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韦华+莫锦涛
摘要 我国小作坊企业普遍存在于县、乡、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且这些脏、乱、差的小作坊企业每天生产大批量食品,给食品质量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本文在探讨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讨论新型小作坊食品安全监控措施,为今后小作坊企业监控提出新的管理方案。
关键词 GIS;小作坊;食品安全;监控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72-02
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食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全社会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越来越多,食品安全事故也随之不断发生,如“金华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光明乳业事件”和“山东粉丝事件”等。此外,食品中毒事件更是时有发生,局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仍然存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统计显示,26个省市食品中毒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约169起,中毒人数约5 657人,其中死亡人数约110人,较2013年同期数据分别增加5.3%、1.8%和0.9%[1]。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如今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套完整有效的监控措施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改进食品安全的监管。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小农作坊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及应用GIS技术监控小农作坊食品生产的可行性研究措施[2]。
1 小作坊食品企业现状
1.1 我国小作坊企业基本情况
我国的小作坊食品企业大部分分布于城乡结合部,且多以生产传统小食为主,经营类型又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小作坊食品企业较为共性的现状:一是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经营者出于生产成本等考虑,一般经营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甚至更小,这导致了生产空间过于狭小而未能实现功能区域的区分,出现办公、生产、仓储等混杂在一起;二是小作坊食品企业布局普遍极不合理,经营者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将企业布局于较为偏远地区,且多与工业区、畜养区毗邻,较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细菌滋生、水质量偏低的问题;三是小作坊食品企业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小作坊食品企业生产设备机械一般仅为寥寥数台,有些甚至仅有1台,设备的性能和精确度一般也都无法达到我国安全生产的标准;四是小作坊食品企业生产设备一般使用更新年限较长,生产设备使用10年以上亦较为普遍,导致有些设备锈迹斑斑,腐蚀严重,这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构成安全隐患[3]。
1.2 我国小作坊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1.2.1 小作坊食品企业环境卫生健康保障能力差。小作坊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低,从业素质偏低,再加上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许多从业人员并未取得健康证,同时很少企业会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卫生健康培训,导致小作坊食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卫生健康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对食品安全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4]。
1.2.2 小作坊食品企业原料来源保障能力差。我国小作坊食品企业生产原料的种植、采购、生产和流通的档案记录基本缺失,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溯源体系基本空白[5]。
2 小作坊食品企业的监管现状
我国一般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域才设有质量监管部门,地市级以下行政区域监管部门较少,且流动监管工作也收效甚微,而小作坊食品企业一般存在于质量监管之外的地市级以下行政区域。
首先,从企业自律层面看,较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观念以及自律意识,其出厂产品基本能够做到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控制。而小作坊食品企业由于从业人员素质、生产设施、环境条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经营者一般较少购置检验设备对所生产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目前,监管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质量承诺或者索证索票,但效果不明显[6]。
其次,从生产标准层面看,大企业一般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产品知名度高,消费者认可度高;而小作坊企业的产品一般都是传统食品,主要销往乡镇、街道及村庄,消费者认可度低,且无相应的标准,食品监管缺乏依据[7]。
再者,从监管概念层面看,目前我国对小作坊食品企业并没有法定的概念,虽然对前店后厂、即做即卖等小作坊食品企业作了一定的划分,但在工商发证、质监监管、发证程序等方面尚无详细的界定,扯皮现象多发,这也导致一些小作坊企业一直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8]。
3 地理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3.1 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地理信息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以地理信息为主要资源而发展的科学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起来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监管监测。GIS是为特定应用目标建立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支持下,对相关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输入、贮存、查询、检索、分析、显示、更新的技术系统。GIS能够有效采集、存储、检索、建模、分析和输出地球空间数据,能够把地理位置信息及其相关属性信息有机融合起来。
自20世纪6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随着遥感技术进入我国科学领域至今,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发展成为不可缺少的前沿技术之一。早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的整治规划研究,随着GIS和GPS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石油天然气勘探、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目前,GIS和GPS技术与人类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数字区域”的逐步完善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多的城市逐步完成城市數字化并将应用于生产,进而更进一步推动了作为其技术支撑的GIS的发展。
3.2 地理信息技术在食品监管中的应用与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就是能够将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新通信设备实现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输。这也使利用GIS、GPS、无线通信以及嵌入式移动终端等技术所建立起来的“远程实时监控、电子地图和电子质量档案”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9]。如针对生鲜食品物流安全管理问题,设计了基于GIS的生鲜食品物流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仿真系统应用框架,通过采用基于GIS的仿真技术对食品物流中的突发事件进行仿真模拟,可以大大提高对食品物流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10]。基于现有的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结合WebGIS相关技术,设计实现了福建省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与GIS信息的快速关联,使得进口食品监管更加直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1]。基于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GIS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在食品追溯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的监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跟踪[12]。通过构建基于远程监控技术的监管平台,发现松江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中超过95%的检测项目的效果得到了提升,意向调查也显示监管双方反映良好[13]。通常,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所构建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在实现日常监管办公系统具有的功能外还可以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即數据导入、查询、统计分析、食品企业建档、食品企业浏览、食品业分析、食品企业符号化显示等功能。
4 发展趋势
虽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食品安全监控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在小农作坊食品安全监控中的应用还相对薄弱。一项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小农作坊食品安全的监控将日益完善,鉴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优势,基于GIS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监控的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需要政府引导科研机构将数据库、联机分析、数据挖掘、空间数据库等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结合,使基于GIS的小作坊食品安全监控系统为政府监管发挥最优的效率。
5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政.关于整治和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思考[J].制度建设,2008(12):220-221.
[2] 杭冬婷.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确保食品安全[J].沈阳干部学刊,2012,14(4):22-23.
[3] 张琪.浅谈食品小作坊的质量安全保障[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9):68.
[4] 何明祥.浅谈我国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0(4):5-8.
[5] 刘录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15(1):35-38.
[6] 朱峰.我国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8):177-178.
[7] 杜媛媛.小作坊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控制对策[J].企业导报,2013,9(2):91.
[8] 刘文,马爱进,许建军.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研究[J].食品安全,2009(10):69-71.
[9] 张静,曹振宇,杨军.基于GIS 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8):223-224.
[10] 赵波,谢如鹤.基于GIS 的仿真技术在食品物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框架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5):16-19.
[11] 陈德权.基于GIS 的进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4(5):107-108.
[12] 付雄新,周受钦,谢小鹏.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13):3897-3899.
[13] 卫晓明,顾芙蓉.基于远程监控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构建研究[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2(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