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加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7-05-10 07:58李劲松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展肩周炎活动度

李劲松

手法加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劲松

目的 观察比较推拿、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85例,手法组90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 手法组较针刺组总有效率高;镇痛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手法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 手法、针刺治疗肩周炎节均有较好疗效,对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手法组优于针刺组。

肩周炎;点按手法;拔罐;针刺;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广外卫生服务中心白菜湾站、马连道站中医门诊明确诊断的肩周炎患者17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118例;年龄40~84岁;病程3~36个月不等。随机分为手法拔罐组90例与普通针刺组85例。1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肩关节屈曲、外展、曲肘背伸活动受限。

1.2 纳入标准

(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诊断标准[1],自愿配合治疗。

(2)排除颈椎病、胸部肿瘤以及其他肩部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85例患者于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常规取穴及消毒操作,每次留针20~30 min,10~15 min行针1次,起针后局部拔罐,留罐3~5 min。隔天1次,共10次。嘱患者回家行爬墙、吊杠训练。

2.2 手法组

90例患者采用手法点按加拔罐结合治疗。治疗方法:

(1)放松手法:围绕肩关节疼痛点(阿是穴);肱二头肌长头、短头腱;肱三头肌长头腱;小圆肌腱处采用拿揉、点揉、分拨手法1~2 min。

(2)治疗手法:阿是穴;肱二头肌长头、短头腱;肱三头肌长头腱;小圆肌腱处采用点按手法,每穴、每处点按15~30 s,并被动活动患侧关节,反复1~2次,局部发热为度。

(3)被动活动:患者伸臂,术者手握患者患侧腕关节,对肩关节做最大限度的全关节活动1~2 min。

(4)拔罐:阿是穴、肌腱附着点处拔罐,留罐3~5 min。

上述治疗1周2次,并嘱患者回家行爬墙、吊杠训练。

两组病例于第1次就诊时判定并记录其疼痛程度、肩关节屈曲、外展以及曲肘背伸范围;于第10次治疗结束后再次判定并记录其疼痛程度、肩关节屈曲、外展及曲肘背伸范围。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1)疼痛判定:VRS疼痛分级法(主诉疼痛分级法):0~Ⅲ级。

(2)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屈曲、外展、曲肘背伸正常活动度。

(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制定。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治疗结果

手法组90例,痊愈26例,显效43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愈率28.9%,总有效率97.8%。针刺组85例,痊愈9例,显效31例,有效36例,无效9例;治愈率10.6%,总有效率89.4%。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评分,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缓解评分表(分,)

表1 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缓解评分表(分,)

注:▲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组(n)第一次第十次疼痛缓解度手法组(90)1.86±0.700.21±0.461.65±0.70针刺组(85)1.95±0.700.47±0.481.48±0.59▲

4.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屈曲、外展、曲肘背伸活动度改善情况见表2~4。两组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手法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手法组改善效果较针刺组更明显。

表2 治疗前后肩关节屈曲改善角度(度,)

表2 治疗前后肩关节屈曲改善角度(度,)

注:△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n)第1次第10次屈曲改善手法组(85)147.41±22.34172.12±12.3824.71±16.91针刺组(84)144.76±23.48160.24±24.7815.48±11.38△

表3 治疗前后肩关节外展改善角度(度,)

表3 治疗前后肩关节外展改善角度(度,)

注:*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n)第1次第10次外展改善手法组(84)124.46±24.56166.96±14.3842.50±20.72针刺组(80)125.36±26.83141.07±29.8816.62±12.19*

表4 治疗前后肩关节曲肘背伸改善角度(度,)

表4 治疗前后肩关节曲肘背伸改善角度(度,)

注:☆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n)第1次第10次外展改善手法组(84)27.56±14.1153.87±11.7626.31±12.13针刺组(80)24.38±11.3341.69±14.3817.31±9.74☆

5 讨论

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肉、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2-3]。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为主,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4]。本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患者,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临床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控制、减轻疼痛,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有部分患者有自限性;严重的肩周炎如果不及早治疗、延迟治疗常常造成关节局部痉挛粘连,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手法、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已被临床资料证实确有疗效[5]。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两组缓解疼痛效果相当,可能在于针刺具有的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效应,从而达到止痛、吸收炎症。点按手法对于肌肉或骨缝深处旧伤或顽痹之痛点,有明显的“以痛止痛”的作用,对于肩周炎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肌力恢复正常[6]。辛英[7]、刘广林[8]等人研究表明拔罐法能够提高痛阈、缓解疼痛,其原理可能是拔罐能够改善病变部位软组织形态以及血流供应,这一点还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改善关节活动度,则手法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点按手法能够很好的扩大病变关节活动范围,这也与手法不仅可以镇痛,而且能分离、松解粘连软组织,促进局部软组织弹性、牵张力恢复,使关节松动,恢复活动度有关[9-10]。而针刺由于相对静态的治疗,对于软组织的粘连解除较手法略有不足。联合运用拔罐,可以使得痉挛粘连的肌肉、肌腱得以放松、松解,起到类似推拿的作用[11-12]。两者配合,可以更好的起到止痛及恢复关节正常活动度。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0,114-115.

[2] 王晓莉.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48例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107-108.

[3] 印松杰. 针刺肩部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6):111-112.

[4] 陈志安,吴芳,陈燕芳.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合针剌治疗漏肩风30例[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98.

[5] 陈平.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55例疗效分析[J]. 四川中医,2014,32(8):155-156.

[6] 杨林平.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联合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3,28(1):144-145

[7] 辛英,王书萍,房秀凤,等. 单次拔罐前后的痛阈及皮温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1994,17(3): 173

[8] 刘广林,张利峰. JWZ-1型经络温通治疗仪的临床初步应用与试验观察[J]. 三零九医院院刊,1997(3) : 42.

[9] 郑杰文. 点按手法为主治疗肩周炎[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3):87-89

[10] 孙大明,陈骞虎,宋珍贵,等. 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1):68-69.

[11] 郭建丽. 针刺盐包热敷法加主动功能锻炼等综合中医方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6,34(3):168-170.

[12] 尹保和. 内热针与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2):184-186.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echnique and Cupp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Joint Inflammation Around With 90 Cases

LI Jins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Xicheng District Guangwa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Beijing 100055,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omparative massage,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shoulder joint inf l ammation around. Methods 175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85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technique group 90 cases, observed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mo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high technique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N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analgesia (P=0.09), improve the joint activity degree technique i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group (P<0.01). Conclusion Manipula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houlder joint inflammation around have good curative effect, to improve the shoulder joint mobility technique i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group.

shoulder joint inf l ammation around; click technique; cupping; acupuncture; shoulder pain score;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R243

A

1674-9316(2017)08-009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056

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新星)培养项目资助(xwkx2014-27)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 100055

猜你喜欢
外展肩周炎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