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摘要] 目的 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②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16±1.25)、(47.86±5.67)、(41.33±4.08)、(43.18±9.61)m/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硫辛酸治疗,且可改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 甲钴胺;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085-02
糖尿病在我国人群中极为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往往存在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其中常见的一种。DPN是指患者并无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DPN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发冷、肿胀感、疼痛,严重DPN患者可致残,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2]。临床上多种止痛药物对本病镇痛效果不佳,因此,该次研究根据对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96例DPN患者采取甲钴胺联合硫辛酸进行治疗,来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5~78岁,平均(56.10±7.03)岁,病程4.5~18年,平均(9.64±2.45)年。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6~80岁,平均(55.93±6.81)岁,病程6~21年,平均(10.05±2.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中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且并发周围神经病变;②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神经功能障碍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无重要脏器病变或其他重症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颈腰椎病变者;③非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者;④不愿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一般治疗:饮食疗法、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7.0 mmol/L,高血压患者行降压治疗,高血脂者降脂。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硫辛酸(国药准字H20066706,规格:0.15 g)治疗:硫辛酸0.45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5602,规格:0.5mg):甲钴胺0.5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 次/d。1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②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
1.4 疗效判定显效
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腱反射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我感觉症状好转,腱反射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NCV增加3~5 m/s;无效: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未好转,腱反射及NCV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比较
治疗前,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DPN是指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时或患糖尿病之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本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显示[3],病程超过15年的美国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几率高达30%~50%,可见DPN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极高。DPN患者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及感觉异常,常见的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及触电样感觉,常见体征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4]。关于DPN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有明确定义,糖尿病并发症的统一机制学说认为[5],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线粒体超氧化物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共同病理机制,长期的高血糖是导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并且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神经营养缺乏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等,均是导致DPN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DPN最常用的药物为硫辛酸,它是一种作用与维生素相似的辅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中,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抑制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增加营养神经的血管血流量,从而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此外,硫辛酸还可通过减少内皮素和内皮因子表达,改善内皮功能紊乱,保护血管内皮[6]。姚璐等学者[7]对60例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83.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达到(49.94±2.07)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达到(48.45±2.53)m/s,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硫辛酸强抗氧化作用和营养神经作用可有效恢复正中神经功能,但单纯使用硫辛酸,患者腓总神经功能无法恢复到理想状态。有学者尝试以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有动物试验表明,甲钴胺可促进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的形成,并且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对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显著[8]。该次研究发现,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组,并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效果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且对恢复患者周围神经功能有明显作用。宋春宇等[9]的研究结果亦显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7.80%,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7.60%,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能有效提高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竞,张琳,赵湜,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88-90.
[2] 郑永玲,金涛.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3,34(6):122-123.
[3] 朱蕾,张莉,张琴,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6):81-82.
[4] 魏剑芬,吴乃君,陈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5(18):2887-2889.
[5] 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116-119.
[6] 黄耀宁,韦洪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8):13-15.
[7] 姚璐, 刘辉, 田国祥,等.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8):977-978.
[8] 崔丽娟,杨云花,韩玉,等.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4):398-401.
[9] 宋春宇,王中京,赵湜,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 36(11):1754-1757.
(收稿日期: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