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敏
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努力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但是不恰当的支持与引导就会成为灌输和强化训练。因此,在幼儿的学习与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的探索与表达。同时及时观察、察觉他们的需要,进行适时适当的支持。
关键词: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案例分析
一天,浩宇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小机器人玩具,其他幼儿看到了都对这个小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然说:“我家里也有机器人,比你的大、比你的好看。”于是几名幼儿便对谁的机器人好看展开了争论。通过幼儿的争论我发现:幼儿对机器人好不好看产生了关注,那幼儿是不是可以用各种玩色工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便用大紙箱做了一个机器人,投放到美工区,“给机器人穿花衣”的活动便产生了。
在前两个月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感受了各种工具材料的操作方法,3岁左右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基本属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画画。因此在材料投放上,在9、10月份手指点画、海绵印画、滚子滚画的基础上,为增加难度、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根据园所理念结合我班的特色“废旧物瓶子”添加了大小不同、瓶底花纹不同的瓶子供幼儿操作,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给机器人穿花衣”的活动。为了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对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观察。
通过观察我发现,两名女孩在操作过程中很开心,而且时不时能听到她们的声音“我要画一朵小花。”“我要画一个泡泡”“大红手”等语言,充分体现出小班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边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模仿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个子较小的女孩玥玥能力相对稍弱些,但她被另一名女孩舒淇的快乐情绪所调动,因此她较多的是观察舒淇的操作过程、模仿舒淇的游戏行为。当她看到舒淇运用滚子进行涂鸦特别开心时觉得很好奇,便产生了从众心理,想要去尝试滚子的操作方法:“姐姐,我也想玩。”当她拿起滚子尝试几下后觉得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便放下滚子继续玩手指点画。同时玥玥的“姐姐,我也想玩。”这句话也体现出玥玥能用语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发展。当她想操作别人正在操作的工具时,她没有去抢,而是通过商量、等待的方式来和同伴进行交流。在之后的活动中,玥玥受其他两名幼儿快乐专注的情绪影响,也愿意尝试其他材料的操作,并开心的说:“边玩这个,边玩那个。”充分体现出小班幼儿愿意尝试使用不同材料的特点。看来在活动区中投放丰富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创作与表现。
涂鸦期的幼儿喜欢不受约束的画画,他们会把这种绘画行为看成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满足于绘画过程的愉悦感。在活动中,孩子们绘画时基本上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是运用各种绘画工具随意的涂鸦,这正体现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而且他们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够完善,此时的他们正式通过大把抓握工具材料随意性涂鸦来感知材料与色彩的。但在幼儿对机器人进行绘画过程中,机器人不稳定,出现了前后晃动的现象,这一现象不利与幼儿顺利操作,对幼儿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两名幼儿在转身取放材料时拥挤在一起,这表明教师将操作材料放在桌子上不利于幼儿操作。同时还发现,幼儿很喜欢操作这些工具材料,但在滚子的使用方法上还不是能够很好地掌握其用法。清宇用滚子上下连续画,画出的是一个画面,而舒淇直接从上面往下一下一下地画,画出的便是一条线。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的我要关注与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与表达,在此基础上,根据没为幼儿的不同需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在活动的结尾部分,清宇和玥玥指着颜料出现了同样的声音:“老师,这个没有了。”这时的幼儿正沉浸在操作活动的快乐与喜悦中,但颜料的缺失阻碍了幼儿的探索,影响了他们的情绪,是教师的材料投放不够到位,应为幼儿提供可挤压的颜料瓶,方便幼儿自己添加颜料,为幼儿的大胆表现、自由创作创造条件。
幼儿在参与美工区活动过程中是开心的、快乐的,正是因为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幼儿的涂画愿望得以满足,幼儿才会在区域中大胆表现。
二、采取措施
针对幼儿出现的这些现象,我也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材料投放要方便幼儿操作
《纲要》中指出: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接触各种易于使用的工具材料,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材料要方便幼儿取放、易于幼儿操作与大胆表现。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的机器人:大的、小的、立体的、平面的,同时根据11月开始进入冬季这一季节变化、结合“冬天”主题,为幼儿准备手套、帽子、围巾等半成品,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操作内容。各种工具材料也要放在机器人的下面,幼儿不用转身便可以取放材料,这就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出现。
(二)工具的投放要丰富多样
在工具的投放上要充分体现丰富性,还要体现目标的多样性。小班幼儿在参与美术活动时是喜欢探索的,他们愿意尝试教师提供的各种工具,并探索其操作方法。在玩色工具上我应该将我班特色“废旧物瓶子”充分运用起来,为幼儿准备大量的瓶子,引带幼儿感知体验瓶子的不同特征,并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印、滚、转等多种操作方法。同时美术形式不仅局限在玩色活动中,可以为幼儿准备纸、泥等丰富多样的材料,供幼儿撕、团、粘,感受多种美术形式的乐趣。
(三)区域之间要有机联系、相互整合
区域游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个区域之间都应是有机联系、相互融合的。要将美工区与其他区域充分联系起来,结合11月份“冬天”的主题,将幼儿在美工区制作的帽子、手套、围巾等运用到互动墙饰中,给小熊带帽子、买手套等,还可以送到“小商店”中幼儿之间进行买卖活动。区域之间的整合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情境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应将游戏贯穿于区域活动当中,丰富“给机器人穿花衣”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就是在游戏,这样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对美工区的兴趣,更有助于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
总之,从孩子的活动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优势,将教师的预设目标与幼儿的自发活动结合起来,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们会非常投入。只有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幼儿才能够大胆的去尝试,也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需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同时教师要创造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悦,使他们敢说、敢做,更要重视和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做幼儿的朋友。这样的老师才能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 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S].同心出版社.2006.7
[2] 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3]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编写组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