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效果分析

2017-05-11 13:19林桦陈希俸永红林白浪蒙漫史邱慧琳赖云青张玉娟苏春晓
海南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护理部护士长科室

林桦,陈希,俸永红,林白浪,蒙漫史,邱慧琳,赖云青,张玉娟,苏春晓

(海口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208)

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效果分析

林桦,陈希,俸永红,林白浪,蒙漫史,邱慧琳,赖云青,张玉娟,苏春晓

(海口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海南海口57020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评估监控过程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建立护理质量三级监控,建设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我院的住院患者进行全过程管理;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5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的事件总数、发生类型、Ⅰ级事件(警讯事件)与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率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5年对87 862例次住院患者进行过程管理,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61例,Ⅰ级与Ⅱ级事件52例。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45例,其中I级与Ⅱ级事件24例,占全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33%;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116例,其中Ⅰ级与Ⅱ级事件28例,占全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14%,两年度Ⅰ~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监控过程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便捷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运行护理三级质量管理,落实住院患者的评估与过程管理,提高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积极性,能有效控制及预防住院患者发生Ⅰ级事件和Ⅱ级事件。

综合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

医疗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与管理的核心目标,对医院不良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是追踪评价质量管理效果的关键依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医疗不安全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中护理安全问题所占比例较大[1]。监测、管理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全程监管与预防,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国家卫医管发[2011]33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管理制度,确定护理监测指标,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及时上报各类不良事件,采取有效监控方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制定的护理监测指标,笔者就我院2014年和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我院48个临床科室、87 862人次的住院患者进行评估与监控,其中2014年监控43 240人次,2015年监控44 622人次,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同期报告的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总数、事件类型,Ⅰ级事件(警讯事件)与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率等[2]。

1.2 监控方法

1.2.1 建设与培训(1)护理三级质量控制。采取护理部、系统、临床科室三级管理,由护理部组织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界定不良事件范围、不良事件分级、事件处理及报告程序。制度采取3个月试用期的办法征求临床护士意见及建议,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将管理制度列入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全员培训与考核,全员熟悉。系统科护士长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列入日常监控,按时查阅负责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预防情况,不定期抽查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制度的落实,评估科室上报的准确性。护理部将科护士长对不良事件的日常监控工作列入每个月个人的绩效考核,确保科护士长工作的落实。从制度上明确对报告人予以信息保密,不给予包括经济、心理等任何形式上的处罚,减轻护理人员心理负担,鼓励科室主动上报行为[3]。为有效杜绝科室或个人漏报、故意瞒报不良事件,对故意瞒报的科室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对科室护士长予以处罚,同时采取科护士长日常随机抽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科室护士长抽样检查归档病例等方式予以监管。发生Ⅰ级事件与Ⅱ级事件的科室,护士长在制度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专项讨论,共同分析、查找原因、修订科室流程及预防措施。(2)借助医院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护理不良事件网络报告系统[4]。根据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要求,在系统中植入跌倒(坠床)事件、意外伤害事件、管路滑脱事件、护理给药缺陷事件、皮肤压疮事件、静脉输液外渗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等报告单,临床护理人员能清晰、正确、快速填报。系统“上报信息动态”提示功能,同步提醒科室护士长、系统护士长、护理部负责人第一时间了解到科室不良事件报告情况。根据护理三级管理职能在系统中设置不同人员使用权限,如科室护士有权限对不良事件进行填报、查询阅读科室不良事件,护士长有权限审核查询本科室不良事件,系统护士长有权限审核本系统所有科室不良事件,护理部审核查询全院不良事件,追踪、评价科护士长日常监控的及时性[5]。护理三级管理人员根据不良事件级别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步监控事件发展,评估措施落实及效果。在护理管理系统中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记录单,用于记录、储存科室对各级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内容与会议图片,护理部、科护士长、科室人员可同步调阅,规范科室及时组织医护人员对Ⅰ级事件、Ⅱ级事件进行专项讨论与分析,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1.2.2 判断标准根据《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4版)》,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Ⅳ级[2]。具体分级:Ⅰ级(警讯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即可恢复;Ⅳ级(临界错误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患者实施之前就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

1.2.3 评估与监管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在移动护士工作站置入入院评估单、转科评估单、转交接单、自理能力评估单、疼痛评估单、跌倒评估单、压疮风险评估单、压疮评估单、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单、健康教育记录单、护理计划单及护理记录单等。通过医院局域网让临床护士在床边应用移动智能终端对住院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实现风险过程管理。建立移动护士工作站提醒功能,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风险警示,将移动护士工作站如跌倒高风险、压疮高风险等关键信息与患者床边呼叫系统对接,帮助值班护士快速掌握全病区高风险患者,有效落实预防措施。在移动智能终端置入出入科患者管理软件,住院患者出入科室时护士通过手腕带扫描与运送人员交接,对患者出入科的安全形成闭环管理。

1.2.4 定期分析总结建立护理数字统计软件,根据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完善系统统计功能,实现动态统计、分析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类型、级别、原因、发生时间、上报时间、患者信息、值班护士年资等。护理部在护理系统中采取分级授权的方式限定科室、系统、护理部各级人员的查询权限,满足各部门工作需求并防止信息泄漏。每季度护理部对全院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性分析,提出预防及改进建议,通过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OA信息平台)向全院护理人员发布,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监控与管理效果。对于特殊案例汇编成册,以科室为单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通过案例分享达到警示全院护理人员的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4-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结果由表1可见,2014-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型监控结果排名前二位的是跌倒/坠床、导管脱出/拔出,跌倒/坠床事件主要发生在夜间及交接班时段与护理人力关系呈正比。

表1 2014-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监控结果(n=161)

2.2 2014年与2015年Ⅰ~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61例,Ⅰ级与Ⅱ级事件52例。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共45例,其中Ⅰ~Ⅱ级事件24例,发生率为53.33%;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共116例,其中Ⅰ~Ⅱ级事件28例,发生率为24.14%。与2014年Ⅰ~Ⅱ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015年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3,P<0.05),见表2。

表2 2014年与2015年Ⅰ~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例(%)]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由于发生原因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难于完全避免[6]。完善的安全管理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尤其能有效杜绝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安全事件[7]。在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监控中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快速确认护理不良事件的事件类型、分级、处理及报告流程,能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事件的能力。落实护理三级质控管理,让临床科室、系统、护理部的各级人员分层落实职责,针对性改造环境、修订制度、优化流程、培训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全过程管理患者,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依托医院信息数据平台,在护理不良事件监控过程中将跌倒、压疮等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通过系统,将警示信息从护士站前移到患者电子床头卡,护士可根据床头高危信息提示合理分配工作时间,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执行个性化护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共享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对于不良事件报告单上重复的信息,系统在指定表单指定位置自动生成,简化了不良事件填写内容,缩短护士填报时间,实现方便快捷报告;采用系统屏蔽功能保护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减轻护士心理负担,主动报告的积极性提高。“上报信息动态”功能缩短不良事件信息传输周期,增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敏感性[8]。系统的同步、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帮助护理部、系统、科室及时掌握不良事件准确信息如不良事件的类型、患者基本信息、伤害严重程度、发生时间等,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将事件的伤害程度降低创造了条件。利用医院的信息办公自动化系统,护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全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基本管理、控制、预防信息,使护理不良事件过程管理做到数字化、精细化。

从我院2014年、2015年统计数字中发现,2015年住院患者较2014年增加1 382人次,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总数较2014年增加71例,增加率为61.21%,说明在完善机制、设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意识增强,使得Ⅰ级、Ⅱ级事件的数量明显下降,2014-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型监控结果排名前二位的是跌倒/坠床、导管脱出/拔出,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似[3,9-10]。跌倒/坠床事件主要发生在夜间及交接班时段与护理人力关系成正比,与杨莘等[3]的研究基本相符,提示监控方法运行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龙艳芳,李映兰,郭燕红,等.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16-20.

[2]王羽,庄一强,孙阳.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23-26.

[3]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4]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01-1102.

[5]朱玲玲,张冬梅,解丽,等.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8(9):51-53.

[6]沈慧丽,常健,李萍.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11):4088-4090.

[7]金霞,杨丽黎,宋丽君,等.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18-1221.

[8]谢海英,王晓霞,李妮,等.护理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14-515.

[9]陈长英,曹小琴,刘长凤,等.129例院内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2-65.

[10]于清,王彩云,郭翠华,等.210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23-2525.

R473

B

1003—6350(2017)07—1189—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7.056

2016-10-25)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编号:15A200030)

林桦。E-mail:linhua9902@yahoo.cn

猜你喜欢
护理部护士长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