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水军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始终困扰师生的就是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这方面的水平,需要结合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教育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解题能力;培养;优化策略
一、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的数学学习要涉及到诸多的内容,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分散性,由知识点演化的习题也是数不胜数。总的来看,困难较大,任务繁重。但是高中数学的解题方式并不是毫无方法和规律可循的,随着当下高中数学教育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尤为重要。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关于它的解题水平也体现出学生对数学题目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所以,高中数学要重视起来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刚开始要从阶段性教学入手,并适当地为学生灌输一些解题的思想,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能否正确地对一道数学题进行解答,重点在于他们对于审题是否认真,能否准确地抓住题目的要素。很多学生之所以在解题的时候错误层出不穷,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审题能力。首先,审题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题目的含义,弄清楚这个题目的层次和结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隐藏条件是解出题目的关键和基础。教师勾勒出重点的问题、条件,例如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需要去解决什么问题,都用笔勾画出来。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思考角度和算法,然后从条件分析出发,看看与问题有什么样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学生更能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就是进一步优化学生对隐藏条件的掌握能力。所以,教师要将自己惯用的解题方法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找出隐藏条件,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审题。
例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a-1)x2-5x+2=0,有兩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确定a的取值范围。”在这样一道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关键点,这是一个关于a的关系式,实际上,有一个隐藏条件为3a-1≠0。这个隐藏条件需要认真审题和分析才能够得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进一步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就会使得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思想是构成课堂的重要部分,同时,思想决定行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会影响行为的准确性。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通常服务于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利用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去直接获得答案的可能性很低,往往在高中数学中,我们需要发现已知条件和问题中的必然逻辑关系。所以,高中数学的解题需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缜密的思考,去发现其中的复杂关系,揭露其中的内在关系,就是解答问题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解题的方法包括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或者是这两种的综合运用,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理性地使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解题教育,在刚开始教师要懂得如何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根源,进一步总结解题的规律,一点一点地去探寻解题的途径,最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正视习题错误
在数学解题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反而因为这些错误让我们检验了自己。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正视学生的错误,进而失去耐心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学生怕教师不高兴,教师更青睐于用最简便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长此以往,就具体的解题思路就被忽略了。这样下去学生只能接受一些浅层的知识,对于自己出现的错误不能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有了错误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改正,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所以,教师要正视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失误。当学生出现解题失误后,教师要耐心为学生讲解有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获取正确知识的方法。很多学生犯的错误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思维上的偏差,教师为学生指出来,就为其画了一个禁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越来越正确的方向发展。
4.总结习题中的内容
教科书上存在的例题是很多专家悉心钻研获得的,其代表性很强。学生可以掌握一些例题的解题方法,事实上就是做好了解决各类难题的基础。教师在这方面也要善于为学生总结书中的习题部分,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教师要充分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建设。每个教师要善于钻研属于自己的解题策略,并将其耐心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通过教师的钻研,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可以让学生少走很多的弯路。
三、结语
高中数学题目千变万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重要。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学科,解题能力反应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所以,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阶段性教育为基础,提升解题教育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潘明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0:65-66.
[2]李明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5:195-196.
[3]丁红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