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手艺人

2017-05-10 13:36叶卡捷琳娜·谢丽娜
海外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手工业游学学徒

叶卡捷琳娜·谢丽娜

喜欢欧洲的人迷恋的不仅是那里的时尚和现代化生活,还有它富有年代感的厚重文化。那里有城市工业的先驱,在历史和科技换血中沉淀下来的手工业,直至今日仍散发着光芒。

你可以在德国汉堡沿海的街道、吕贝克的中世纪小巷和柏林的工业区发现这样一类人:他们穿着喇叭裤、白衬衫、灯芯绒夹克,戴着磨损的黑礼帽。他们不被允许使用手机,要在离家约50英里外的城市游学超过3个月。他们就是德国游学徒,游学是他们的必修课之一。

在俄罗斯,职业学校毕业生经常被瞧不起,因为高等教育文凭更为权威。但在德国,职业学校的声望与最好的大学不相上下,是具有专业技能的精英的俱乐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德国,现今仍实行12世纪车间的传统:手艺学徒要跟着老工匠们去游学,证明他们的能力。

曾有德国民歌唱道:“手艺学徒,如果没有过出远门游学的经历,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匠人。”这首歌中唱到的就是德国传统的游学徒。按照规定,学徒拜师学艺几年后,必须出门游学三年零一天,完成修炼者才能被授予工匠的称号。 目前,德国有近10个学徒游学协会。游学的职业除了传统的木匠、泥水匠、铁匠、屋顶工、陶工、水管工、泥瓦匠、金匠等,还有画家、园丁、销售、船舶制造、乐器制造等较现代的职业。

三年零一天

游学徒去什么地方没有规定,但要距离家50公里以外。出发前,亲朋好友会为他们举行隆重的仪式。按照规定,游学徒必须靠着自己的双脚,或骑自行车前进,不允许开私人汽车。

一路上,游学徒要经受各种考验。首先,他们要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问有没有工作。好在许多德国家庭及机构对学徒游学传统十分了解,如果有工作机会,他们会雇佣这些学徒。而且游学徒的劳动没有报酬,只需给他们提供食宿。游学徒告别主人家时,主人也会送些食物给游学徒路上吃。不过,游学徒并不是都能找到工作。有时他们会到餐馆给用餐的客人们表演小节目换些钱。至于晚上,如果没有找到雇主,则在教堂等地方过夜。

他们还要随身带一本游学日记,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每到一个城市,他们要拜访当地市镇政府,并在游学日记上盖上当地公章。满三年零一天后,游学徒才可回家。 在全球化中,德国游学也越来越国际化。许多学徒青睐到国外进行游学,以获得更多的国际经验。对于3年的游学经历,许多德国工匠告诉记者,这是一段艰苦的旅程,但他們收获了许多,锻炼了专业技术,磨炼了身心,还学会了与人交流。

游学制服有讲究

走上游学之旅的学徒,德语叫“游学徒”。要成为一名游学徒也有许多条件:首先得获得学徒结业证书,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不能结婚,不能有孩子,也不能负债。

游学前,还要添置一套游学徒制服,包括一顶宽檐黑帽子、粗条灯芯绒长裤、一件马甲和同布料的外套、一件白色无领衬衫。不同职业对衣服颜色有不同的要求,黑色是木工、车工等木材行业的颜色;乳白和灰色是石、砖、瓦行业的颜色;金匠为蓝色;裁缝是红色;园丁是绿色……游学徒还要戴上一条代表信誉的领带。曾经进行学徒游学的木工马库斯说,如果在游学期间行为不当,如酗酒、打架等,就会被游学协会没收领带,从而失去这个职业所享有的“信誉”。大帽子也要随时带在身边,因为它是职业灵魂的象征。游学徒随身还带有一个装干粮的袋子和简单行囊,手里拿一根所谓的“游学棍”。

游学传统源于耶稣养父

现今,有数千名德国手艺人在欧洲各地寻找工作,他们甚至还游学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在这个流动的职业清单中,包括了屋瓦匠、珠宝匠、裁缝、帽匠、陶工、木匠和石匠等。在德国,登记在册仍在实施这一传统的职业有27种。九年级以上的任何一个德国年轻人都可以选择去学门手艺。为精湛技艺,手艺学徒要先完成跟师学习:例如,木匠学徒每周前4天跟传授手艺的师傅一对一学习技能并在工作中实践。第5天去技工学校学习理论,研究不同类型的木材属性。这样连续学习4年后,学徒就要真正踏上证明自己能力的漫漫长路了。

游学的传统始于12世纪。德国下萨克森州手工业协会负责人海登莱西表示,先是铁匠和木工,这是两个德国最古老的手工业职业。传说这一传统最初是因为受到圣经故事启发:耶稣养父是木匠,曾游历过许多地方,既学习了木工手艺,也积累了人生经验。18世纪,学徒游学制度已逐渐推广到其他手工业职业。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曾批准手工业条例,规定学徒必须进行游学,修炼3年后才能成为手工业工匠。

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学徒游学制度逐渐受到冷落。纳粹德国更是禁止这一传统,认为这是落后的体制,使其近乎消亡。到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徒进行游学的最多不超过20人。两德统一后,失业人数增加,游学传统又开始兴起,游学机制对就业市场具有调节功能,尤其是危机时期能产生积极效应。

沃尔特和费罗是来自德国西部莱茵河畔著名重工业城市科隆的两名学徒木匠。沃尔特已经游学一年了,费罗是两个月前刚出发的。他们是在汉萨城市罗斯托克结识的。

在考试中,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通过选拔委员会的现场考核。如果测试通过,有两种选择:进入理工学院获取文凭,毕业后可担当领导职务;去游学,回来后通过考核便可成为职业匠人。匠人的毕业证书由手工业局发放,匠人可凭证开启自己的业务。

“我们游学不是在逃避学业上遇到的难题。事实上,游学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费罗自豪地说,“首先,我们从老匠人那里学习基本技艺,为游学打好基础。其次,游学徒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无犯罪记录和债务,不受国籍和宗教信仰限制。游学时我们甚至可以居无定所,因为我们只要给警察出示游学相关文件便可。”

按照古老的传统,欢送队伍会在道路两旁夹道欢送游学徒出发,庆贺游学徒新生活的开始。游学开始前夕,单身汉们哭着将个人财物委托给家人,大醉一场来迎接“新生”。第二天一早,游学徒就要跨出本城镇或村庄的边界(通常,在边界处设有路标)。他们从跨出路标的那一刻起,就决心不等游学完成绝不会回头。

中世纪手工艺车间里保留的这种传统只中断过一次——在20世纪中叶。那时,为抗议纳粹许多年轻人应征入伍,手工业企业纷纷被关闭。

[译自俄罗斯《探索》]

猜你喜欢
手工业游学学徒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今日菜色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反思“工匠精神”的流行
越南雄王时代之经济篇
寓教于游,从“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