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翻译之四维析论

2017-05-09 07:44邱少明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

邱少明

【摘要】球形巨匠郭沫若的翻译,乃基于鲜明主旨靶向,满腔炽热理想情怀,深具精深学术功夫,内嵌鲜明主体特色。本文主要就郭沫若翻译的以下四维度进行析论,即力倡译家使命情怀,凸显译者实践主体性;“风韵译”的翻译美学贡献;又快又好的译风及直意兼用的译法;被动为主的翻译模式及复杂多样的翻译类型。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四维;析论

作为享誉中外的驰名文豪、天才诗人、一代宗师,郭沫若也是蜚声译界的斫轮老手、知名泰斗。概言之,球形巨匠郭沫若的翻译,乃基于鲜明主旨靶向,满腔炽热理想情怀,深具精深学术功夫,内嵌鲜明主体特色,真正实现了“三大契合”,即翻译作品和自身创作相契合、翻译文本和学术研究相契合、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活动相契合。

一、力倡译家使命情怀。凸显译者实践主体性

郭沫若非常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责任心、翻译禀赋等。他笃信,于翻译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译者尤须动机正确且深具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即“正心诚意”,比如,要慎重遴选将译文本,要对所译、所介的外国作家、哲学家、思想家的作品真正洞悉、深透把握,尤其是要对他们所浸润的社会背景、经济情势、时代风云等进行扎实探究、缜密思忖。郭沫若亦非常强调,之于文学翻译而言,译者本人最好应具备同样或相似的生活旨趣、习惯偏好。比如,于改译钱君胥所译的《茵梦湖》(施托姆著)时,郭沫若深有感触,讲自己之所以能将这部中篇小说改译好,就应归功于当年曾游过西湖的那一段人生经历。郭沫若强调,于翻译的过程中,译家须将情绪、感触深度融入,这很有必要,大有裨益。1922年12月4日,郭沫若在写的《雪莱的诗》(载于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里深刻论述:“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

同时,郭沫若非常重视、特别强调译者的翻译动机。郭沫若认为,译家对译品有比选之权,对读者有引领、教化之责,翻译的目的、旨趣乃由译家个人考量、厘定。郭沫若撰写长文《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载于1922年7月27日《时事新报·学灯》),对茅盾及文学研究会的译介观点予以质疑、批驳。郭沫若认为,研究作家抑或探究作品,文学研究均属研究主体之个人自由,但是,介绍文学,翻译文学,这就必须注意三要素:介绍者、文学作品、读者。介绍者乃三要素中最重要一个,深具主体选择性,因为,他对所译介、所推荐之文学作品有遴选之权,对读者有教育之责。郭沫若主张,如果翻译家对自己要译作品,能生发创造精神、研究精深且体悟准确,能充分把握作品写作技巧和内嵌意蕴,能将自己的创作精神、主体情感“浇筑”原作之中,并进行“移译”。如此一来,他的译作必为精品,必能大促读者兴趣,產生很好效果,让受众过目难忘,受益匪浅。

二、“风韵译”的翻译美学贡献

郭沫若认为,先辈严复所亮出的“信”“达”“雅”这三大衡准,乃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之必要条件。而且,郭沫若主张,除了要“信”“达”外,愈“雅”愈好,愈“雅”愈具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比如翻译科学作品,“信”“达”即可,但并非拒斥“雅”,之间并不矛盾,能“雅”则更好。郭沫若认为,科学作品假如能“雅”,则锦上添花,将对科学活动及科学的宣传、普及大有裨益,惟有真正大家才能做到。换言之,在郭沫若看来,“信”“达”“雅”有机交融,高度一致,不可彼此割裂,生硬理解。

于翻译界中,郭沫若主张的是著名的“风韵译”或“气韵译”。“风韵译”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自由译,而与傅雷、茅盾等译界大家所倡的“神韵译”“神似译”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概言之,“风韵译”不仅可作为诗歌翻译的根本遵循,而且可作为整个文学翻译的一大标则。郭沫若强调,任何文学作品的翻译均须不失原作之“风韵”。在1923年4月的《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一文中,他谆谆告诫:“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可见,郭沫若所言的“风韵译”,其原则乃基于直译、意译,是针对翻译文学的个性表征而阐释的具有审美意蕴的翻译理论。“风韵译”聚焦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体验,突出原文的意境与译语的传神,这些有助于厘定翻译文学中的美学观,也是郭沫若之于翻译理论的一大历史功绩。

三、又快又好的译风及直意兼用的译法

首先,译速、质量方面,又快又好,高效实用。“快枪手”郭沫若的翻译速度很快,且质量相当高。比如,他对晦涩艰深的《浮士德》第一部,首译仅用一个暑假,重译只用几天;更晦涩艰深的第二部他也仅用40天。郭沫若对翻译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确保译作的质量不因译速之快而降低。比如,他在译《浮土德》第一部时曾直言,自己“可以摸着良心说我的翻译进行得并不草率”。他在译《浮土德》第二部时,就在周学普译本的空白处写上自己译文,这样既节约不少抄译专名的时间,又便于对照,补短取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据郭沫若女儿郭平英说,她父亲在译《英诗译稿》时,一直不打草稿,边读、边吟、边译,于不停的吟诵中将译文斟酌写出,除极少数笔误、谬误外,需再大修大改的很少。其次,译法方面,视情而定,直意兼用。郭沫若的翻译方法是并用直意,这是由他翻译策略决定的。郭沫若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体认到,华夏文化已不完全契合时代发展大势,而全盘照搬欧美异质文化,则有悖于炎黄子孙的民族个性、民族心理。于是,郭沫若采取了既承接又批判、既吸收又与拒斥的原则、方法。这样的观点、理念决定了郭沫若的翻译方法,即文学翻译意译为主,非文学翻译直译为主。文学翻译中之于浪漫主义作品,意译为主;之于现实主义作品,以直译为主。非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凸显“雅”,故亦需适度之意译。如此一来,郭沫若既能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之营养,又能坚守华夏文化之精华。基于时间之维,郭沫若的翻译,早期多用意译,而中后期多用直译。

四、被动为主的翻译模式及复杂多样的翻译类型

首先,翻译模式乃被动为主。一代翻译大家郭沫若,其实是非职业的兼职翻译,他的很多译作都是经人或荐或邀,然后,经过自己的慧眼辨别才动手的。他的翻译选择有五种模式,但除了第一种算主动外,其余都是被动或相对被动。一是自觉选择模式。这里分两种情况,即郭沫若异常青睐的作品以及深具思想意蕴的作品。二是朋友推荐模式。三是应约翻译模式,比如,书店或出版社觉得有价值,或可能畅销,于是请郭沫若译。四是合作翻译模式。有的是郭沫若自己先译,比如《战争与和平》,后又应邀与别人一起译;有的是别人先译,郭沫若自己勘误、润色,比如《茵梦湖》。但都不是郭沫若自己主动所邀。五是心愿了却模式。比如,郭沫若翻译席勒的《华伦斯坦》,就是帮成仿吾了却十年前的一桩心愿。其次,翻译类型复杂多样。郭沫若一生翻译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苏俄、古波斯、印度、爱尔兰等国一百余位知名作者的文献。文学翻译方面,涵盖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派别。在非文学翻译方面,他既译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著作,还译介、宣传了其他马克思主义非经典作品。此外,他还译过音乐、美术、考古等方面学术著作,以及科学文艺著作等。

猜你喜欢
郭沫若翻译
郭沫若妙改对联
天上的街市
山茶花
郭沫若最爱吃野菜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郭沫若向老师请罪
郭沫若与两个被遗弃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