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长青
民歌作为人类艺术文化的母体,是一个民族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也是该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陕北民歌原生于陕西北部并以之为核心流传区域,其品种多且数量极大,传唱广泛而久远,在国内家喻户晓,亦称誉于世界。
陕北民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源自生活直面生活的真实力量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现出非凡的吸引力和永恒的生命力。陕北民歌研究始于1940年代,1980年代以来出现了日渐繁荣的新局面。已有的十几种专著和大量的单篇论文,以及特殊的“研究”载体——陕北民歌的各种选(辑)本和翻译文本等,一路开拓前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诸著大多长于梳理,视角单一,内容较薄,学术性理论性较弱,一些论文只是在局部问题上有所推进。龙云教授的《信天而游——陕北民歌考察笔记》既跟诸书诸文形成一定的交叉互补关系,更因从文化地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解读,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收获,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书共五个“单元”,每个由诸“章”组成,再细分为“节”,形成有机的阐述序列。“寻找”从陕北民歌的原初发生,说到它的作者、高潮和与“革命”的结缘,回答了诸多复杂甚至敏感的前提性、总体性问题;“聆听”从既联系又明显区分的诸方面谈陕北民歌的艺术内容,展现生活之真美的多样性;“回味”侧重从语言与艺术形式谈陕北民歌的魅力;“承传”在同周边民歌的比较中谈陕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吟唱”介绍了几首经典民歌的成型与流传,揭示其地理文化意义。
该书在以下诸方面显示了不可低估的价值。首先,它对民歌的“文化”解读,是为记录陕北人的精神历程的陕北民歌立传。从现存的陕北民歌看,它基于人们艰难生存现实中“苦”的体验、“爱”的渴求和“乐”的向往而诞生,用各种真实和虚构的故事去表现他们真诚、不屈和自由的性格及相应的情感与思维,积淀起地域标识性的生存经验和精神习惯,形成一部以集体自我的生命诠释构筑的极具人性内涵与灵魂深度的陕北精神史。陕北特殊的地域孕育的民族文化、人种“杂交”与人口迁移、流入形成的“融合文化”和农牧并重的经济方式形成的“开放文化”等元素,共同塑造了这种地域文化精神,体现在陕北民歌之中。作为陕北文化代表符号的陕北民歌不断地为陕北人,也因它具有的民族意义为全民族提供了优化生存的精神营养。在全球化语境中,陕北民歌以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经验内含普遍性的人类价值维度,而具有某种人类经验价值的启示意义。因此,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的精神传记,具有被“立传”的条件。该书就陕北民歌的发生、历史、主题、题材、音乐、传承和收集整理、歌手等丰富的内容进行介绍或分析,展现了它的基本面貌,把握了它的精神特质,使其获得了为陕北民歌立传的“资质”。借民歌研究来传承陕北文化,正是该书撰写的缘起。
该书从文化地理学和艺术学等多维视角对陕北民歌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文化阐述,所呈现的思想纯度高、容量大、分量足,有多方面突破,且多为原创性,使“陕北民歌学”知识形态渐趋成熟。书以一“论”字奠定基调。作者善于把陕北民歌这一研究对象“问题化”,带着沉思,对相关的各种复杂问题尽可能作深入本根的思考。“寻找”从文化政治、地理学、艺术学、文献学和人种学等多维视角,对陕北民歌的发生难题进行了宏观综合的探讨,后文亦多处论及其发生的契机与动力;对陕北民歌史上重要一环和作为“武器”的革命民歌的发生史的“勾勒”堪称出新。“聆听”对陕北民歌的生活主题、人物故事、叙事、原型、农耕题材与民俗的归类,彰示了农耕民歌在陕北民歌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是一组创造性的理论认知;“哥哥妹妹”模式则是对一种原型(爱情主题)的理论概括。“回味”对陕北民歌多重概念的介绍既见学术启发性又显示其魅力;对信天游“二进位”结构的解读是原创;对叠字衬词置于“一体化”音乐文本的分析相当到位;对“陌生化”内容的解读是出新;对酸曲的“艺术”审视不同于“原生态”视角。“承传”对陕北民歌“创作土壤的贫瘠化”的剖析深刻而引人深思;对陕北民歌的“三次高潮”的划分可以成立。书中多见学术性思想信息,如“陕北的陕北民歌”强调陕北民歌的“陕北性”,“故事培育了民歌”内含民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故事化”,信天游“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言取材的自由性与广泛性;等等。这是陕北民歌理论的发现与建构之旅,文化地理学的首要和基本视角的运用是成功的。面对陕北民歌涉及问题头绪多,以“笔记”体展开理论叙事,是一种可取的策略。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回味”对音乐文本进行了歌词(作为文本的“文学”成分)、曲调(作为文本的“音乐”成分)既区分而又融合的一体化的本体把握,即既侧重歌词论述语言运用(方言等)、“陌生化”内容和酸曲等,又能可贵地专门论述曲调建构形式(延长音等曲式)等,解析文本的地理、社会和情感心理等文化涵义,规模性地展现了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揭示了它产生“召唤”效应的审美原因。这对当下陕北民歌艺术研究仍然存在的偏于歌词或曲调一方的问题有重要的拨正作用。
该书借助文学性的语言与叙事之又一策略,将理论阐述融入民歌的话题与示例,有雅俗共赏之效,利于陕北民歌的传播与知识普及。文学理论上有“形象大于思想”之说,这里却显示“意”以“象”尽之妙。正是据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受众情况而运用了这一策略,其内容方有“滋味”。该书融合学术语言与有质感的文学语言进行阐述,辅以出彩的民歌例证,像讲故事或叙家常一般,亲切引人,直入心底,鲜活地还原往昔的岁月生活中陕北民歌诞生与传唱的情境,激发不同层次读者的情绪和想象,在品味陕北民歌之美和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沉思中,认知这些具体的理论表述。该书展开从“单元”到“章”再到“节”各层次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在阐述中将理论“构思”具体化。由于此书把深刻化为平易,就使理论得到了极佳效果的体现,这些理论也就“天然雕饰”而成,不但研究者从中看到理论提升的根据并与之共鸣,普通读者也可理解其意。“集体的加盟”一节所叙述的民歌的集体性、变异性等特征,在陕北民歌的叙事中读者不难领会。“延长音的延长”几节对一些读者初次接触的音乐知识示例解读,在自由愉悦的阅读中正可弥补其理论短板,于欣赏和研究都颇有益。“吟唱”让(够格的)读者在阅读中自行把“潜理论”的“民歌的成型过程”模式显在化。“《赶牲灵》”一章提供了十余种版本的“赶牲灵”故事,是让人格外惊喜的亮点。它既诠释了陕北地区普遍存在的赶牲灵“风景”的美学效应,又借歌词分析展示了這一贸易交通方式的共性与差异,还分别介绍了一代脚夫李治文、柴根、张天恩以亲身经历的鲜为人知的故事编唱的歌曲,极大地满足了阅读的好奇与兴趣。作者对此题材如此透彻了解,书中精彩示例信手拈来而能贴切运用,可见他对陕北民歌通盘熟知和选择眼光之高。
此书有新颖别样的内容板块设计,几十幅插图丰富了内容。其语言大气派,个性凸显,生气灌注,朴实而有蕴涵,雅健而显张力,节制而自如。书名取自陕北民歌最有特色和占主体地位的“信天游”,意在彰显“这一个”陕北民歌的独特性,示例就以信天游为多,亦言“笔记”体行文的多少自在不拘,隐含自谦之意。书亦有不足,即个别的表述叙述稍欠严谨、观点有待完善等。它无意于面面俱到,亦难做到一劳永逸地阐解,其未思考的地方给研究者留下了探讨的很大空间。
作者集地道的本土学者和作家、文艺评论家诸头衔于一身。他的生活底子极为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修养好,才思敏捷,审美眼光高,三十年多来潜心于陕北民歌的文化研究。
诚然,面对“说不尽”的陕北民歌,该书只是多种“说”的一种,但它的“说”高品位,新意多,有特色,很耐读。它对陕北民歌“高度”到位的解读,与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匹,且深蕴陕北文化的底气,标志着陕北民歌研究已上到一个很高的台阶。对研究者而言,它尤其值得一读,既提供新知,亦颇可借鉴和收获启发。它是作者《说陕北民歌》一书的深化扩充版,问世两年多便获再版,是让人艳羡的肯定。相信这部天才的力著将会长期被学界关注。就让时间去检验吧!
责任编辑:薛宪 贺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