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7-05-09 19:49徐竹贵
关键词:自学培养小学数学

徐竹贵

【摘 要】自学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自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是不可非议的。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并注重对学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0-01

自学方法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今教学中尚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辅导性,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数学理论的实际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一、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多思考

每次新课前,让学生在数学自习课上预习,并鼓励他们多思考,要求他们凡是能自己学会的自己要学会,重点地方画上横线,自己看不懂的要作出标记,准备上课时提出来和同学、老师研究、议论。每逢遇到较容易的知识,通过预习把它掌握了,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就异常兴奋。有时下了课就找老师兴高采烈地说:“老师,这部分知识我已经懂了。”教师就要一方面鼓励他,一方面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在课堂给大家讲一讲吗?如果你给大家讲清楚了,就算你自学懂了。”这时,他就带着新的任务进一步预习。

二、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创设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其二形成合作的习惯。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其三提高合作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师的指导要张弛有度、学习活动才能不断地上升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互相学会的教师不指导。比如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学生可以互相指导,互帮互学的过程也是体会圆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这里一言不发。比如半径直径,教给学生看书自学。教师的指导要放在最关键的地方——学习方法和思想上的指导,这样的课堂数学味道会变浓变厚。只有不断进行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升,学生有了学习思想和理念,学习活动才能不断地上升层次。例如,在自学并检查半径、直径的知识后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习惯。在学生能够用“一中同长”解释生活现象后,帮学生进行前后知识之间的搭讪:“了解了圆的特征:一中同长,就能帮助我们生活,我们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装在圆心位置,就是为了行路时平稳,不会出现忽高忽低。就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做一些支架,使物体稳固。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做拉门。虽然都是抽象的平面图形,只要我们去研究透彻,就可以服务我们的生活。这恐怕就是我们学习的价值吧!”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相通和学习的意义。

四、微笑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是学生除家长之外,接触到的最亲的人。小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或许无意识的一句话,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表扬,让学生心情快乐,神采奕奕;批评,让学生灰心失望,沮丧无措。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情感表达对学生很重要。一个教师,在你的课堂上,每一节课,都有灿烂的笑容,和蔼的话语,如春日暖阳,让学生沐浴其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情,学生也会心情愉快,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由于学科的特点,学生常常一听到上数学课就害怕。为了让学生转变这种观念,教师应该多尝试运用微笑和鼓励的方法,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找到自信,师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在教学中,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你真聪明、真能干”“你说得太棒了”“这朵小红花是你的”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愉快地接受课堂教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深入讨论而得到的。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讨论解答的,就让学生互相交流共识。当学生不能解答时,老师在适当指导。这样做学生才能主动学习,自学能力才能发展,不断提高。就让我们每位教师从课堂40分钟做起,指导、点拨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俄罗斯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養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何智勇.数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07,(19).

[2]张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J] 新疆教育报 .2003.9.

猜你喜欢
自学培养小学数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