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2月26日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时间较短,又缺少专业特色,科研力量偏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势必会走向转型发展的道路。因此,作为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创新培养人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较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成了当下亟待探究、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課程体系的设置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师院校办学定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出懂得专业知识及相应的行业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但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而言,还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从形式上看仍然只是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设置的只是一些传统的文学、语言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的延伸课程,实践及行业所需的能力培养课程仍处于薄弱甚至是空缺状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没体现出与人才定位及培养目标的相匹配。
(二)教材内容体系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校教学中教材的选用,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材的选用直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的作用。地方高师院校已经明确了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应用性上,但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仍注重于转型前的一些“十二五”等重点教材上。这些教材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术的前瞻性等,对于学术型高校而言无疑更为适用。但对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师院校而言,无法更充分地体现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往往导致教师也会一味地按照教材的体系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这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我们通过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近60%的学生认为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不适合他们所需,只有少数考研的学生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持认可的态度。这说明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转型期的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做法与当前人才培养不适合,应注重在教材内容、体系上的创新,使之与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三)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处于刚刚转型期的地方高师院校,沿袭已久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有主要地位。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状态,另外,随着专业课时的逐渐减少,教师总会感觉授课时数不够充足,再加上学生课外自学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这势必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着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更无法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语言事实,学生所学到的只是语言文学的静态知识,未能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与当下的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提升为主线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习过程形同虚设
目前,处于转型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还存在着只重视专业知识的理论性,忽视课程内容实践性的倾向,因此,在专业课的课堂上,缺少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的环节,这势必会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的严重缺失。另外,以往的实习都集中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这种统一的集中实习,貌似有秩序性、组织性,但其实存在严重弊端:实习基地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习学生实际数量的需要,再加上好多实习单位大多非常重视升学率,语文学科又是重点学科,因此,实习学生能真正得到锻炼的微乎其微,这就使得学生的实习形同虚设,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得到外化。
二、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树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新理念
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行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与此人才定位相适应,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所需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的计划,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既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完成知识与专业、专业与社会的完全对接。
(二)重组教学课程,构建“多对接”式课程体系
地方高师院校的转型已成定局,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还滞后,主要还是传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这两大模块,虽然在知识的衔接上体现出了连贯性、深入性的特点,但没有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为了人才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转型后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突破性的改变,课程的设置可以本着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业技能相对接的原则,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多方向专业课+拓展课”的模块形式,这里一定要在“多方向专业课”上下功夫,它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教育行业,还包括与师范教育专业知识内容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多出口性,要本着“厚基础,宽专业”的理念,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比例的专业方向任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自由选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出口的需要。
对于拓展课模块,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社会行业对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课程体系,如学生从业所需的各类必备行业资格的课程,并进而在此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行业技能与实践经验。
(三)转变教师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评价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通过设置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它依赖的是在所有课程授课过程中的贯穿始终。这就涉及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变的问题。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在教师的思想意识中将课堂交给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不满堂灌等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无形中就扼杀了更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为主导,实现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意识,营建贯穿教学始终的实习平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只要求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统一实习,这种方式往往因时、因地等多种因素,使得实习过程形同虚设,学生几年来学到的知识无法外化,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
为了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从单纯的以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授为培养目标向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转化,人才培养的重心就应该落实在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上,这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仅仅靠大学四年中几周的形同虚设的校外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贯穿教学始终的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才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检验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深入到基层行业中,更多地了解基层行业的所需,以在高校的课堂上随时随处创设出更适合于行业要求的实习平台,使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使行业工作能力得以提升。
另外,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可以将集中实习改为不定时的分散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所需,在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实习,这样,一方面可将所学专业知识外化,另一方面,学生较早接触工作环境,了解相关行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更会使得他们在校内的专业学习中有的放矢,随时地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动态的学习循环状态。
注: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地方高师院校转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參考文献:
[1]孙永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3,(10).
[2]潘英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3]周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实践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2015,(43).
[4]曹旭华,南仲信.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学期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5]章伟坤.地方性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破解思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于宏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1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