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美学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渗透

2017-05-09 16:29
黄河之声 2017年3期
关键词:美感声乐旋律

刘 爽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1)

论声乐美学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渗透

刘 爽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1)

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美学的基本内涵,介绍了高校声乐美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介绍了有关声乐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比如声腔美、语言美以及旋律美等等,还结合了当前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情况分析了声乐美学如何在高校声乐教育中进行渗透。

高校教育;声乐美学

一、声乐美学

声乐美学作为研究我国音乐发展艺术基本审美特征以及审美规律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声乐美学是在其他学科发展基础之上产生,更是艺术美学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具体从音乐艺术这个视角进行分析,声乐美学可以划分到音乐学的内容中。声乐美学作为音乐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声乐美学从艺术心理学、哲学以及形态学等多个视角去分析声乐艺术的具体构成。

二、声乐美学的总体构建

(一)语言美

对于声乐作品而言,拥有富有意境美和情趣美的歌词的十分重要且基础。首先,歌词应该富有一定的意境美感,要带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创作者通过十分巧妙的创作手法将语言进行拟人化创作,使得语言有着不一样的艺术特征。其次,歌词还需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美。具体从歌词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大部分声乐美学作品中的歌词都是押韵的,因为很多歌曲都是从以往的诗词改编形成的,比如著名的《满江红》,就是用柳永缩写的“暮雨初收”改变成为歌词的,前半部分使用的47个字,主要通过八句押韵的方式处理成歌词的,在后半部分使用了46个字。这种歌词听起来很容易上口。

(二)旋律美

莫扎特曾经说过,旋律是所有音乐作品的灵魂。对于一首歌曲而言,其创作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这首音乐作品是否实现了美感以及情感的双重结合,是否能够打动人心,在听众听过之后是否能够记住歌曲的旋律,并且哼唱出歌曲的部分旋律。简而言之,歌曲必须是“悦耳”的。要在听众欣赏完歌曲作品之后感觉心旷神怡。拥有美感的旋律是无法想象的,原因在于音乐的渲染力以及表现力都必须借助音乐旋律来传递,以实现不一样的美感。

(三)声腔美

声乐必须通过人的演绎才能够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呈现出来,一首歌曲的最直观呈现就是将声音特性完全地融入到歌曲中,将歌曲中的特殊情感表现出来。假如一首歌曲适合男高音演唱,如果使用男中音进行演唱,那么歌曲的意境将无法得到呈现。歌唱者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不单单要结合具体的歌词意境,更需要对歌词进行理解,要将自身的感情色彩加入其中,这样才能够赋予歌曲不一样的“韵味”,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声腔美。

(四)伴奏美

对于声乐演唱十分重要的一项要素是伴奏。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认识到伴奏的重要性是基础,演绎好一首音乐作品,实现伴奏和旋律二者完美融合,这也是伴奏者和演唱者二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进行音乐作品演绎中,钢琴作品能够有效弥补演唱人员的演唱失误,有助于推动音乐情感的发展,有助于引导演唱人员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

(五)动作美

对于展现声乐艺术而言,不单单要在台上演唱好,更需要表演的好。因此,只会唱不会进行表演的演唱者是不成功的,单纯的演唱而不伴随动作表演,将使得音乐作品演唱缺乏美感,更谈不上艺术性。所以,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需要通过婉转优美的个人形体动作达到将歌曲的艺术魅力升华的效果。

三、声乐美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现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随着世界美学思潮地快速发展和不断延伸,众多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在音乐课堂上较强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对自身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声乐作品处理的探讨,尤其是对动作情感的展现方面更是加大了教学力度,和传统的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演唱技能上有所不同。另外,学生也在声乐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声乐作品演唱中,知道如何对声乐作品进行处理,而且在舞台上也有着更为自然的表演。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已经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和演唱技巧的提升,更多是在营造艺术氛围上多下功夫,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辩证和推理相互依存

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声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展现出一首声乐作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由于声乐作品中体现出了不一样的美感,演唱人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声乐作品的美感,这样才容易被广大听众所接受。整是因为艺术有着不一样的美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生命力,才能够被广大手中接收。对于某一部声乐作品来说,对于声乐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用心去感受声乐作品的美,去思考如何将这种美展现出来,应该怎样结合自身拥有的条件去放大和演绎声乐作品的美感。从最开始的情感理解,再到获取声乐租聘的情感,再到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等等,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都需要演唱人员进行独立思考,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再处理的过程,这不单单要求演唱人员必须具备十分纯熟的演唱技巧,更要求演唱人员学会如何用心去演唱,这样才能够赋予声乐作品不一样的美感。拥有创新意识是推动声乐学科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动力,更是帮助广大演唱人员(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力量,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加上自己的理解十分重要。在复合基本逻辑的情况之下对声乐作品的处理采取辩证的态度,诠释声乐作品不一样的艺术风格。

(三)提高演唱者的的综合素质

1.融自我于角色,角色中见自我

在进行声乐演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演唱人员需要对角色进行再创作,对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同时还需要以此为形象进行创作者的创造,把自己看成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进行二度创作。这两者不仅是矛盾的,更是统一的。也正因为如此,需要演唱人员在进行艺术二度创作。这同样是演唱人员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候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演唱人员而言,不单单要理解声乐作品的演唱内容,更需要转化个人角色,将自身融入到特定的角色扮演中,去理解和升华声乐作品的内容。另外,演唱人员还需要以创作者的身份赋予声乐作品不一样的内涵,监督自身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能够随心驾驭好每一个角色,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是作为声乐演唱人员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2.创建自我角色,做到无形胜有形

对于声乐作品的创作不单单是演唱那么简单,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将自身是如何理解声乐作品的,将这种方法和感悟教会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和领悟歌词中的内涵。演唱人员为了将声乐作品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学会做好自我角色塑造,将自我形象融入其中,演唱出属于自己的声乐作品,待着个人情感去演唱,方能将声乐作品演绎的更加贴切。

四、结语

声乐,简单而言是唱歌,需要演唱人员借助发生对将声乐作品展现出来,结合既定的旋律去表达声乐作品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呈现出声乐作品不一样的音乐形象。演唱人员需要借助歌声将比较抽象的音乐经过转化形成可以看得见,甚至是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出的情感的目的。同时要让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和演唱人员产生情感共鸣。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情感地表达,学会如何运用演唱技巧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声乐同样是一种有着超强生命力的演唱形式,对于声乐作品的意义表达和魅力呈现可以采取不同的演绎方式,同样决定了不同的声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展现风格。充分发挥出每一首声乐作品的特殊艺术感,同最为个性化的嗓音去演绎每一首声乐作品,方能赋予整首声乐作品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实现个性化演唱。■

[1] 杨麟.论声乐美学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渗透.大众文艺,2012,12.

[2] 陈爱群;张瀚玉.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大众文艺,2014, 12.

[3] 胡维.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大众文艺,2016,04.

猜你喜欢
美感声乐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