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7-05-12 13:34代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效益分析种植技术

代艺红

摘要 简述了有机水稻生产环境要求,总结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分析了农户种植有机水稻的效益,以期为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效益分析;重庆丰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24-02

有机水稻是指生产环境条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转基因和辐射育种的种子,不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水稻。丰都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境内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高海拔的山区生态环境良好,适宜种植有机水稻。丰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2年即开始进行试验性种植,迄今已示范推广400 hm2,其中162 hm2获有机认证和有机转换认证。本文就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种植效益进行总结与分析。

1 种植技术

1.1 种植基地选择

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远离化工厂、水泥厂、磷肥厂等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同时,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相邻田块对种植基地的影响。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的高海拔区宜作为有机水稻的生产区。为确保基地环境符合有机水稻生产的基本条件,基地的土壤、大气和水质条件必须经过具备资质的部门监测。检测标准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基地周边采取一定的防护、隔离措施,避免常规田块的农药、化肥和水流入或渗入有机水稻种植田块[1]。

1.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国家二级及以上优质稻品种,例如丰优香占、川优6203等。

1.3 物资准备

准备种子18.0~22.5 kg/hm2及经发酵处理腐熟的饼肥1 800~2 250 kg/hm2。

1.4 播种育秧

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播种期以3月下旬为宜,根据不同区域具体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采取旱育秧或旱育抛秧方式育秧。播种前晒种1~2 d,用35 ℃温水浸种12 h。

1.5 施底肥及移栽

撒施腐熟饼肥1 800~2 250 kg/hm2,然后耕犁并平整。当秧苗达到4叶1心时即可移栽,按15 cm×20 cm左右的规格栽植,每窝栽2株苗,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栽植方式。

1.6 追肥

秧苗移栽成活返青后,施畜禽粪水15 t/hm2左右,施肥方法为直接浇泼于稻田。

1.7 病虫草害防控

1.7.1 病害防控。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以农业防治为主,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肥水等增强植株抗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害发生[2]。必要时可适当使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立枯病等。

1.7.2 虫害防控。经田间观测与统计分析发现,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防控方法:一是采用杀虫灯[3],每2~3 hm2安装1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二是选用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以控制害虫基数,如Bt粉剂、苦参碱水溶剂等;三是利用生产环境中的自然天敌,如蜘蛛、寄生蜂、蛙类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四是利用微生物杀螟杆菌、白僵菌等防治水稻螟虫;五是通过稻田养鸭控制田间害虫,特别是中下部害虫的发生数量[4]。

1.7.3 草害防控。提前泡田诱草萌发,再耕翻达到灭草目的[5];或采用人工除草,减轻杂草危害;还可铺专用除草膜抑草。施用的有机肥需充分腐熟,且不含具有生命活力的草种。科学配置株行距,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稻秧提早封行,抑制杂草。

1.8 收获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收获时单打单晒,不与其他栽培方式的稻谷混合堆晒。晾晒器具要求使用竹器或草席等,不得在石板和水泥地板上晾晒,以免影响稻谷品质[6]。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利用烘干机代替自然晾晒。

1.9 田间档案记载

绘制有机水稻分布图,对种植有机水稻的田块进行统一编号。设計统一规范的记录表,记录事项包括生产资料种类和数量、技术责任人、种植者、生产过程中每项作业措施等。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据统计分析,丰都县水稻种植面积2万hm2,低海拔至高海拔单位面积产量递减,平均产量7 425 kg/hm2,2016年稻谷市场价2.6元/kg,产值19 305元/hm2。有机栽培条件下水稻后期结实率偏低,千粒重下降,平均产量4 680 kg/hm2,企业收购有机稻谷的保护价为5.6元/kg,产值达26 208元/hm2。与常规栽培水稻相比,转换后的有机水稻平均单产减少2 745 kg/hm2,减产约37%,但有机稻谷的销售价格增加了3元/kg,增幅115.4%,种植农户的收益大幅提高。

2.2 生态效益

丰都县水稻种植化肥施用量平均为尿素750 kg/h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 200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450 kg/hm2。采用有机方式栽培,不施用化学肥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有机生产方式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恢复地力效果明显。丰都县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检测结果表明:多年施用有机肥有利于保持土壤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施用3年,稻田有机质含量提高1倍多,全氮含量提高67%,速效氮含量增加23%,速效钾含量增加38%,土壤各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稻田。

2.3 社会效益

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运营,农户只投入劳动力,公司无偿提供有机水稻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并进行技术指导,所产稻谷由公司按5.6元/kg的保护价收购。此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缺乏技术、缺乏销售渠道等系列问题。种植者在不增加投资、不增加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效益更加显著,有助于丰都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同时社会效益明显。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对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有机食品概念下的有机农业顺势而生。水稻有机栽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的物化成本是由企业替农户承担的,但如果企业市场开拓或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将无力分担投入品所需成本。因此,对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等问题,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另外,水稻有机栽培的病虫害防治仍比较困难,有待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朱晓辉.有机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生产管理[J].农技服务,2015,32(8):42.

[2] 吴旦良,周奶弟,朱贵平,等.仙居县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10(6):144-146.

[3] 束汉良,邹国民,戎全虎,等.发展有机农业提高稻米品位:浅谈镇江发展有机稻米生产的前景与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06(6):55-56.

[4] 黎安苹.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45.

[5] 赵晓斌,贾明清,杜永林.有机稻米生产的配套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4(5):20-22.

[6] 罗宝君.黑龙江省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要素浅析[J].作物杂志,2004(2):29-30.

猜你喜欢
效益分析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