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涛
摘 要:如何稳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各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文章从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长效机制,培养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一、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31所高校在团中央号召下发起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如火如荼展开。由于受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创新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创新教育”指为了使人们能够创新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即凡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恶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
目前,國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逐步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常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学校相关组织的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过于功利和急于求成,为评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就业等等屡见不鲜。在日常授课和科技创新活动指导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由于观念陈旧对学生科技创新不够重视,教育教学手段单一,加之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精力有限,通常在创新教育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工作通常停留在自发阶段,缺乏制度规范和保障。
(二)创新资源、平台众多,活动组织、宣传、培训和监管不到位,参与度和质量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科技创新类竞赛和活动日益繁多,国内各高校积极参与备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老牌”赛事外,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国际性大赛和国内外各类商业赛事也广受青睐。加之省市各级教育机构开展的名目繁多的创新创业活动,常常令在校大学生目不暇接,因活动组织、宣传和监管体系不健全,流于形式,造成主办方与参与者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均衡,参与指标化任务化,未能将创新创业落到实处,也造成了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三)创新团队和专业化指导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和传承性
从近年来参与科技竞赛活动和申报科研项目的人数上看,国内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逐年上升,但占全体学生的比例仍较低。而且多数学生是在参赛或申报项目时临时组队,部分学生在比赛或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导致项目申报率高结题率低的情况经年难以改善。与此同时,出于教师自身兴趣、甘于奉献且不计入考核工作量的突击性“教练”方式也是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难以成规模、成体系、难出成果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长效机制构建研究——以四川大学为例
(一)优化配置,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大学依托“985工程”建设平台,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目标,在“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四个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公平观、教育多样观、全面发展教育观)、“三个全”(“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服务”的育人管理体系、“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的人才培养观指导下,按照“分类指导、个性培养、注重创新、面向世界”的培养原则,构建和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别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面向“三大类”创新人才,通过“两阶段”培养过程、“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和若干个支撑项目的实施,以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双特生”人才培养。
“两阶段”培养:本科阶段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从大三开始,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真正享受个性化教育。
“三大类课程体系”:在“个性化教育”阶段,把课程分为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三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任何一种课程体系进行学习,真正让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
“X”是为落实本科“32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推行的若干项支撑计划。
(二) 整合资源,全面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1.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
根据大学生学习规律和生涯规划特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建立了“学业指导教师-思政教师-科技班主任-专业教师-竞赛指导教师-学术性社团指导教师”为一体的渐进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为树立全员创新意识、营造浓厚创新氛围、精准扶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做好引导、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学业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校内学术和科技创新资源,寻求自身兴趣与潜质结合点制定学业计划,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兴趣和热情。
思政教师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各级学生组织、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与奖励机制。
科技班主任通常由优秀研究生担当,能有效发挥迥异于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建立“传-帮-带”相承的学长引领机制和相对系统、稳定的创新团队孵化模式。
专业教师、竞赛指导教师和学术性社团指导教师顺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活动。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为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四川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相继实施了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创新学分、“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万门课程”建设、非标准答案考试和取消“60分及格”的課程学业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改革制度和措施。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科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制度,专门设立了多项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985工程”平台基地等科研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学校还建立了各级创新基地、创新实验室以及稳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计划,提升科技创新团队质量
四川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制定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若干条改革措施,致力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并以启动建设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推进改革行动计划,以营造全员“双创”氛围,打造覆盖学生“双创”全过程、教师“双创”全链条的系统集成、有机衔接的“双创”示范基地五大平台,改革传统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质量和水平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进落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
(三) 存在的问题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和探索,四川大学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也始终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化专家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管理队伍的缺失,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
参考文献
[1] 冯律.基于创新双螺旋理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J].江苏师法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45.
[2] 邱洪斌,高文祥,姜重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46.