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高考语文开始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至今,不但没有弱化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反而在《2017年高考大纲中》要求: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內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主要载体是古诗文,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古代文化知识点的梳理、归纳与总结。为了扎实有效地积累并掌握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必须利用好我们的教材,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积累。
一、借助文言教学,掌握相关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考查,集中在文言知识的练习中,高考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文言文学习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包括选修的《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古诗文占了大量篇幅,可以说是语文课本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通读语文课本会发现,选文中的文言文以宋朝以前的居多,大多以论辩文、游记、骈体文的形式出现,以传记形式出现的文章所占比重则不大。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则以传记文形式出现,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文化常识,如科举制度、官职的升降变迁等。可是这些知识在文言中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立足课堂,以选文为契机,深挖相关的文化常识。现以“古代官职的升降变迁”和“古代干支纪年法”为例来谈。
在李密的《陈情表》中涉及到了很多关于官职升降的词,如“拜臣郎中”、“除臣冼马”、“过蒙拔擢”中的“拜”、“除”、“拔”、“擢”都表示升官。《张衡传》中有“特征拜郎中”、“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再迁为太史令”、“再转复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出为河间相”、“衡下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等一些官职升降变迁的词语。我们结合文本知识并搜集相关资料,最后可以形成以下知识点:表任命的词有授、拜、除;表提升的词有擢、拔、升、迁;表调动的词有调、徙、转;表降职的词有左迁、迁谪、逐、贬、黜;表罢免的词有夺、黜、废;表恢复的词有复、还;表辞职的词有:致政、告退、归故里。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和“壬戌知秋,七月既望”(《赤壁赋》)则涉及到了“干支纪年法”;而“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则涉及到了“古代纪时法”。我们可以把两者比较记忆:
二、借助诗歌教学,积累文化常识
诗歌是作者情感的产物,通过写景来抒情,适逢节日、节气,诗人总要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一份情愫。如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深挖这些内容,讲解相关节日、节气的由来、民间的风俗习惯,加大相关诗词的搜集力度,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也可以在节假日来临之际,重温相关古诗词,在课堂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诗歌中也有涉及到年龄称谓的文化知识,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卫风·氓》)中的“总角”是指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论语》中则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可以补加“花甲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期颐之年”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掌握。
三、借助高考试题及古诗文专题训练,补学文化常识
有些古代文化常识没有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即便有也没过多的解释。其实许多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可以从高考试卷或文言专题训练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查阅资料加以理解记忆。例如2015年课标卷一的文化常识考题中涉及到了“庙号”、“科举制”等常识。这些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中涉及很少。对于题中涉及的“庙号”,我们可以和“谥号”、“年号”加以区别分析: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但是有一点必须告诉学生: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宋太祖);明清之际的皇帝大多称年号(如康熙)。
关于科举制度(以明清为例),我和学生归纳梳理为以下图标:
总之,我们要以课本为依托,辐射到课堂内外,不断搜集整理相关的文化常识并占有它。我们还要积极关注网络平台,收集好的网络资料,以便于我们利用和学习。
(田建红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 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