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摘要:通过房树人绘画分析技术,了解一例找各种借口不想上学孩子的性格、情绪、行动力、心理状态,分析孩子不想上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针对性的对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员提出指导和建议,有效的帮助家长改进亲子教养模式,案例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房树人绘画技术;不想上学;辅导个案
乐乐(化名),男,6岁,一年级学生,近两个月来,该学生经常找各种理由不来学校,不想上学,每天早晨妈妈把他送到学校门口,他都哭得难舍难分, 问其原因,要么沉默不语,或者找各种理由,比如:头疼、肠胃不好、害怕老师、没带红领巾、上学没意思...。 家长认为是学校老师的原因,故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一、画者家庭背景:
父母结婚:父母结婚受到公婆反对,认为学历差距太大,母亲职高学生,父亲博士学历,大学老师,后来调入研究所。
母亲怀孕时:结婚后一直没有怀孕,母亲受到公婆歧视和职责,后来检查出父亲精子活动度低,最终怀孕,但是怀孕期间妊娠糖尿病,孩子只有一根脐带,公婆整天唠叨,不让按时去医院孕检。
0—1.5岁:孩子7个多月早产,足跟血检查发现可能由于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发育不正常或者多动症,月子里和公婆吵架。孩子5个月的时候父亲出国至今,每年回来一次,每次20天左右,跟孩子关系不佳,认为养孩子就是母亲的责任,孩子不听话就应该打。
1.5—3岁:在公婆处住了3个月,关系不和,之后带孩子各地旅行。然后在深圳住了半年,孩子1岁8个月时,母亲与孩子分离半年去加拿大找父亲。2.5岁上幼儿园,由于环境差,3岁回北京。
3—6岁:3岁半去新加坡上了10个月幼儿园。在此期间与人合租房子,这段时间孩子很压抑,经常闹情绪。4岁半回国,在北京上幼儿园中班。回北京后孩子还比较快乐、阳光,兴趣爱好也很多,也喜欢帮助别人。6岁上小学。
母亲列举孩子优点:礼貌、诚实、喜欢自己、动手能力强、活泼、喜欢帮助别人、大方、热情。
母亲列举孩子缺点:爱发脾气、不会发现好的一面、自信心不足、不谦虚、不够认真。
母亲列举自己优点:礼貌、热情、勤奋、勇敢、开朗乐观。
母亲列举自己优点:不够有耐心、追求完美、喜欢讲道理、没有规则、不够守时、做事容易粗心。
母亲列举孩子父亲优点:诚实守信、老实本分、勤劳、认真。
母亲列举孩子父亲优点:爱发脾气、没有耐心、不管孩子、不讲道理、缺乏责任心、受原生家庭溺爱影响大男子主义。
二、房树人作品分析
1.房树人绘画作品
2.作品分析
画面大小及位置适中,房子代表家庭、内心世界,先画的房子,说明家庭对他来说很重要,蘑菇型,儿童画常见。房顶较大,可能比较好幻想,压力大,感觉家庭的压抑,希望被家庭呵护。右边的墙壁与屋顶没有连接,房屋不牢固,对家庭的感受性不是很好。门窗代表个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门窗很小而且是关闭的,窗户很高,代表人际关系存在退缩的行为,不愿意与人主动沟通交流,不希望别人走进他的内心,防御心很强。屋顶上画天窗,渴望家庭的温暖、朋友的陪伴、渴望透透气。门口的石头路,人际交往设置障碍,别人需要按照他设定的方式走进他的内心,比较注重完美。树干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社会支持,树干线条不是很顺畅,可能存在焦虑不安,树干粗细程度一般,分析可忽略;树冠代表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树冠内的线条凌乱,内心比较纠结不安;果实代表一个人的目标或者想法,树上画了两个大苹果,左边的苹果被风吹掉了,右边的苹果被旁边的虫子蛀了,学生说很不喜欢被虫子蛀掉的苹果,说明孩子有比较高的目标或者想法,但是由于种种外界干扰因素,导致目标或者想法破灭、有失败的经历;树干右侧伸出的树枝上有一只毛毛虫,这种节外生枝可能是一种退型倾向;人代表着现实中的自我,人物画在石头路上,非常小,面向家庭,回家的路上,表明学生非常自卑,自我否定,缺乏自信,有退缩的行为,对家的感受性也不是不好;右边的河流可能代表情绪的焦虑,可能存在不安全感,自我防卫。小船是学生后来添加上的,自述他和朋友、還有这只毛毛虫可以通过划船的方式通往右边另一个大房子(右边的大房子未画完)开心的玩耍,船的尾部有照明装置,自述到了夜晚就不会迷失方向,心思细腻,比较追求完美,渴望得到别人的指引。[1]幅画起名为“小元的世界”,表明了自己的人格、当下的情绪状态及心理感受。
在画画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不敢单独留在屋里,即便室内光线充足明亮,询问原因,自述妈妈为了培养他的勇敢,让他看过一个动画片,里面的人物非常可怕。他不敢一个人在家。上周四,妈妈外出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里,他非常的害怕,不断的给妈妈打电话,想去找小朋友玩,门锁着不能出去。第二天早上就不愿上学,担心妈妈被坏人拐跑了。
三、综合分析孩子不想上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绘画分析、与班主任和母亲交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人际关系、性格特点、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情况、目前的状态、母亲的担忧,母亲的性格特点等相关信息,学生不上学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遗传因素:
胎内创伤、性格胆小、心思细腻、敏感、追求完美、自卑、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在意别人的评价,遇到新的环境很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内心不安全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学校。
(二)家庭因素:
1.6岁的孩子受家庭影响很大,一般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孩子用自己的问题告诉家长咱们家出问题了。
2.家庭教养由妈妈完成,伪单亲家庭,父亲的责任和影响力缺失。
3.父母长期不能在一起生活,导致妈妈极度的缺乏安全感。妈妈缺乏安全感,就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
4.妈妈高要求,自己做不到的却要求孩子。例如:只允许孩子看电视十分钟,与小朋友玩耍的时间有限,每晚的家庭补习班过多,对孩子平时要求的多,鼓励肯定较少,造成孩子自卑、缺乏动力。
5.妈妈不合理的认知,认为孩子不上学是因为害怕老师,将原因归于班主任老师,没有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信息。另外,对于孩子不愿上学这件事,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坚决。
(三)教育因素:
班主任比较年轻,与家长的沟通不是很顺畅,造成双方有所误解,对待此类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温暖和关爱。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四、对家长、班主任、保安师傅的指导和建议
(一)家长方面
1.就画论画,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取得家长的配合。
2.不要强行搂抱拖拽孩子回班,孩子拼命哭喊挣扎,会激发消极逆反情绪。正确的方式是送孩子到学校门口,态度要坚决,不要有商量的余地,告诉孩子妈妈需要上班,你需要上学,我们各有分工,放学的时候我会准时接你,并且不食言,说到做到。
3.允许孩子在学校门口有情绪宣泄,孩子与母亲分离需要适应和调整,这个过程会较慢可能有反复,告诉家长不要心急气馁。
4.重视孩子玩耍的时间,重视与其他家长的沟通联络,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
5.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多的要求,孩子做不到的事情给予帮助。
6.关注孩子内心所需,可以使用代币法奖励。通过孩子的描述,希望每天看电视30分钟,只要孩子做到一周内开心上学,每天跟妈妈讲一件开心的事情,就可以满足孩子看电视的心愿。
7.家长爱孩子,才会付出改变,只要妈妈改变一点点,孩子后面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妈妈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才会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8.避免看可能引发孩子害怕的动画片,孩子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指导家长使用系统脱敏技术,例如在房间放置一个钟表,让孩子盯着钟表看一分钟,转移注意力,妈妈一分钟后出现,或者就在门口离孩子不远的位置。逐渐延长独处时间,逐渐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中分离出来。
9.妈妈去哪儿要告知孩子去和回来的时间,下班后多陪孩子,不要单独让孩子在家,可以送到亲戚朋友家或者有其它朋友陪伴,或者允许孩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避免孩子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10.平时多由男性亲属陪伴孩子,一方面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一方面培养孩子男子阳刚之气。
11.多向孩子转述一些老师对孩子的正向积极评价,比如上课积极发言,能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把这些话,也可能是莫须有的,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很认可喜欢他的。
12.对于孩子不想上学的事,不要强化不愿上学的想法,即便孩子真的不愿意上学,也不要让孩子产生深深的烙印—自己就是不想上学。
13.塑造英雄父亲的形象,莫须有的优点也可以,要让孩子为父亲感到骄傲,这样同龄学生在谈论父亲时,孩子会很自信。
(二)班主任方面
1.对待这样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温暖和关爱,注意与孩子和家长的说话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的,避免产生误解。
2.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肯定和鼓励。
3.适当的给予孩子安排班内工作,让学生产生价值感。
(三)保安师傅方面
1.保证孩子在学校门口安全,开关门时注意。
2.不多说话,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例如:你妈妈怎么还不来接你?这孩子在门口影响我们工作,赶紧带走吧。
(四)其它科任老师
1.不用异样眼光看待学生,不讨论孩子怎么不愿意上學。
2.见到学生在门口不进来,如果愿意帮助,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喝点水,找他喜欢的同学肖博宇帮忙,采用选择性策略(类似:你是愿意同学拉着你走,还是愿意老师拉着你呢?),跟孩子谈论其它事情...,事实证明,孩子只要离开学校门口,进到班里就很正常,也非常积极的发言,并能够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学生方面
1.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烦恼。
2.做个体沙盘,在游戏中整合、平衡心理状态。
五、辅导效果
一周后,学生在学校门口哭闹不进校门的次数减少。两周后,学生已经能够正常进入校门,没有再发生哭闹、找妈妈的情况发生。家长对学校、对班主任的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
六、心理教师感悟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紧张担心害怕,情绪低落,母亲的这种情绪在孕期的时候会感染到胎儿,胎儿在子宫内感受到的是恐慌、害怕,那么出生后这种情绪是会带着的。再加上孩子早产,五个月时父亲出国至今,父爱缺失。本案例中,孩子不是不愿意上学,而是对母亲太依赖,无法接受与母亲分离,孩子其实早已经出现问题了,家长以前没有注意到。当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心里才恐慌起来,意识到出现了问题,救助意愿迫切。心理学和家庭教育讲究:谁痛苦谁改变。该案例中,母亲需要自我调整,包括自身认知调整、自身安全感提升、教养模式调整、亲子关系调整,夫妻关系调整。只有自己调整好了,才能影响和改善孩子。
参考文献
[1]严虎,陈晋东.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中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