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17-05-10 09:54刘小兰鲁海明安晋京潘涛赵旭庞燕
关键词:教学方式

刘小兰 鲁海明 安晋京 潘涛 赵旭 庞燕

摘要:为了帮助我地区中小学生调适好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改善学习策略和行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发现五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心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转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调整自我定位,转变学习策略。思维训练类的课程主要采用素材加工的教学方式,学习技能类的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情境体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入学适应类的课程主要采用认知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学习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学会学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设置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2016年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方面也包含了“学会学习”部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见,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来看,学会学习都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学习是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成就的水平对学生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建立尤为重要,学习能力也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为了帮助学生调适好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改善学习策略和行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研究。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课程指狭义的一门学科,即心理课。班级团体是心理课赖以存在的主要背景,因此研究主要针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开展。课程强调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以活动体验为主要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习心理辅导主要从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思维发展等方面进行。

2.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学段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的重点。并开展了学生学习心理辅导需求的调查研究,了解了本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与实施,并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开展了案例研究。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我地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需要现状调研

1.调查目的

了解我地區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需要的现状和水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教学研究。

2.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地区3所小学、3所初中和1所高中开设心理课的年级的一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3.调查对象

共计105名小学五年级学生、107名初中六年级学生、60名高一年级学生。由于我地区是五四学制,六年级即初一年级。

4.调查工具

采用张春燕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辅导需要问卷》做为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技能、自我认识与发展、职业认识与求职技能、人际关系与情绪调适这些方面的辅导需要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五点量表作答,1表示不需要这方面的帮助,2表示很少需要,3表示有一点需要,4表示比较需要,5表示十分需要这方面的帮助。

5.调查结果

(1)各年级学生学习辅导需要水平

现将问卷结果中涉及到学习动机需要和学习技能需要的项目调查结果呈现如下:

由以上表格可见,我地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辅导需求较高的是考试发挥技能、考试焦虑缓解、增强学习动机、记笔记方法,初一年级学生需求较高的是考试发挥技能、掌握讲课内容、面对不喜欢的学科,高一年级学生需求较高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克服厌学情绪、学习计划的制定、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作业、克服各种困难。小学五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辅导需求水平高于初一学生。

(2)各班级学习心理辅导需求重点

我们对每个学校调查对象所在班级的调查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做了补充访谈,进一步明确了每个班级不同的学习辅导需求和重点,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级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

由表2可见,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辅导需求主要集中在复习和记忆、时间管理、意志力、学习目标、听讲、考试焦虑这些方面,初中的六年级学生学习辅导需求主要集中在复习和记忆、学习兴趣、记笔记、学习习惯、学习目标,高一年级学生学习辅导需求主要集中在复习和记忆、注意力、听讲、记笔记、面对不喜欢的学科。

(二)各年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定位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高年级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初中阶段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中阶段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

2.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文献研究

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智力思维发展特点,我们知道五六年级是抽象概括、归类记忆、辩证思维等稳步发展的阶段。因此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通过相关文献研究,我们进一步明确,小学毕业年级学习压力较大,复习和考试的要求增加,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压力的缓解辅导。初一新生入学后遭遇学习压力加大、教师关注度下降、对教师个人风格的不适应、学习策略与方法的不适应,因此容易学习过程(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测验)受阻,需要帮助他们进行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转变。高一学生也面临进入新环境后的自我定位的调整和适应,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调整和适应。

3.本地区学生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和内容

根据《纲要》和对文献的分析,结合地区学生学习心理辅导需求的调研结果,我们将小学、初中和高中相应年级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如下:

(三)学习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式研究

在明确了三个年级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后,我们以此为标准和依据,开展了学习心理辅导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教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现已形成如下的18节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团体活动,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团体发展的进程,按照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重点分别是情绪接纳、展开主题、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通过学校心理教师的实践,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1.思维训练类的辅导课程主要采用素材加工的教学方式

思维训练类的辅导课程主要通过提供图像、文字、数字、实物等各种素材让学生进行加工创造。团体发展的四个阶段都采取这种方式。通常,在热身阶段,会用一个简单的活动进入主题,如《我能想法很奇特》中将1-9共九个数分成三类。转换阶段,通过素材加工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们的作用和影响,如《插上想象的翅膀》中通过呈现飞机是受小鸟的启发而来,让学生认识到想象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工作阶段,一般都是让学生进行某种思维方式的练习,如《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中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结束阶段常常会让学生将某种思维方式迁移到生活或学习中去,如《六顶思考帽》中运用六顶思考帽解决同学学习努力效果不佳的问题。

2.学习技能类的辅导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情境体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

通过分析学习技能类的辅导课,发现在团体转换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案例分析和情境体验,让学生从中认识和体会到某种学习技能的优势和特点,在工作阶段运用技能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实际练习学习方法,并尝试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如《学习目标的制定》就是由学生常见的学习目标管理案例入手,使学生从中发现优点和问题,总结出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然后让学生在对原则的理解基础上反思和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指导今后的行为。《形象记忆》这节课则是先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形象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效果更好,从而体会到形象记忆的知觉性,然后再进行口诀记憶、想象记忆、编故事记忆等方法的材料训练,最后再与自己的学习需要联系起来。

3.入学适应类的辅导课程主要采用认知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入学适应类的辅导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同学段的学习容量、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的不同,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对自己有个合理的定位。所以这类的辅导课程注重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自我的认知,从教学方式上就需要用对比分析、经验总结分享、自我分析等方式增强对初中和高中学习的认知和自己学习行为的内省。《走进初(高)中的学习》《合理归因》都是通过探究不同学段的学习情况、同学和学科教师的学习方法分享以及对自己学习效果和策略的分析和反思来达到教学目标的。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五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辅导需要水平处于很少需要和比较需要之间,小学五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辅导需求水平高于初一年级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和学习技能需要水平不同。

2.五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学习心理辅导课程目标分别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心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转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调整自我定位,转变学习策略。

3.思维训练类的课程主要采用素材加工的教学方式,学习技能类的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情境体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入学适应类的课程主要采用认知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讨论

本研究进行到现阶段仍有几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部分:

1.学习辅导需要的调研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调研对象还可以扩大到教师和家长,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还需要更加全面系统。

2.学习心理辅导课程内容还可以围绕课程目标继续丰富和完善。

3.对学习心理辅导课的案例研究还不够充分,今后要加强案例的积累和分析,尤其是学习情绪类的课程,进一步探究学习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式。

4.后续要加强课程效果评估等教学评价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于立杰.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5

[2]石建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 年第 17 期.

[3]胡诗颖.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6期

[4]胡文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11月

[5]陈滢 贾永春.上海市闵行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4期

[6]廖夏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7月

[7]张春燕.武汉市中小学生辅导需要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8]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 2007年7月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当十二星座成为老师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对教学方式的分析与阐述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聚焦核心素养 改革教学方式——南安国光中学提升办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传统教学方式在高中文科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初探
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