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森 王 聪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3)
德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第二十届足球世界杯上第四次捧起了大力神杯,作为一支传统强队,它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四次亚军,始终有着骄人战绩的德国队实力毋庸置疑。足球项目是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目,在竞技能力要素构成上,体能要素是一切的基础,球员通过在场上的频繁跑动灵活穿插换位,才能在赛场上觅得机会,进球得分,而德国足球向来也有球员身体条件好,体能充沛的特点,这些也奠定了德国队荣誉的基石。通过对德国队在世界杯决赛阶段全部比赛的跑动数据进行筛选和统计,探讨、分析高水平球队在高水平比赛中球队整体,不同位置球员的跑动能力情况以及球员高强度跑动区间的跑动表现,加深对足球项目体能规律认识,为科学合理化进行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以第二十届巴西世界杯德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 FIFA官网获得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全部7场比赛所有球员的个人跑动数据(FIFA所提供原始数据为 AMISICO比赛分析系统采集获得),选择各比赛场次中打满全场(包括 90分钟内,伤停补时和加时赛)比赛球员的跑动数据(守门员除外)作为有效数据。不同跑动强度划分标准为:冲刺对应速度为24千米/小时及以上,高强度跑动对应速度为17—24千米/小时之间,中等强度跑动对应速度为14—17千米/小时之间,低强度跑动对应速度为14千米/小时以下。球员位置划分根据国际足联提供的球员信息情况进行简单分类(前锋、中场和后卫)。PASW statistics 1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方法检验数据差异性,P<0.05为显著,P<0.01为非常显著。
表1看到全队平均跑动距离为10320米,其中高强度跑动距离为2809米,最大跑动速度的均值为27.92千米/小时,冲刺次数为39次。后卫球员的跑动距离为9891米,跑动最大速度均值为 27.98千米/小时,高强度跑动距离为2392米,场均冲刺次数为28;中场球员的跑动距离为10627米,跑动最大速度均值为27.93千米/小时,高强度跑动距离为2985米,场均冲刺次数为33;德国队前锋球员的跑动距离11038米,跑动最大速度均值为28.41千米/小时,高强度跑动距离为3318米,场均冲刺次数为46。
表1 第二十届世界杯决赛阶段德国足球队球员跑动数据统计
对于顶尖男子足球运动员来说,一般一场比赛的跑动距离大约在10—13千米的水平[1—3]。Salvo[4]等对300名顶尖足球运动员在20场西甲联赛比赛和10场欧冠比赛中的跑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也反映出在不考虑球员位置的情况下,球员每场比赛的跑动距离为11393米。于少华[5]等人的研究中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04至2008年期间比赛中的跑动距离也9000—10000米之间。对照这些研究数据来看,德国队队员在跑动距离指标上表现的并不是特别突出。
德国队球员球场跑动大部分以低强度的跑动为主,高强度跑动高于中等强度跑动距离1779米,超出近1000米。对于足球比赛中球员跑动的强度等级划分,都是从能量供应角度出发,来划分不同跑动的强度,但是由于不同研究者对速度标准认识的不统一,因此在各个等级下的评判标准就会不同,给研究结果间的横向比较带来困难。仅结合Salvo[4]的研究结果(强度划分近似本研究)来看,该研究中球员在中等强度跑动的距离约为 1700—2100米左右,与德国队 1779米的中等强度跑动距离较为接近,在高强度的跑动距离上,德国队队员的跑动距离要高于该研究中结果很多。在高强度跑动区间有更长的跑动距离,意味着球员在球场上能够迅速发起进攻和快速组织防守,这对于球队取得比赛胜利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国队队员快速跑动能力优势明显。
德国队低强度跑占到了球员球场活动的绝大部分,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活动时间在出场时间中所占比例较为接近,均在10%附近。与南非世界杯中,国际足联官方评选的最佳阵容的运动员跑动时间进行比较[6],西班牙后卫拉莫斯的高强度活动时间仅占出场时间的6.96%,德国队球员拉姆六场比赛中中等和高强度活动时间的和才占出场时间的12.65%,另外如斯内德、苏亚雷斯等知名运动员的高强度活动时间也都仅占出场时间的6%左右。而反观本届世界杯的德国队球员,中等和高强度的跑动时间比例分别都达到了9%左右,该结果依然支持德国队队员快速跑动能力优势明显的结论。
球员在场上的冲刺,也是另外一种高强度快速跑动形式的反映。七场比赛,随着比赛进程更加接近决赛,对手实力也是也是越来越强,冲刺次数也反映出逐渐增加的特点,反映出球队高水平的发挥更加需要高强度跑动的参与。
朱军凯[7]对南非世界杯共计175名足球运动员的比赛过程的研究数据,南非世界杯后卫球员的跑动距离在9502.69米,而德国队后卫球员在本届比赛跑动距离为9891米,优于上届平均水平,上届比赛后卫球员的最大速度均值为 24.44千米/小时,而德国后卫球员最大速度均值为 27.98千米/小时,德国队后卫的速度优势,可以使他们在面对速度冲击型前锋和组织防守反击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南非世界杯中场球员平均跑动距离 10452.49米,平均的跑动速度为24. 74千米/小时,本届比赛中德国队中场球员跑动距离为 10627米,最大速度的均值为27.98千米/小时,中场球员跑动能力上也相对一般,但是可以看到速度能力上仍是具有优势的。南非世界杯中前锋运动员的平均跑动距离为9453.23米,最大平均跑动速度为25.62km/h,总结来看南非世界杯队伍整体上表现为中场球员跑动最为积极,后卫和前锋次之,本届世界杯德国队前锋球员跑动距离在11038米,跑动最大速度的均值为28.41km/h,可以看出前锋速度非常出色,而跑动距离指标明显高于球队中的后卫和中场选手,另外,球员跑动时间百分比和不同强度的跑动距离,都反映出德国队在比赛战术打法上,强化中前场队员的积极作用,通过中前场队员的快速积极的跑动,组织进攻,创造机会,同时在中前场紧逼,通过压迫防守向对手施压,减轻防守队员压力。中前场队员的快速跑动和冲刺,这些高强度跑动,无时无刻都对对方防守队员造成巨大的压力。
表2 不同位置有球跑动和无球跑动数据统计
足球运动员有球跑动和无球跑动,反映的是球员在比赛中的跑动成分是主动参与进攻形成的跑动还是被动防守进行的跑动情况。表2中,德国队后卫队员有球跑动距离为4222米,无球跑动距离为3739米,中场队员有球跑动距离为4850米,无球跑动距离为3773米,前锋队员有球跑动距离为4759米,无球跑动为3668米。德国队中前场控球优势明显。
图1 不同位置德国队员有球和无球跑动特征
结合图1可以看到,伴随着比赛难度的逐渐增加,不同位置的跑动特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第五场面对法国,半决赛面对巴西,决赛面对阿根廷,包括第一场对阵葡萄牙在内,在这些强大对手面前,德国队员有球跑动和无球跑动距离之间的差值明显减小,并不像跟弱队比赛时的跑动情况一样。Bloomfield[8]和lago[9]等研究发现,当球队面临较高水平的对手时,球员的有球跑动的比例会相对的减少,同时对应的高强度的跑动距离会相应的增加[10—12]。
2.3.1 不同位置球员的高强度跑动能力
高强度跑动的量是区分高低水平球队或者选手的重要一点。表3可以看到,后卫队员高强度跑动距离为2392米,中场球员高强度跑动距离为 2985米,前锋队员高强度跑动距离为3318米。
表3 不同位置球员高强度跑动统计表(单位:米)
不同位置球员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受其球队的战术和其自身角色影响较多,南非世界杯中不同位置球员高强度跑动特征表现为[7]:中场>前锋>后卫,较多的研究[13]都反映出后卫在高强度跑动距离往往较小,但是在中场和前锋的表现上,往往会将位置划分更加细致。德国队的前锋在本届世界杯上的高强度跑动距离相对较高,Dellal[14]的研究中也有相似结果,德国前锋这样的表现这仍可以解释为注重压迫和攻势,这也对前锋球员个人的体能要求更为苛刻。
2.3.2 不同位置球员在比赛不同阶段的高强度跑动能力
表4中,上半场后卫、中场和前锋球员的高强度跑动距离分别为1288米、1596米和1727米;进入下半场,三个位置球员的高强度跑动距离都出现了下降,分别为1076米、1373米和1591米。统计结果显示,后卫和中场球员的跑动距离下降是呈显著性的。表5中,后卫、中场和前锋在上半场的冲刺次数分别为15、18和25,下半场分别下降为13、15和21,但这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表4 德国队不同位置球员上下半场高强度跑动距离统计
表5 德国队不同位置球员上下半场冲刺次数统计
德国队在高强度跑动上后卫、中场球员的确有了明显降低,但是冲刺表现上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有学者对于这类现象认为[13],球员在球场的跑动活动的疲劳,并不是真正的疲劳,真正的疲劳应该体现在技术动作表现,诸如跳跃,冲刺次数,转身等,或是因为体能分配的角度呈现出没有疲劳发生,当然这种情况也应该在球队体能基础良好的前提下或是高水平球队。德国队的表现可以认为是这种情况,也间接反映出德国队在世界杯期间良好的体能状态。
通过对本届世界杯德国队跑动能力分析发现,(1)德国队总的跑动距离指标并不突出,但高强度跑动能力优势明显;(2)德国队后卫、中场和前锋球员都具有最大速度优势,利于快速组织防守和发动反击;中前场球员在比赛中呈现出积极跑动,积极控球的特点,控球跑动距离易受对手水平影响;(3)高强度跑动距离长是本届比赛中德国队跑动能力的主要特点,前锋相对其它位置最为突出,各个位置球员能够在整个比赛中保持高速跑动能力和冲刺能力,这对于球队获得比赛胜利会有重要作用。考虑到与国内外各研究结果的横向比较,建议今后相关研究提高跑动强度划分的一致性和细致性。
[1] Bangsbo J, Mohr M, Krustrup P. Physical and metabolic demands of training and match-play in the elite football player[J]. Journal of sportssciences,2006,24(7):665-674.
[2] Di Mascio M, Bradley P S. Evaluation of the most intense high-intensity running period in English FA Premier League soccer matches[J].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3, 27(4):909-915.
[3] Krustrup P, Mohr M, Ellingsgaard H, et al.Physical demands during an elite female soccer game:importance of training status.[J]. 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5, 37(7):1242.
[4] Di Salvo V, Baron R, Tschan H, 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playing position in elite soc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7,28(3): 222.
[5] 于少华, 刘丹, 李强.中国男子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6): 34-40.
[6] 赵飞, 孙志, 孙景召.南非世界杯运动员跑动距离与时间的对比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6):96-99.
[7] 朱军凯.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跑动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11,47(1):76-78.
[8] Bloomfield J R, Polman R C J, O’Donoghue P G.Effects of score-line on intensity of play in midfield and forward players in the FA Premier League[J].J Sports Sci, 2005, 23: 191-192.
[9] Lago C.The influence of match location, quality of opposition, and match status on possession strategies in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otball[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13): 1463-1469.
[10] Castellano J, Blanco-Villaseñor A, Alvarez D.Contextual variables and time-motion analysis in soc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1,32(06):415-421.
[11] Di Salvo V, Pigozzi F, González-Haro C, et al.Match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n top English soccer leag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3,34(6):526-532.
[12] Rampinini E, Coutts A J, Castagna C, et al.Variation in top level soccer match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7,28(12):1018-1024.
[13] Bangsbo J. PHYSIOLOGICAL DEMANDS OFFOOTBALL[J].Sports Science, 2014, 27(125): 1-6.
[14] Dellal A, Chamari K, Wong D P, et al. Comparison of physical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European soccer match-play: FA Premier League and La Liga[J].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2011,11(1):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