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丽
[摘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汲取和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反思我国和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鲜明主题,“以人为本”的生态民生观。综合治理的多重路径,以及超越国界的全球治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治理理论。厘清并领会这些思想,是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指引。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治理 持续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粗放的“索取式”发展加剧了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多重维度、不同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治理理论。
一、习近平生态治理理论的产生机理
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构建了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其中生态自然观是生态理论的内核,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源于自然,自然对人具有优先地位。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p384自然规律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又是打上人类烙印的人化自然。人类通过劳动实践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汲取人类生存发展必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自然又是具有鲜明人类烙印的人化自然。但人类的改造活动必须以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将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p304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在继承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再次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遵守自然法则。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p112孟子也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p189这都以一种直观朴素的形式告诉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不能违背和破坏自然的运行规律。儒家的“取物不尽物”思想,已经认识到了对资源的索取速度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彰显了先辈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注入了精神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对西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刻反思。20世纪50年代始,生态危机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爆发,并严重威胁着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使世界趋于一体,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显示:2014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次突破历史记录。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397.7ppm,甲烷浓度达1833ppb,分别是工业革命前的 143%和254%。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冰雪不断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给全球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此外,资源短缺、能源匮乏、人口爆炸、粮食危机等问题集中凸显。破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迫使人类必须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聚焦我国发展实践,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GDP论英雄”的思想影响,造成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深刻反思西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认真思考,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悖的难题,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治理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治理理论的几个重要维度
主政福建和浙江,特别是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回应民众呼吁,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符合我国发展大势的生态治理理论。概而言之,其生态治理理论具有几个重要而鲜明的维度。
(一)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鲜明主题。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5]p121在科学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他立足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的生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前提。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通过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或交换活动进行生产的,为了生产,人们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关系和联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科技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因此,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才能有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p121习近平主张:“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6]p211-212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贯穿于习近平生态治理理论的始终,是实现生态治理目标的鲜明主题。
(二)“以人为本”的生态民生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面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当下,党和国家从生态的维度解决人民的生计。“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5]p123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2013年,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p123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宗旨。习近平强调,把人民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着力在大气治理、保护水源、发展绿色、保证空气质量上下功夫,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为广大百姓创造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既要当代人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做到代际公平。这一生态民生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執政理念,彰显了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精神。
(三)综合治理的多重路径。生态环境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累积过程。因此,生态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多管齐下、系统治理。
第一,树立科学生态理念。科学的生态理念是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关键。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治理实践必须坚持的理念。一是要树立生态红线理念。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可靠的保障。”[7]p240而且,他特别强调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全党全国都要一体遵行,绝不能逾越。二是要树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念。“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7]p237—238,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途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际上是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综合考量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划定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将空间开发合理化规范化。三是要树立深化资源节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这就要求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生态环境为生产力的动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和调整,即调整和转变传统的简单粗放型资源配置方式,摒弃片面强调GDP増长的传统发展模式。“两山论”和“绿色GDP”概念,以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和经济关系的形象概括。在河北考察时,他提出去掉“GDP紧箍咒”,只要生态进步,可以适当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他着重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这实际上是对技术创新、生产方式转型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是有效破解我国发展困境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任务。
第三,严格法律和制度约束。加强生态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必须以法律制度为根本保障。习近平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终身追究责任。强化对官员的监督约束,有利于扭转和纠正官员片面追求政绩的从政观。三是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涵盖范围和涉及面很广,生态文明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尤其是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健全非常关键。同时,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善,为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而深远的制度保障,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此外,习近平还强调在全社会培育生态文化,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更为持久和内在的支撑。
(四)超越国界的全球治理。生态环境无国界,生态治理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义务,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治理国内环境问题。中国严格履行了国际承诺,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积极作为,而且将环境治理的自我制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务院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出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所作的努力,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对全球生态治理的呼吁和展望,体现了高度的世界主义情怀。
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自觉回应我国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应运而生的。其生态治理理论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未来指向性;既具有理论创新性,又具有实践导向性。这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其理论自身也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的生态治理思想必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老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论语·孟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責任编辑/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