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诚然,在我们周围的大自然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美的事物:灿烂的阳光、皎洁的月色、婉转的鸟语、馥郁的花香,以至于巍峨的泰山、奇绝的黄山、奔腾不息的黃河、一泻千里的长江……好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如此多的美,我们肯定都不自觉地翻山越岭去亲身感受。但是,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条件让我们的学生亲临其境去感受无限的美。可是,我们又很幸运。翻开语文课本,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无奇不有,可以说包揽了大自然中一切的美,有杏花春雨江南,也有骏马秋风塞北;有春江花月夜,也有冬日艳阳天。那么面对如此过滤过、艺术加工过的纯正之美,我们又该如何让学生尽兴体味呢?笔者觉得应该通过有限的字里行间,简练的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
一、直觉中感知美
何谓“美”?东汉时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大,人也。”所以,美一开始就和人有着不解之缘。上苍赋予了人独特地能感知美的天赋。因此老师不应该用教条式的所谓的参考答案来规定甚至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扼杀学生感知美的权利。美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妇女以缠足为美,好好的一双脚,硬要用布裹扎起来,把骨头折弯,造成畸形,以致步履艰难,但却美其名曰“步步生莲花”。因此,无论学生最初感知出怎样的美,教师个人能否认同,甚至像缠足这种病态美,我们都应该对其做出起码的肯定。
接受了十来年的程式化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先学字词,再分段落,后总结主旨。枯燥无味的“三步曲”早已磨灭了学生心中的个性美,他们认为只要懂得追求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就是语文学习的终结。为了扭转学生这种惯性思维,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有新的认识,教师应重唤学生本有的直觉,感知美。
在高一新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笔者给他们先读以下一段材料: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读了王维的诗集后对黛玉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问她:“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于是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日晚上看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对作诗根本没基础的香菱也能有这样发自内心的诚恳的解读——看似无理而其实有理,看似俗陋而其实历历如在目前。这就是对美的直觉。不光香菱有,同学们也有。语文学习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感知、理解、体悟就是最好的答案。不管被世人评价成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初读者面前仅仅是一块璞玉而已,同学们的个性解读其实是对玉的打磨过程,使之逐步成为无价的美玉。
二、共感中理解美
有别于动物对事物感觉角度的单一,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可以是多样化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想而知,同学们的直觉感知也一定是五花八门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作家的职责就在于:把他自己从形象和感觉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于他人。”那种“愉快”和“热诚”是经过作家感觉的折光、情感的涂染、心智的灌注、理性的过滤的。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去适度感知,把握并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美呢?我认为,应该伴着实际生活节奏,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里,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状态,即在共感中去理解感知到的美。否则,再多的直觉感知结果只是多而烂,得不到任何美的享受。学生们也只能在一个审美怪圈中徘徊不前,甚至南辕北辙,最终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把握作者的情感是理解美的关键。
(一)阶级立场、好恶心境与诗意情感
《诗经》中的《硕鼠》用老鼠比喻恶人,对硕鼠持痛恨之感;画家齐白石画过偷吃灯油的小老鼠,并题诗“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在这里,老鼠作为夜的静寂点缀,又成为作品中可爱的小生灵了。生活中,一般来说,枯萎衰败的花朵是不美的,但在齐白石笔下,残荷也别具风姿;生活中的花草有四时之别,但王维作画却不问四时,“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甚至可以有“雪中芭蕉”。可见,只有把握了作者的喜好、心境才能准确地理解美,不能千篇一律。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学生以为和“秋”有关,肯定又是篇悲凉、郁闷之作,学过之后才发现作者笔下的秋之韵味——清、静、悲凉好个秋,慧心赏得秋味足。笔者对学生说秋不等于死寂,“我言秋日胜春朝”,关键要读懂作者此刻的心。
(二)历史再现、言外之意与艺术魅力
有些学生在初读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只觉得最后两句很顺口,所以喜欢吟诵。甚至有学生和我交流,“这样写让我感觉到人人见过的夕阳好像特别起来了,夕阳也因此变得美了,有味道了。”同学们在初读此诗时能说出这样的感受,我觉得难能可贵。笔者表扬这样的学生,他们开始会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美了,但那还远远不够。不错,此诗确实描写了乐游原上黄昏时节的夕阳景色,但诗中的“不适”、“只是”又怎么理解呢?学生们都目瞪口呆。笔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其实它暗示出了值得留恋的大唐帝国已日薄西山的历史画面。虽然没有半点引导,但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了解了历史背景就足见此诗所流露出来的无奈和悲凉。同学们也终于理解了夕阳的真正美。我和学生风趣地说,笔者不希望下次再看到有同学在读此诗的时候还带着快乐的笑容。
同样,在读陶渊明的《饮酒》时,也应试着让学生去体味诗人着重渲染的哲学意味——闲适避世生活的情趣与乐趣。虽然让学生完全自主地体味到哲学意味难度很大,但能把握到难以形诸笔墨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言外之意”才能理解美,所以教师必须处处点拨,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逐步学会应如何去理解美。
三、灵动中追求美
只有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美、理解美之后,才有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并想自我追求美的可能。此时,学生不再处于“看到葫芦想到瓢”的阶段,他们在长时间美的熏陶下,开始有尋找之所以美会产生的原因的念想。套用学生们的话就是“老师,同样是寥寥数个中国字,为什么我的作文总那么平淡无奇、枯燥无味,而好的作品却能写到读者的心里呢?”因此此时的学生开始摆脱传统学语文的模式,不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他们想主动地享受美,追求美。下面是笔者教学过程中几位学生向我讲述他们自己的心得,让我感到宽慰之余,同时看到学生们慢慢培养起来的爱美之心。
(一)单纯中求美
有位学生读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感觉是这样的:“此诗的意蕴单一而醇美,仅表现由海棠花的香艳所引起的诗人的兴奋和他那孩童般天真的爱美的痴情。虽未触及任何深沉意蕴,但仍是好诗,因为单纯。”
(二)含蓄中求美
读了王昌龄的《长信宫词》:“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有位学生和我说:“这首诗歌虽写失宠于汉成帝的宫妃班婕妤的痛苦生活,但对此未置一词,而是巧借宫妃的一个动作含蓄地表现出来:她在寒秋清晨仍舞动着一把合欢团扇,使人感到是在期冀昭阳殿君恩再度降临;她感觉自己的美丽容颜尚不及那带东方日影而来的寒鸦的颜色,表明已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如寒鸦。诗人写的很少,让读者感受的却很多,妙在含蓄无垠。”
(三)丑态中求美
我们在学习《阿Q正传》时,有学生慧心地和我说:“鲁迅先生极尽所能描写了阿Q的丑态,甚至他头上的癞疮疤也被描绘了一番,但读了之后,不觉得恶心,丑仿佛已失其为丑了。”是的,如罗丹所说,作家们在取得了一个“丑”后,能通过艺术变形,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活龙活现地揭露了他们的丑。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也能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
黑格尔曾举过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是的,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去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方法不固定,只要能享受到美就是好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简单地学字、读书来取得好成绩,而应该有更大的目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子孙万代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就必须首先有发现美的心。
(邹静宜 江苏苏州震泽初级中学 2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