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明
摘要:幸福是人类不断的追求与梦想。而如何在小学生构建幸福的课堂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向往和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然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经常听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呼声:一方面来自班主任老师们:现在的孩子如何不好教:有的学生课上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互不相让、互相指责;有的上课总也坐不住怪声、小动作不断;有的学生你指出他的不足,说了N遍他就是不听不改,始终我行我素;有的明明想跟人家玩,却偏偏去弄坏或偷别人的东西;有的经常请假原因是不喜欢上学等。另一方面来自家长:对于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才是科学的。虽然以上的现象存在差异,但有两点不可否认:一、这些孩子他们是不幸福的或者说他们没有感受到幸福;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一个问题家庭。然而,对于学校而言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让学生接受幸福的教育重心必然也在课堂。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构建幸福的课堂。
关键词:幸福;积极语言;积极品质
什么是幸福?《辞海》中这样解释:幸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理想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一种主观感觉,是自然而然且发自内心的感受,而非客观标准。因此我们说幸福的课堂就是让师生心情舒畅并发自内心乐于学习与生活的课堂。
一、课堂氛围的创设是构建幸福课堂的前提
课堂氛围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
具体到心理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谈到:“心理辅导活动课成功的关键在于班级气氛是否和谐,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信任。”当然,也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信任。可见课堂氛围的重要性。那么在心理课上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呢?我认为可以从活动的团体热身阶段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游戏、活动。可以快速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既没有心理压力,感到轻松愉快,又能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如在二年级《让你的耳朵灵起来》一节心理中,为了满足二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我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我先声情并茂地讲述《乌龟与乌鸦》的故事,男女生则根据故事中乌龟、乌鸦的出现而起立、坐下。老师积极投入地讲故事,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顿时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同时也为活动后的交流与分享打开了“心门”,为本课主题倾听做好了铺垫。在最后一个环节,在温馨的音乐中让学生到语言是有温度的,只有用心倾听才能感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温馨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美好情感。
二、积极语言的使用是构建幸福课堂的重中之重
说到幸福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爱教,学生仅仅爱学,这只是教学幸福的起点。真正让课堂幸福起来的,教师必须懂得教学的策略,善于教学,能用最有效的方法教,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从中也体验到教学的乐趣。积极语言的是心理学博士、曾主持教育部重大调研项目如十省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网络课程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等、同时兼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编辑的陈虹老师。她在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中小学普及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基础上,和伟大的语言塑造师们一起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语言”。她指出语言是有层次的,分别为总说、多说、少说、不说、禁说五层,而积极语言要求教师要做到“总说”或“多说”诸如“我同意你的想法”,“我欣赏你的观点”,“我尊重你的建议”等,这种语言层次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肯定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潜能和动机,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坚定了努力做事、把事做好的信念。无论在学生品质方面,还是教学观念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使用积极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向上的积极品质
1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2004年出版了《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描述了各种使人们获得兴旺并幸福生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并且将它们分类。其中包括六大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已、超越自我)和24种积极品质(如创造性、兴趣、 开放、爱学习、勇气、智慧、诚实、热情、爱、仁慈、忠诚、公平、领导能力、宽恕、谦虚、谨慎、自制、感恩、对美的欣赏、希望或樂观、幽默、笃信、社会智力、勤奋刻苦)。这些美德和优秀品质或多或少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所表现,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与发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上我们应该以挖掘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为宗旨。
2.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会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而他们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周围人(特别是成人)的帮助下发展进来的。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和期待、教师的语言风格和对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会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对待同一情境、同一个事件、同一个问题,教师的语言是积极还是消极,是鼓励还是打击,是引导还是制止,是赞赏还是批评,是肯定还是否定,是理解还是误解,将会在学生心里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而小学低年级正是各项行为习贯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采用积极语言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正向的行为产生,并愿意持续这种行为,逐渐建立积极的认知、人际、行动,形成积极的人格,最终成为幸福、和谐、阳光的人。美国密歇根大学朴兰淑博士在谈到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方法时说:品质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人的行为和习惯,而培养一个习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都做。也印证了这一点。要想让学生成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蓬勃少年,教师自身就要多使用积极语言,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乐观积极、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