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正进行深入的变革。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更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兴起,以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过程灵活互动、关注个体发展等优势,成为了现代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是否适合开展移动学习,如何开展呢?
【关键词】移动学习 资源建设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77-0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终端产品的迅速迭代更新,我们已经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都在发生的悄然的变化。在教育教学领域,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适应这种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效果成为共识,教育部也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大力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的学习模式,那么中职院校又该如何有效开展移动学习呢?
一、移動学习的概念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移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依托移动网络技术、平台及工具,让知识的获取与技能形成从传统相对固定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以碎片化的形式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交流互动中。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者在需要的时候获取知识信息,满足当时当地的需求,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在工作、生活或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的基础是移动终端与网络覆盖,核心是平台开发与资源建设,支撑是内容选择与活动设计。这也是移动学习的六要素。
二、中职院校学生是否适合开展移动学习
现在的中职学生一般出生在2000年以后,作为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具备良好的网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但自我约束力不强,在学习方面,不少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更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目标意识不清,自信心不足,在课堂上听不懂就很快放弃,这就给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增加了困难。
近几年,在国家对信息化教学的大力倡导下,许多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学,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再此基础上进行展开,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移动学习是非正式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形式灵活,时间较短,内容有趣,也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
三、中职院校的移动学习该怎样展开
移动学习的开展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如观念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下面将主要从教学层面进行分析。
1、优化学习资源,适应中职学生特点
目前来看,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和建设还不充分,许多都是教师个人独立完成、独立使用,影响了学习资源的严谨性和开放性。移动学习的核心就在于资源的建设,所以学校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形成学科开发团队;资源建设中要满足简单、灵活的原则,要关注到学生理论薄弱的特点,知识点不能过深,信息量不宜过大;针对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行为容易受到娱乐、游戏等信息影响,要增强资源的趣味性,资源以科学相连的小模块组成,吸引学生步步深入的学习,3-5分钟的微课形式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资源建设不局限于教学内容,德育教育更是移动学习的重要阵地,将德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配合学校教育主题,不定期推送相关资源,举办文明小演讲,校园随手拍等活动,教育效果远远好于传统说教形式。
2、创新组织方式,形成混合式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方便,也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但它仅仅是一种学习手段和形式,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完全采用移动学习形式是不现实的。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移动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或扩展,达到相互弥补不足,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目的。如PS教学中,正常讲授的操作技术点,当时学生学起来都没有问题,顺利掌握,但隔段时间综合作品中就会有某些操作遗忘的情况,课时的限制,无法实现课上全部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建立全面的技能点操作演示资源,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技能掌握情况,随时随地回顾学习和拓展学习,既解决了教师反复指导问题,又可达到“因需定学”和精准教学的目的。
3、丰富互动形式,提高学习粘性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原因是手机中社交平台、应用型APP有着丰富的互动和推送形式,提高了用户粘性。学习平台也应如此,无论是平台建设本身对用户间的关联建设,沟通渠道,如站内通信,支持点赞,战队组建、相互考评等等;还是把现有成熟的社交网站融合进来,如微博、微信群、论坛等等。都使学习者处于既独立展开,又有群里共存互助中,相互比较、联系、分享,增强归属感,稀释学习的枯燥,提升学习意愿。
4、完善评价机制,
全面、丰富、细致的评价,会使学习者更清楚自己的学习进程,同时也让教者更科学地得到反馈信息,改进资源。如支付宝会对每个用户发布年度账单,微信会提供微信成长、红包账单,滴滴会提供出行大数据等等,都会让用户有良好的体验。那么在移动学习平台中,也应该详细记录学习者的每一步,如学习在线时长,学习资源使用量,每个资源的反复观看次数,什么时间进行暂停,学习成果分享情况,互动情况等等。获取的信息既可以提供给学习者本人,也可以供教授者以大数据思维分析资源的合理性和优化性。
总之,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了学习手段,改进了学习方法,锻炼了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等,中职学校开展移动学习是必然趋势。但也要注意到,目前移动学习还未得到广泛的实践,可供移动学习的资源不足,学生未形成移动学习习惯,注意力易受其他网络资源影响等问题。前途光明但路途艰辛,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这就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长时期的关注与努力,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积极开发移动学习资源,研究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移动学习形式,为现代中职学生学习和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Z]2017
[2]方海光、王红云等.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J].2011,(1)
[3]张建珍、赵远胜.移动学习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4]秦贵芳. 移动学习、微学习与移动微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