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0年,延安新哲学会召开了第一届年会。该年会开会时间灵活、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形成了系列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基本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哲学的发展方向;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会员们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延安新哲学会 第一届年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
1938年夏秋①之际,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延安理论界成立了延安新哲学会。该学会②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是一个创造思想的机器,更是一个统一思想的机关。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毛泽东的关怀下,理论家们积极展开理论探索,“不仅推动和帮助了延安各界对新哲学的研究、学习,并且影响及于全国各地”[1],还使理论家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个人要用“自己的研究去配合和帮助抗战建国”[1]。为了交流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总结哲学研究的新经验,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發展,1940年6月21日下午,延安新哲学会在延安文化俱乐部举行第一届年会。
一、继往开来: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召开
延安新哲学会是在毛泽东召开哲学小组座谈会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成立的。据郭化若回忆,1938年初,他去向毛主席请教几个哲学问题,“毛主席说,我想找几个人开哲学座谈会,你算一个,再找几个……此后一段时间,每星期三晚上,便有七八个人在毛主席的办公室,围着蜡烛,漫谈马列主义哲学。……由于参加座谈会的人越来越多,毛主席的办公室挤不下了……当时一些高级干部踊跃报名参加座谈会,我才意识到毛主席召开座谈会,是他传播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种方式,这正适应了广大干部的迫切要求。党政军干部学习哲学的热潮初步形成了,毛主席很高兴,进一步提出成立‘新哲学会”[2]p128-129。延安新哲学会成立后,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哲学;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来一个学习竞赛”,把哲学学习推进一步;1939年,党中央积极开展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学习活动。在这三管齐下的政策导引下,党员、干部、理论家纷纷成立哲学学习小组,积极探索学习方法,探讨马列主义哲学的实质、核心等。1940年夏,也即延安新哲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了把刚刚形成的良好学习风气保留下去,延安新哲学会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年会。
参加年会的人有毛泽东、艾思奇、洛甫、朱德、何思敬、张仲实、郭化若、陈伯达、和培元、周扬、杨松、范文澜等50余人。何思敬首先致开幕词,“陈述新哲学会成立近两年,工作上有了许多开展,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和新著《新民主主义论》以及洛甫同志所著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及今后任务》等著作,对于我们的抗战与新文化有伟大的贡献”[1]。接着,艾思奇作新哲学会工作报告,指出:“新哲学会成立后,即在许多学校或机关里组织了许多哲学研究小组,经常地进行各种报告和讨论,今年春,组织部、宣传部及总政治部又重新成立了哲学小组,采用了新的哲学研究方法。比以前更有进步了……本会工作还有许多缺陷,力求改进,加强各研究小组,加强研究工作,帮助各地研究新哲学的团体,研究工作与实际的政治任务很好地配合起来。”随后,会务主席邀请毛泽东作指示。毛泽东站起来笑着说:“今天开这个会,我心里很高兴,回想前年开新哲学会成立会的那一天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工作有了成绩,今年开过这个会后一定会更好。理论这件事很重要……过去重视得不够……我们要求全国在这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要求延安的人多多努力, 年会开了以后,新哲学的前途是光明的。”[1]最后,洛甫、朱德以及参加会议的其他新哲学会会员如郭化若、张仲实等相继在会上发了言。
毛泽东号召大家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扩大新哲学活动,大家很受鼓舞。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也受到社会高度重视, 延安《新中华报》于1940年6月28日,以大标题“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和小标题“两年来:工作有了很大的开展,影响及于全国各地”作了重要报道。重庆《新华日报》于1940年8月1日,以“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为正标题,以“毛泽东同志等均发表意见,会期三月每周读论文一次”为副标题,转载了延安《新中华报》的报道。
二、自由活泼: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实况
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是理论家们的盛会。会议聚集了延安当时大部分的理论家、学者、领导人等。
(一)开会时间灵活。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是延安人的主题。为了不分散精力,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的第一天会议上,规定该年会的会期三个月,每星期用一个下午开会,每次会议由一名会员报告自己的研究心得,然后大家讨论。具体每星期哪天下午开会,没有规定,会务组根据每星期的具体任务临时确定开会时间。这样灵活的时间安排,既有利于大家完成手头紧要工作,又有利于大家自由讨论。
(二)讨论内容丰富。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大家高度重视,积极参会,并纷纷向会议提交论文,使年会内容丰富多彩。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后,延安的理论工作者纷纷展开讨论。首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艾思奇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决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用辩证法唯物论的及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具体、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来决定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任务及战略策略”[3]p1。杨松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列主义具体地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去”[4]p9。和培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的结合,与中国现实的历史实际的结合”[5]p9。其次,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艾思奇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他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精确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还指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能提供给我们看事情具体、正确的观点。我们只要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现成的方法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能成功。再次,认识到中国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动。杨松指出,“马列主义本身是科学真理,马列主义发现了社会发展和政治斗争的规律,它是过去数千年人类思想发展之大成,资本主义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实了马列主义的正确性”[4]p10,马列主义适合于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可以中国化。最后,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杨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工作者必须明确马列主义中国化当前具体任务包括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方面等11项内容。和培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5]p88;“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5]p94。
第二,军事理论的研究。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毛泽东撰写了《论持久战》等著名军事论著。为了深入开展军事理论研究,延安新哲学会会员们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主动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为理论指导,对军事辩证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郭化若的《军事辩证法浅说》[6]。该著作首先正确分析战争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指出“要研究任何时代的战争,都必须先研究该时代的经济状况”[7]p296。其次,从战略战术的差别性与同一性、战略的全局性与战术的局部性的关系,指出战略战术的斗争形式与军队物质内容的关系,时间与空间及攻与防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推移,及其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要求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战争规律的差别性与同一性,各级指挥员应了解直接上级的意图和所给的任务,了解战斗战役乃至战局的全部情况,提倡革命战法,积极改进革命军队[7]p323。
第三,前人哲学思想研究荟萃。年会上,大家首先探讨了孙中山哲学思想。分析指出孙中山先生行易知難学说的唯物论要素,指出“知”的内涵是知理想、知手段,“知”是唯物的,行在先,知在后,即实践先于认识,高度赞扬了孙中山的冒险精神。其次,分析了斯大林唯物辩证法。会议中,陈唯实详细阐释了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四大法则:第一法则是相互联系法则(发展的基础);第二法则是运动发展法则(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法则是由量的渐变到质的突变法则(发展的性质);第四法则是对立斗争法则(发展的动力)。并指出斯大林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论者,坚决站在党的立场上,既在理论上承认马克思主义者须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作斗争,又在实践上积极拥护无产阶级革命及其政党的活动。再次,进行了契尔那夫斯基的美学研究。“美是生活”[8]p368是契尔那夫斯基美学上的著名公式。周扬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指出:“美的观念来源于生活”[8]p370,“美的观念随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而变化”[8]p370;“艺术不但是再现现实而且要说明和批判生活”[8]p371,并要充当“生活教科书”。最后,推动了中国经学的研究。范文澜对中国的经学进行详细探讨,指出经学的阶级实质、发展规律,辩证地分析了它的历史价值和我们应对它的基本态度。毛泽东称赞“用马列主义清算经学,这是头一次”[9]p78。
(三)会场气氛活跃。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会场气氛活跃。会上,无论是主持人致开幕词,学会领导人作工作报告,还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讲话,会员发言,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年会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毛泽东邀请会员们吃饭,大家很高兴。毛泽东亲自举杯庆祝,并和大家碰杯致敬,号召大家积极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传播和扩大延安新哲学会的影响,进而不断促进新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1938年4月,艾思奇提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10]p491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的形式才能实现。”对此,年会上大家集中讨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艾思奇指出:“在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就要坚决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用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的辩证法论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具体地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关系”[10]p774。和培元指出:“所谓新哲学的中国化,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于辩证唯物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的革命实践的结合,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的结合。”[5]p95杨松强调:“这是马列主义的正确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就能去完成马列主义中国化,或说中国学术马列主义化,中国学术科学化的光荣伟大的历史任务。”[4]p15他还指出马列主义中国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9—1927的大革命时期;1927—1937的苏维埃工农民主革命时期;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时期[4]p15。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会员们逐渐认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真正明白了非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误读和歪曲。
会场是自由的、活跃的,但讨论是激烈的。会员们在年会上报告的研究心得,大部分发表在延安出版的各类杂志和报刊上,艾思奇演讲的《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发表在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解放》周刊上,范文澜演讲的《中国经学史的演变》发表在延安出版的专门学术月刊《中国文化》上,郭化若演讲的《军事辩证法》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周扬演讲的《契尔那夫斯基的美学》、陈唯实演讲的《斯大林对唯物辩证法的新发展》等也分别发表在其他杂志和报刊上。延安新哲学会年会的讨论不仅体现在会场上,还延续到延安的理论界。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会员们作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当时张仲实翻译发表这个问题的译文后,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王恩华专门写成《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11]p26-31一文,把社会动力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1)肯定生产方式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单纯归结为生产力是动力的观点提出异议;(2)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但是也存在矛盾,对苏联哲学家尤金的观点提出挑战;(3)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解决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些观点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的共识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是会员们的历史任务与社会责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中国共产党要发展起来,要完成中国的革命任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但是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得来,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即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就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12]p707。杨松指出,马列主义只有在“为建立以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为内容和以中华民族的形式为形式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并在中国历史学、政治经济学……获得、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地位”[4]p9。与会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中国化了才能改造中国。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经过讨论,会员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能改造中国,必须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会者也认识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发展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诚如毛泽东所说:“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12]p707经过年会的讨论,大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中国化,才能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才能使其得到充实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得到大家公认,但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年会展开激烈讨论。和培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1)哲学家们要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并注重研究中国的革命历史等;(2)哲学家们要有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要有扎实的中国历史知识;(3)哲学家们要深刻而认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与政论文;(4)哲学家们要认真研究中国各党派的哲学思想[5]p96。艾思奇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首先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研究其的任务是建立正确的理论基础,揭露敌人错误言论的实质;其次要向各派哲学学习,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再次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最后,哲学研究要站在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如果不能研究中国问题、解决中国实践问题就没有价值。杨松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成就、历史发展、方法论问题等方面详细论述马列主义中国化道路:“我们把马克思的《资本论》背得烂熟,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这只做了一半的工作,如不更进一步去具体研究和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那末……是教条主义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4]p9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克服当时的理论不足,加紧对社会经济性质、阶级关系、国家政权形式、农民土地问题、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加快占领自然科学领域,才能彻底清算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能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4]p11-15。后来艾思奇进一步总结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实现中国化,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学会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实践马克思主义[10]p774。哲学家们经过积极探寻、讨论,普遍认识到: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与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只有善于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并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才能真正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哲学的发展方向。延安新哲学会主要进行“新哲学、辩证唯物论的研究”[10]p774。所谓新哲学,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也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0]p491。《新哲学会缘起》中号召:“我们需要集合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做共同的探讨,希望不论旧的、新的、中国的或外来的各种派别都能加入这一共同的研究,而且在这研究中发现它一切的优点。”[13]p22毛泽东也曾多次和陈伯达探讨有关中国哲学的问题,多次鼓励陈伯达举办中国哲学讲座。为此,大家在年会上积极活跃地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
年会上,论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的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有的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利用问题,有的研究军事理论问题,有的研究契尔那夫斯基美学,还有的研究孙中山哲学思想,各有各的研究领域,各有各的研究方法,各有各的研究心得。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任务和时代主题,许多会员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例如艾思奇、陈唯实、和培元、王恩华、杨松等已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各自的独到见解,比如陈唯实的《斯大林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艾思奇的《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范文澜的《中国经学史的演变》、和培元的《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郭化若的《军事辩证法》、杨松的《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等论文受到会议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毛泽东的高度称赞。会员们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讨论和思考,普遍认识到“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结合起来,把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唯物主义,这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严重的历史任务”[5]p97。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时理论界的核心任务,理论家们有责任有义务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新哲学的发展方向。
(四)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会员们的历史任务。何思敬在开幕词中对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等著作给予高度评价,经过年会的认真讨论,大家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绩突出者、最有成就者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推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会员们的历史任务与社会责任。
会中、会后,甚至会前,会员们已经纷纷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评价、阐述毛泽东哲学思想。1940年,和培元写文章指出:“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抗大的哲学讲座,迄今脍炙人口,他的讲授提纲——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一章是最好的中国化了的马列主义的哲学著作……这就指示着新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5]p951941年,张如心发表文章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讲演与著作便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最好的体现,它的内容和形式正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典型著作。”[14]p54“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伟大的革命家,天才的理論家、战略家,他是一个中国最好的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善于把马列主义的坚定的原则与灵活的策略有机地联系起来。”[15]p19同年8月,艾思奇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是抗战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1942年,张如心将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概括为三部分: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政治路线和政治科学以及军事路线和军事科学。并认为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是他长期参加和领导中国革命全部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16]p18-19。同年7月1日,陈毅将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概括为五个方面[17]。邓拓撰写社论指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毛泽东主义。”“毛泽东主义,就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18]1943年,王稼祥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19]同年艾思奇也讲道:“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了和具体化了辩证唯物主义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民的革命哲学。”[20]自此,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结论得到大家公认。延安的理论家们找到了哲学研究的方向,找到了哲学研究的道路,找到了哲学研究的意义,奏响了统一的乐章。○
注释:
①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具体见徐素华、于良华《关于延安新哲学会几个问题的质疑》,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1985年第12期。
②学术界对学会性质有不同的看法。具体见徐素华《延安新哲学会史料介绍(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董标《延安新哲学会:立意高远的思想机器》(《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常改香《延安新哲学会:抗战建国的助推器》(《理论导刊》,2013年第3期)等文章。
参考文献:
[1]艾思奇等.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N].新中华报,1940-06-28.
[2]郭化若回忆录[M].北京:军事出版社,1995.
[3]艾思奇.论中国的特殊性[J].中国文化,1940(创刊号).
[4]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J].中国文化,1940(5).
[5]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J].中国文化,1941,3(2,3合订).
[6]郭化若.军事辩证法之一斑[J].八路军军政杂志,1941,3(1,3,4).
[7]樊昊.毛泽东和他的“顾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周扬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9]于良华.关于延安“新哲学会”[J].哲学研究,1981(3).
[10]艾思奇全书(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王恩华.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J].中国文化,1941,6(2).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艾思奇等.新哲学会缘起[J].解放,1938-09-30.
[14]张如心.论布尔什维克教育家[J].共产党人,1941(16).
[15]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J].解放,1941-04-15.
[16]张如心.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論和策略[N]解放日报,1941-02-18.
[17]陈毅.伟大的二十一年[N].解放日报,1941-07-01.
[18]邓拓.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N]晋察冀日报,1941-07-01.
[19]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N]解放日报,1943-07-08.
[20]艾思奇.《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N]解放日报,1943-08-16.
责任编辑/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