,主体义占76.16%,直接修饰义占17%,间接修饰义占5.43%,联合主体义占0.77%,联合直接修饰义占0.56%,联合间接修饰义占0.06%。主体义的构建能力占绝对主导地位,这说明语法中心往往也是语义中心,而且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主体义+联合间接修饰义”位置靠后外,其余主体义参与构建的复合词占据了前5位,而且另一构建语素也是按照“主体义—直接修饰义—间接修饰义—联合主体义—联合直接修饰义”的顺序排列。

把主体义、直接修饰义和间接修饰义的数量相加,得到17255个语素义构词位置,占总数的98.59%。直接修饰义和间接修饰义有比较强的构建能力,是因为它们在一些场合比主体义占更大的语义分量,并且修饰义更能凸显复合词意义上的与众不同,从而对词语的理解有更大的提示作用。下面举例说明:

1.直接修饰义

“灯会”,语义完型为:(元宵节举行的)(群众)(观)灯集会。在这里,“灯”明显比“观”更能凸显意义,如果叫作“观会”,则太泛化,没有较强的提示作用。

“陈皮”,语义完型为:(中药上指)久(晒)(至干)的(柑橘)皮。在这里,“晒”不如“久”的意义凸显、特出。

2.间接修饰义

“单叶”,语义完型为:(叶柄上)(生)单个(叶片)的叶子。在这里,用“生”或“叶片”与“叶子”组合,都太泛化,只有“单”才能凸显其语义。

“狼烟”,语义完型为:(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升起的)烟。在这里,“升起”是前位的主体义,“烧”是直接修饰义,“粪”是一级间接修饰义,“狼”是二级间接修饰义,“升烟”“烧烟”“粪烟”的说法都比“狼烟”显得泛化。

联合主体义、联合直接修饰义和联合间接修饰义作语素义的,是在联合组合中比较凸显的,对其他联合成分具有较强的映带作用。例如:

1.联合主体义

“糖人”,语义完型为:(用)(稀释的)(麦芽)糖(吹成)的人物(鸟兽)。后语素“人物”和“鸟兽”联合组成主体义,但“人物”在这个联合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且传统文化中往往赋予鸟兽以人的特性,所以“人”更具代表性。

“饼干”,语义完型为:(烤制的)干(而脆)的(小)饼。“干”和“脆”联合组成前位主体义,但“干”是眼睛先看到的,“脆”是嘴巴后品尝到的,而且食物只有烘烤变干才会脆,所以“干”在这个联合组合中占突出地位。

2.联合直接修饰义

“蛋糕”,语义完型为:(鸡)蛋(和面粉)(加糖和油)(制成的松软的)糕。在这里,“制成”与“糕”组合几乎没有提示作用,而作为直接修饰义的是“鸡蛋”“面粉”和“糖和油”。我们知道,但凡是糕点,一般都要加“糖和油”,而用面粉做的“糕”不止一种,只有“鸡蛋”显得比较特殊。而“鸡”不但有“蛋”,还有“鸡腿”“鸡翅”“鸡心”“鸡油”等各种所属物,所以选用了“蛋”作为前语素来映带上文的一片意义。

“年表”,语义完型为:(将重大历史事件)(按)年(月)(编排)的表格。在这里,“年月”作为直接修饰义,比主体义“编排”更能凸显前一片意义,而“年”作为直接修饰义的联合成分,因为处于“月”的上位而更具涵盖性。

3.联合间接修饰义

“民法”,语义完型为:(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公民”和“法人”联合构成间接修饰义,而“法人”在广义上也是公民,所以“公民”在这里更具涵盖性,作为前位语素映带其他语义成分。

“松墙”,语义完型为:松(柏)(栽种成行)(形成)的像墙一样的群体。在这里,“松柏”作为间接修饰义,在语义上最为凸显,而“松”和“柏”合称时,往往是“松”居前,在传统文化里,它更能表现一种高洁的品德,所以,此处用“松”来映带“松柏”进而映带整个前位语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省略性复合词中的语素义总是占据语义的中心突显位置,从而能映带整个词义。“Langacker认为转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参照点现象(Langacker,1993:30),其中‘转喻喻体作为认知参照点为转喻目标提供心理通道。……认知参照点能力使我们可以用凸显的、容易命名的实体自动激活凸显性差、难以命名的实体。”③这个论断不但适用于语义转喻,也同样适用于意义省略。

沈家煊(2006)指出:

“词语整合也有‘糅合和‘截搭两种方式。例如‘墙脚是糅合构词,‘归侨是截搭构词。……

a.人 b.人體底部(脚)

x.墙 y.墙体底部(—) xb 墙脚

……

回归祖国(归国)+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华侨)→归侨”

“区分糅合和截搭,最主要的是参与整合的两个概念之间是‘相似,还是‘相关。……‘人—人体底部和‘墙—墙体底部两者之间就有这种相似性,所以‘墙脚是糅合构词。……‘回归祖国和‘旅居国外的中国人两者之间就有这种相关性,所以‘归侨是截搭构词。”④

从沈家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所谓“糅合”就是在组合关系中的隐喻;“截搭”则包括前面所说的语义转喻和意义省略,两者在这里直接合成一种了。实际上,语言使用上的文字省略就是意义上的转喻,省去了部分文字的文辞意义就是听说两方赖以映带整片意义的凸显焦点。所以,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关于转喻的更完整的概念:在深层认知上表现为转喻,在表层文字上表现为省略。

既然省略在深层认知机制上就是转喻,为什么不将它们合二为一呢?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语素义和省略义之间的直接修饰关系往往可以几个共存,或者和间接修饰关系共存,相互之间很难分割开来,而词汇修饰义都是存在于构建某个词的开端,前面再无引申线索,有时还是几个词汇修饰义共存,或者和语素相关省略义共存,使情况变得复杂,所以就把它们处理为意义省略。二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意义省略和语义转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是在复合词语法结构的约束下,为语素义中心所映带。在这两类复合词的学习和教授中,只要把握其语法结构,以语素义为中心,增加语义,实现语义完型,就能顺应复合词的构词规律,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注释: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版,第183~187页。

②吕叔湘:《语文常谈》,原连载于1963~1964年的《文字改革》,三联书店于1980年结集出版。转引自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③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0页。

④沈家煊:《“糅合”和“截搭”》,载《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4]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4).

[6]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张涛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400300)

猜你喜欢
省略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省略”讲解与训练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省略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十大省略现象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