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兰
古人说:“人而无德,生而何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这些关于品德的故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传承至今。当今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从幼儿时期开始引导,在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对素质和品德的认识,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有道德、有原则。
一、文明就餐,珍惜粮食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生活的小细节中要给学生灌输关于品德的思想,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吃饭不仅仅是简单的进食,还有很多道理在里面。
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剩饭。剩饭是一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更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笔者带的班上有一位叫李浩的小朋友,他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剩大半碗的米饭。为了让他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笔者有一次给学生讲了《悯农》这首诗,着重阐述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呼吁大家以后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爱惜粮食,把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干净。讲完之后,笔者问李浩:“听完老师讲的这首诗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啊?”李浩回答说:“我以后吃饭再也不剩饭了。”为了增强小朋友不剩饭的意识,在讲完课那天吃饭时,笔者特意让全班小朋友展开了一次比赛,看哪个小朋友在整个吃饭过程中不掉一粒米,而且吃得最干净。结果全班的小朋友都没有剩饭,而且在吃的过程中都小心翼翼的,没有让一粒米掉出来。笔者表扬了大家,并且鼓励他们以后吃饭的时候都要这样做。教会学生文明就餐礼仪,让学生意识到良好品德的重要性,认识到珍惜粮食是对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的一种尊敬:要爱惜粮食,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融入群体,学会交往
良好的品德不仅体现在用餐方面,还包括平时的游戏和交往中,这些都是学生每天要做的事情。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机会,适时地给小朋友讲解良好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笔者带的班上有一个特别文气的女生叫刘可依。她是中途转来的学生,刚转来的时候不喜欢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大家做游戏的时候她也不愿意参加,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自己玩自己的。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把所有的小朋友集合在一起,告诉大家:“每一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班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大家要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尤其是来了新同学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主动地去跟新来的小朋友打招呼。”说完之后笔者就带领小朋友们继续做游戏,这时大家主动上前跟刘可依小朋友打招呼,并且拉起了刘可依的手,带着她一起玩起了游戏。慢慢的,刘可依小朋友不再害羞,开始跟小朋友们玩起了游戏,还跑过来跟笔者聊起了天。渐渐地,刘可依融入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之后转来了新同學时她也学会了主动带着新同学做游戏,一起熟悉环境,学着跟身边的人交朋友。
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小朋友在入园的第一天就要学会怎样面临陌生的环境,怎样与人沟通,并且学会交往,尽快融入幼儿园的游戏和活动中。只有让小朋友慢慢地在幼儿园中学会与人相处,才能让他们明白以后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群,只有学会与他人交往,才不会被群体抛弃。
三、家园结合,形成习惯
良好的品德教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教师只在幼儿园中强调品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配合。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才能让孩子明白品德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待人接物。
由于小孩子正处在学说话的阶段,有时候大人说的一些话小朋友不理解什么意思,但会学着说。有一次大家做游戏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就跑过来说王楠讲脏话。于是笔者赶紧跟王楠了解情况,原来刚才他说的那句话是无意间听家里大人说出来的,他觉得有趣,就到幼儿园说给了其他小朋友听。笔者于是跟他说:“有时候大人说出来的话也是不好的,我们不可以学,更不能说给小朋友听。”王楠在笔者的教育下,知道自己错了,并且保证以后不会再说。之后,在王楠的家长来接他时,笔者及时跟家长沟通,提醒以后在家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非常惭愧,表示以后在家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之后,王楠很快改掉了乱说脏话的毛病,再也没有出现说脏话的情况了。教师和家长教育观点一致,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配合,教育好孩子。学校教师强调的良好习惯家长在家庭中也对孩子有同样的要求,就会让孩子更快地养成好习惯,并且让这些习惯慢慢地变成自己良好品德的一部分。
品德教育需要教师从小灌输。让幼儿理解品德的重要性,从接触品德到慢慢认识,再到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需要教师的耐心讲解和一遍一遍的提醒。教师要从小事抓起,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使幼儿在吃饭、说话、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德熏陶。◆(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