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萍
【摘要】本文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措施:使用分层次教学,解决学生层次差异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组进行学习、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及学习成效检验;改革考核方法,体现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影响到各大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融合了微课、慕课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新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着力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學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office办公的操作能力,是一门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实践为主的课程。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2+2”的形式,即2节理论课加2节上机实践课。理论课上以教师操作演示为主,上机实践课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通过分析,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大,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课要跟上教师的操作演示节奏,学生觉得很辛苦,很吃力,慢慢地就不愿意听了,玩手机、睡觉。实践课上布置的与理论课相关的上机任务学生不会操作,教师只得把理论课上与操作相关内容再重新讲解演示一遍,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2、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中,学生知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office办公软件有的学生基本会用,部分学生由于经常上网,则会一些最简单最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则还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如果大家上课进度一样,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折中主义”,即以中等层次的学生水平来作为教学的参考目标,其结果是导致高层次学生觉得简单,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从而导致不专心;而低层次学生则因跟不上进度,失去信心,慢慢地学习气氛就会越来越差,甚至出现逃课、旷课现象。
3、以计算机过级考试为最终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达到计算机过级考试中的优秀通过率,一部分老师整个教学中以计算机过级考试的知识点为中心,学生的实践操作也围绕着过级考试操作题进行,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注重不够,导致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课程的特点,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库,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资源下载、学生作业上传和批改、网上答疑、讨论及测试系统。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分层次教学,解决学生层次差异大的问题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布置的形式,要求其在教师空间下载学生学习指南、教学微视频和实训操作手册提前自学和进行操作练。像Excel函数的使用和PPT中图表的生成这类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课堂上统一讲解演示后,学生可能还无法完全掌握,这时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在视频的指导下完成微视频中图表生成实例的操作,然后学生再举一反三完成相关的巩固操作练习题,遇到困难可在空间教研苑或空间群中提问,学生间相互讨论,集体解决问题,教师加以点评。
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注重其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容学生可以选择不学,其它章节教师只讲重点、难点。一般性的内容学生可在空间下载教师的课件、教案和微视频自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大的自由空间。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按规定学时授课,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学生在课堂上没掌握的也可通过空间观看微视频或通过空间单独和教师进行交流。
通过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或安排学习,可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水平或能力的差异,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达到教学目的。
2、通过有针对性的分组进行学习、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三个层次搭配进行分组,每组5到6人,保证每组中既有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普通和较差的同学,同时选取一名高层次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分配,学习指导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共性的内容,教师讲解并演示其中一个作为示范,剩下的由学生分组讨论自学。每组分别充当教师角色进行备课、讲课、操作演示示范并负责全班的上机任务的布置、实践指导及上机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如在讲Excel数据输入时,教师主要讲解和示范文本型数据的输入方式及注意事项,剩下的数值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及时间型数据的输入就实行分组学习机制。每组先组内学习讨论消化知识,再由组长分配任务:谁制作课件,谁写讲义,谁负责找演示操作实例及上机操作任务素材,最后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集组员的资料,组织本组成员再次讨论对资料进行修改,自评并上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推荐一名成员在课堂上讲解演示、展示成果。其他学生可先从空间观看各组上传的相关学习资料先自学,不懂的可通过空间教研苑提问进行交流,也可对学习资料提出意见或建议。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师生双边活动增多,课堂气氛活跃;自学能力变强,动手操作能力变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变强,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及学习成效检验
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根据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举办相关的各类竞赛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以组为单位参赛,也可以个人参赛,参赛成绩可作为本学期本门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如:Word学完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图文混排之海报制作的比赛;PowerPoint学完后可进行PPT制作的比赛;学完计算机应用后可进行课程设计的比赛。整个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课程设计考核,要求把教材不同章节的内容整合成课程设计,例如学完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后,完成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从互联网上收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将资料归纳整理成Word文档,插入相应的电子表格、图片、图表、声音,用PowerPoint制作出演示文稿,进行展示交流,可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在空间设置班级各组的排行版,获奖作品展示,最佳演示课件奖,最佳讲解者奖等,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兴趣,获得自信与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改革考核方法,体现学生综合能力
以一张试卷或一次上机测试来决定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合格未免失之偏颇,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将要学的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进行学习和考核,成绩的评定包括分模块上机操作测试情况、空间作业完成情况、上机操作时的表现、参赛情况、获奖情况及组内表现等。如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在平时上机实训l中随堂进行考核。学生不但要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而且学完本课程后还要参加“湖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全国信息化计算机技能岗位认证考试”,考试合格并获得证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考证较完美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任何时候,学生都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中空间教学微视频和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上交自己的作业,及时与教师交流学习遇到的困难等。结合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空间教学,学习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团队合做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可为他们将来走入职场进行现代化办公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